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以來,有關以色列將對伊朗發動空襲的說法在一些國家數次流傳。事實上,近年來屢屢出現世界頭號軍事大國美國和其中東盟友以色列要對伊朗發動空襲的說法。然而,世人感到納悶的是,至今“只聽雷聲響,不見雨點下”。實際上,美國和以色列不是不想解除“心頭大患”,而是“顧慮重重”而已。
美以戰機完全能夠突破伊朗防空網偷襲
近年來,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擔心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美以認為,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將對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安全利益構成最大威脅。其中,波斯灣地區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大地區,也是最大產油區,已經成為西方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兩國一直對伊朗核項目“耿耿于懷”,早就試圖將伊朗核設施“除之而后快”。按照美以現有的航空兵實力,完全有能力突破伊朗防空網展開偷襲作戰。伊朗防空網主要由防空雷達、防空導彈、防空炮和戰斗機等組成,然而,防空性能比較落后,難以承擔攔截美以戰機的重任。其中,美軍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斗機F-22和隱形戰略轟炸機B-2,它們隨時可以悄然鉆入伊朗防空網。以色列擁有兩大先進的遠航戰斗機:100多架F-16I和25架F-15I,作戰范圍均可達4000多公里,還可得到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伊朗多數核設施離以色列只有大約1500公里,以軍戰機完全可以空襲伊朗核設施。一旦空襲行動開始,以機可以配備極為先進的電子干擾系統,對伊朗防空雷達進行強烈的致盲干擾。
美以航空兵不僅擁有空襲地面的強有力武器,還擁有襲擊地下的先進武器,包括多種型號的鉆地炸彈。其中,以機配備的BLU-109可鉆到地下幾米處爆炸,美軍轟炸機配備的“巨型鉆地彈”可穿透6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發生爆炸。
美軍在波斯灣和印度洋部署了許多戰艦,包括核潛艇和巡洋艦等水面戰艦,隨時可以向伊朗核設施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戰斧”是美軍最先進的巡航導彈,可攻擊2000公里遠的目標。美軍各種間諜衛星不時光顧伊朗上空,秘密監視伊朗軍隊的動向,隨時可以為軍事襲擊提供有力的情報保障。同時,以色列各種情報系統也蠢蠢欲動,可以為空襲作戰搜集各種情報。
美以戰機均擁有豐富的遠程空襲經驗。其中,在冷戰結束以來的幾次戰爭中,美軍航空兵經常成為遠程空襲的“馬前足”,包括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等。以軍戰機曾于1981年6月7日秘密飛行1000多公里,炸毀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造價達4億多美元的核反應堆。不僅如此,以軍戰機還于2007年9月6日秘密侵入敘利亞北部,炸毀了疑似核設施。
難以摧毀所有核設施
6月初,以色列空軍在地中海上空進行了百余架戰斗機參加的空襲大演習。有媒體報道說,以色列舉行如此大規模的空襲演習是表明伊朗核問題很嚴重。然而,以色列擔心美國年底選出的新總統不一定支持空襲伊朗。因此,以色列很可能在年底前后獨自空襲伊朗。然而,伊朗不是伊拉克,不管是以色列還是美國,伊朗早就對美以可能實施的偷襲企圖做了精心的防備。
伊朗國土面積達160多萬平方公里,核設施可在廣闊的國土上分散配置。美以如果發動偷襲,必須出動大量戰機才能摧毀所有核設施,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問題是,伊朗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相間,平均海拔為1200米,很適宜核設施的隱蔽配置,這極大增加了美以戰機空襲的難度。不僅如此,伊朗早已熟知美以戰機空襲的套路,一些重要的核設施秘密設置在鮮為人知的地下,包括山區。其中,納坦茲核設施就設在首都德黑蘭以南250公里大約30米深的地下。以機即使成功突破伊朗多層防空網,但鉆地炸彈未必能夠摧毀如此深的地下核設施。
近年來,伊朗加緊購買和部署新型防空武器。其中,布什爾核設施周圍部署了新型俄制低空防空導彈,可自動跟蹤識別48個飛行目標,對低空入侵的戰機構成了很大威脅。此外,伊朗在上世紀70年代末伊斯蘭革命前曾購買大量美制空中作戰武器,包括F-4和F-14戰斗機、“不死鳥”空空導彈和“霍克”地空導彈等。這些武器雖然已經使用30多年,但畢竟是美制裝備,“雄風猶存”,對美以戰機仍構成重大威脅。其中,“不死鳥”空空導彈可攔截100公里遠的戰機。一旦美以戰機遭到攔截,很可能難以完成后續偷襲作戰任務。
美以軍方知道,如果自己的戰機無法徹底摧毀伊朗所有核設施,那么,只能起到推遲伊朗發展核力量的作用。屆時,伊朗反而可能以此為理由加快發展核武器。
伊朗遠程打擊力量令美以頭疼不已
美以感到最為頭疼的是,如果空襲不能徹底摧毀伊朗所有核設施的話,自己反而可能遭到伊朗沉重的反擊。伊朗擁有很有力的遠程打擊力量,包括彈道導彈和轟炸機等。其中,伊朗擁有數百枚近程和中程彈道導彈,最厲害的“流星”-3可攻擊2000公里遠的目標,威懾范圍不僅包括波斯灣、伊拉克、阿富汗和印度洋的美軍,還包括以色列整個國土。伊朗還擁有一支很小的遠程轟炸機部隊,其中,圖-22是伊朗飛得最遠的主戰飛機,可運載大約6噸炸彈空襲4000公里外的目標。伊斯蘭革命前,伊朗還曾從美國購買了KC-130空中加油機。如果伊朗KC-130還能使用的話,可為圖-22進行空中加油。一旦如此,圖-22可攜帶武器威懾更遠范圍的目標。
伊朗空軍還有俄制伊爾-76大型運輸機。伊爾-76可運載40噸貨物飛行5000多公里。如果伊爾-76運載炸彈,可以成為轟炸機,對幾千公里遠的目標實施遠程轟炸。
在伊斯蘭革命前,伊朗還曾從美國購買數架P-3遠程海上巡邏機。P-3可飛7000多公里,具有很大的遠程作戰潛力。西方有人認為,如果伊朗P-3進行一定的技術改裝,遠程作戰威力也很可怕,不僅可以襲擊印度洋美軍,還可攻擊以色列整個國土和地中海美軍第六艦隊。
上世紀90年代,伊朗海軍從俄羅斯購買了3艘“基洛”級常規潛艇。“基洛”級潛艇水下排水量為3000多噸,可下潛300米隱蔽作戰,美以反潛系統難以探測。如果“基洛”級潛艇以7節速度行駛的話,航程可達9000多公里,足以襲擊印度洋的美軍和地中海沿岸以色列的重要軍事目標。
擔心影響波斯灣石油的運輸
隨著國際油價節節攀升,霍爾木茲海峽的戰略地位日顯重要。據伊朗媒體6月28日報道,針對近期有關以色列可能在今年底美國總統換屆前后空襲伊朗的說法,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里警告說,如果伊朗遭到襲擊,革命衛隊將控制波斯灣地區石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位于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必經之地,素有“波斯灣咽喉”之稱。波斯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油區,石油儲量占全球2/3,被譽為“世界油庫”。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大部分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包括西方的美國、英國和西太平洋地區的中國和日本等國。據估算,每天大約400萬噸石油通過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輸油量約占全球石油交易量的40%。其中,西方石油的60%來自波斯灣地區,波斯灣已經成為西方經濟的“生命線”。
霍爾木茲海峽長約150公里, 寬約50公里,其中最窄處僅約38公里;平均水深約70米,最淺處僅約10米。伊朗完全擁有封鎖該海峽的軍事實力,包括航空兵和海上力量。如果伊朗海軍實施水雷封鎖,波斯灣的石油運輸很可能陷入癱瘓。屆時,美國和日本等有關國家的石油供應將受到很大限制,影響本國經濟的發展。一旦如此,美以與伊朗的雙邊地區沖突很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問題,這是美國和以色列最不愿看到的。
美以將面臨艱難的抉擇
在未來的歲月里,美國和以色列在伊朗核問題上將面臨較為艱難的抉擇。如果任由伊朗發展自己的核計劃,一旦伊朗真的研制成功核武器,那么,美國和以色列將不得不放棄稱霸中東和波斯灣地區的“宏圖大略”。然而,如果美以空襲伊朗,很可能難以全面解決核問題,只能延緩伊朗核計劃的實施,反而可能造成自己的重大損失。美以將來到底如何處理棘手的伊朗核問題,世人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