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戰爭的爆發當然是有其不可調和的矛盾,有著經濟、政治、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復雜原因,然而,當我們透過血雨腥風,追尋戰爭的源頭時,卻驚異地發現,點燃許多戰爭導火索的,有時僅僅是……
木桶
1249年,位于現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亞市,當時是一個城邦國家。有一個在軍隊中服役的軍人,從這個城市逃到了北部的摩德納,并帶走了一個給馬飲水用的舊木桶。博洛尼亞方面要求摩德納城市歸還那只木桶,但遭到了拒絕。由于這一微不足道的原因,導致了這兩個城市之間的流血戰爭一直持續了23年。
發型
1642年,英國資產階級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奧·克倫威爾主持國會,其追隨者多數為反對王公貴族驕奢淫逸的清教徒。他們看不慣國王查理一世和保皇黨人把頭發梳成波浪式或卷筒狀,猶如紈绔子弟的模樣,于是統統剪成短發,以示對立。1642年8月,國王下令討伐國會,英國內戰爆發。結果,以克倫威爾為首留短頭發的國會軍隊打垮了以國王為首蓄長發的保皇黨軍隊。
小說
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是哈里特·比徹·斯托(人稱斯托夫人)的杰作。她年輕時曾在美國南方居住過十年,親眼目睹了奴隸制度的黑暗和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她早就想寫一部小說,但由于跟隨丈夫遷居北方,繁重的家務使她的愿望未能實現。1850年《逃奴法案》宣布以后,她的弟媳去信鼓勵她寫一本詛咒奴隸制度的小說,讓全世界都知道奴隸制度的黑暗。她便日夜筆耕不輟,終于寫出了《湯姆叔叔的小屋》,并在華盛頓的《國民時代》雜志上連載,引起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轟動,隨后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因此,美國總統林肯稱斯托夫人是“引起一場戰爭的小婦人”。
電報
1868年西班牙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趁機派人收買了西班牙政府,讓他們出面請求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堂弟利奧波德親王繼承西班牙王位。這一做法威脅到了法國的利益,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要求威廉一世以書面形式保證放棄。威廉一世對法國的無理要求很生氣,他發電報給在柏林的俾斯麥說,法國公使如再來談這件事,他就不接待了。這實際表明國王自己決定放棄控制西班牙王位了。而俾斯麥是個強硬人物,又十分了解法國的國情,一心想挑起戰爭,擊敗宿敵法國。于是經再三斟酌,將電文精心篡改為:“普魯士國王陛下拒絕以后再接見法國公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轉告公使,國王陛下再沒有什么可談的了!”這封帶有極大侮辱性和挑戰性的電文即是著名的“埃姆斯急電”。當年7月14日,恰好是法國國慶日,俾斯麥將電報公布。結果拿破侖三世立刻被激怒,于7月19日正式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就這樣打起來了。
手榴彈
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邊境爭端由來已久,其中最關鍵的矛盾是關于阿拉伯河的主權歸屬問題。另外,兩國雖同為穆斯林國家,但不同教派的矛盾成了兩伊沖突的又一重要原因。1980年4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一次集會上,一個伊朗人扔出了一枚手榴彈,炸傷了與會的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并炸死了兩名學生。就是這枚手榴彈,點燃了兩國間武裝沖突的導火索。9月22日,兩伊戰爭正式爆發。這場戰爭持續八年之久。
(選摘自《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