新賣點,激起購買欲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里,中國人家家戶戶,不管有錢沒錢,都會努力地買年貨,使自己的春節過得好些。也正因為大家在春節期間購買了大量的物品,所以春節之后的這段時間是很多人經濟相對吃緊的時期,在購買物品時會顯得特別謹慎。所以,新貨源和新賣點非常重要。
天藍在平時做生意的時候發現,越是銷售淡季,消費者越是希望有獨特的東西。因為這個時候,只有新奇而特別的貨品才能激起買家的購買欲。比如春節里到處都能看到具有漢族傳統風格的飾品,不免有些審美疲勞。那么春節后我就從云南的一個廠商處訂了一批納西族風格的銅質風鈴,絕對吸引眼球。這批風鈴放到我的淘宗小店里的第一天就賣出了10多個,看來我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
另外,我還花了幾天時間。將自己所有商品全部重新清理一遍,重新撰寫了文字說明,將賣點大多集中在“春天”這個話題上。現在,我那些寶貝們的瀏覽量都在猛增呢!
文字說明很重要
誰說在這個讀圖時代里文字就不重要啦?天藍經過同很多買家的交流后得出的結論是:網店的文字和圖片同樣重要。
那種只有圖片而沒有詳細文字說明的小店是不受買家青睞的。因為當買家看上某款貨品后,卻看不到它的詳細介紹,只得通過旺旺聯系賣家進行詢問,而賣家卻未必正好在線。買家們是沒有這個耐心來等待賣家的回答的,他們通常會另外選擇一家有文字說明的店鋪。
另外,有些懶賣家不愿意自己撰寫文字說明,就從其他賣家的店里將“寶貝介紹”直接拷貝過來,真是千篇一律,面目可憎。很多買家最反感這樣的懶賣家。
天藍作為一個偽文藝青年,通常會在自己的小店里發幾句酸,比如,天藍給店里的納西族風鈴寫的文字說明就是:“春寒料峭的三月/是誰來到長亭湖畔/搖響一串春的風鈴/叮咚,送走一季的晶瑩/叮咚,喚醒冬眠的精靈。”在這樣的銷售淡季里,如果“酸”得恰到好處,會給你帶來大量“酸”味相投的買家哦!
打折注意“看碟下菜”
銷售淡季最常用的促銷手段是什么?對,就是“打折”。但是很多沒經驗的賣家為了出貨,總是一窩蜂地盲目打折,最后結果就是完全賺不到錢,甚至虧本。要知道,打折也是要“看碟下菜”的。
1 對于春節系產品,一定要使勁打折。畢竟這類商品時令性太強,過了春節就不值錢或者說沒市場了,對于這類貨品,我們的目的就是將它們盡快拋售出去,不在乎價格低,如果積壓在手頭,虧得更厲害。當然,如果是你辛苦搞來的春節特色商品,質量又不錯,你實在合不得賤價出售,可以堅持不打折,留到明年春節再賺大錢。
2 對于剛上柜的新貨品,可以予以9折或者9.5折的象征性優惠,只要給買家一種“降價”的感覺就可以了,在接受買家咨詢時,一定要反復強調:這個產品本來是不打折的,為了節后促銷、吸引人氣,所以才打折出售,過了這段銷售淡季就不會打折了,這就好像在告訴買家:要買就趁現在趕緊下手哦,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3 由于前段時間的懶惰,天藍對小店疏于管理,導致目前手頭還積壓了一些春節之前的貨品。這類貨品和春節系貨品一樣,最終目的是將其快速地吐出去。那么,可以考慮折扣到成奉價或者進價。這樣雖然賺不到什么錢。但總比積壓在手頭造成虧本要好些。
另外,還可以搞“買一送一”的活動,當然,稍懂生意經的人都知道,這絕不是真的無償贈送,天藍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買熱銷產品,贈送滯銷產品,而且還要將熱銷產品的價格適當提高一點,嘿嘿!和天藍一樣手頭還有滯銷商品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個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