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海軍現代化已經成為中國領導人和軍隊高層的優先發展目標。海軍的現代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應對臺海沖突,但這也并不是惟一的目的。中國領導人指出,海軍必須準備執行更為廣泛的任務,包括保護海上資源和能源安全。這些任務驅使中國海軍不僅追求新型的作戰平臺,而且還要提高C4ISR能力。就此而論,提高信息技術和通信能力對于中國海軍的整體現代化項目十分重要。根據中國近期的一篇軍事論文描述,“艦載武器和裝備的信息化是海上聯合作戰的關鍵。中國海軍正在積極地建設海上作戰行動所需的數據鏈系統,從根本上改變未來執行任務的方式”,最終建成一支“網絡化艦隊”。
中國海軍的“信息化”
中國海軍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即從近岸防御力量向更具進攻性、可執行一系列地區任務、以確保中國國家安全利益的軍事力量的方向發展。作為該現代化項目的一部分,大量的新型水面艦艇和潛艇進入中國海軍現役。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覺察到,中國正在面臨著一個“軍事信息化競爭十分激烈”的戰略環境。這一觀點突出了信息技術在軍事現代化中的重要性,將追求在未來沖突,特別是與高技術敵人的沖突中獲取信息優勢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C4ISR系統
考慮到中國的C4ISR系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弱點,中國海軍的信息化起點相對較低。長期以來,解放軍(包括海軍)都面臨著C4ISR能力低下的主要問題。盡管起步相對艱難,但自90年代開始,C4ISR系統的現代化已經開始實施——中國海軍著手改善其通信基礎設施,并實施大規模的現代化更新、升級。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民用IT和通信工業的支持。其中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國家光纖網絡的建成為解放軍提供了更大的通信容量,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增強。北京也注重提高空基C4ISR能力。中國已經開始一項雄心勃勃的有人空間項目,開始參與一系列的國際空間合作項目,并已經開展了幾個軍用太空項目的研究??栈鵆4ISR的發展對于海軍的信息化特別關鍵。導航定位系統是中國海軍信息化關注的一個領域,除了全球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中國正在與歐洲共同發展“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還自己研發了對海軍信息化有重要意義的小衛星和海洋觀測衛星。
除了空基C4ISR能力的改善,解放軍也大力改善其通信網絡結構。事實上,拓展軍事通信網絡是中國軍隊現代化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據報道,解放軍正在加速發展國家通信網絡,特別關注通信手段的多樣性,以及注重增強通信系統的安全性和抗干擾能力。
改善軍事計算機網絡使之在軍隊中更為廣泛的運用已經成為中國海軍信息化發展的另一個關鍵。近期的有關報道表明,中國海軍師以上單位(含師)都接入了軍用計算機網絡,而解放軍還計劃將軍用計算機網絡覆蓋到級別更低的作戰單位。此外,海軍正在改善其海洋測量和偵察船只的性能,提高測量、搜集海洋氣象、水文信息,鋪設和修復海底電纜以及情報搜集的能力。
研究和發展趨勢
未來10年,中國海軍的信息技術將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中國的專家強調作戰平臺一體整合的重要性。中國的一篇文章稱,“以平臺為中心的海軍不能充分發揮武器的潛能,有效的多平臺和多傳感器網絡能使軍事力量資源成倍增長”。而且,“軍事資源在各類作戰平臺和作戰力量之間的合理有效發配將使軍事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绷硪黄袊恼路Q,“為有效整合C4ISR系統,實現傳感器與武器之間的無縫鏈接,就有必要解決數據整合的問題”。這一論述表明,傳感器網絡和數據傳輸網絡很有可能是未來幾年中國海軍信息化建設的首要目標。此外,無人偵察系統是中國在C4ISR領域研究的另一個重點。最近的各類報道顯示,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研究各類無人機系統和無人水下航行器。
海洋信息戰
中國的軍事領導人意識到,如果作戰人員駕馭新型作戰系統的能力沒有提高,那么中國海軍迅速改善的硬件設施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戰效能。這需要中國海軍相應地改善訓練質量。根據解放軍總參謀部下達的全軍訓練工作指示,中國海軍的軍事訓練盡可能模擬真實的戰場環境。中國的媒體經常突出“復雜電磁環境”下軍事訓練的重要性。因此,中國軍隊將做好遂行電磁干擾、電磁攻擊、偵察和電子欺騙環境下作戰任務的準備。中國海軍也在開展假想敵訓練。同時,各種模擬訓練器材正在廣泛運用于各種軍事訓練當中,以提高應對未來信息化軍事沖突的訓練質量的準備。
中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另一個重點是提高聯合作戰能力。中國海軍的官方報紙稱,“隨著戰爭形態的深遠變化,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訓練就是戰爭的演習。我們要打什么樣的戰爭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開展什么樣的訓練。”解放軍近期開展了大量的聯合作戰訓練,其中一些聯合作戰訓練特別關注通信能力的訓練。
中國海軍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將主要運用于解放軍聯合作戰指揮控制系統的發展。中國海軍的各類出版物不斷強調聯合作戰的重要性,并將聯合作戰與復雜戰場環境下信息作戰面臨的挑戰聯系了起來。聯合戰役行動需要聯合戰役指揮結構,協調各作戰力量統一行動,以達成戰役的總體目標。根據中國海軍的一本學說出版物的相關論述,為適應聯合作戰的需要,軍隊的指揮和通信系統必須是交互式的。C4ISR系統的互融互通是聯合作戰發展的必要條件。
中國軍隊要想有效遂行聯合作戰戰役仍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大部分屬于官僚和體制上的問題。也許最為重要的是,高度集權、等級森嚴的指揮結構和軍隊文化忽視了低級軍官和業務軍官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另一個潛在的問題來自于陸軍對聯合作戰的抵觸情緒。由于聯合作戰必然強調海軍、空軍和二炮的作用,因此陸軍在中國軍隊中的傳統優勢地位被削弱,這使陸軍不滿。
中國軍隊的另一個挑戰是缺乏遂行聯合作戰的經驗。歷史上,解放軍只是在1955年的一江山島戰役中實施過小規模的聯合作戰行動。美國2006年的《中國軍力報告》就指出,“雖然解放軍投入相當的精力發展聯合作戰能力,但解放軍缺乏軍種間相互協同的經驗,也缺乏聯合作戰的實戰經驗?!焙喍灾袊\娫诼摵献鲬鹉芰π纬砂l展的過程中將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挑戰。但是,它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并將進一步提升其遂行聯合作戰的能力。
除了聯合作戰所需的信息化努力,先進信息技術的引進和整合也有可能影響到中國海軍指揮控制的方法。中國軍隊傳統上習慣了高度集中指揮,這種指揮體制取決于中國的政治體系、軍隊體制文化和組織結構。要想改變這種指揮傳統是不現實的。考慮到集權指揮的長期歷史傳統,中國應該提高C4ISR能力,以使集權指揮功能更加有效和高效。中國的軍事專家已經意識到,提高通信能力將使高層決策者的決策實施更加有效。安全可靠的寬頻帶通信系統使戰略層級的領導人能將作戰計劃和文件實時地分發傳遞到部隊,能夠召開視頻會議,及時掌握軍隊的狀況。
要求降低指揮集權的呼聲也很高。雖然中國很強調戰略指揮官和集權指揮系統的作用,但也有解放軍軍事專家建議戰略決策者應嘗試不去削弱戰術和作戰層面指揮官的行動。比如,越高的指揮機構掌握的信息越多,這未必是一件好事。海量的信息會淹沒戰略指揮官?!霸诟呒夹g條件下,信息過量將增加戰略判斷的困難。在海量信息中篩選有用的戰略信息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鄙鲜鰡栴}是中國軍隊普遍面對的挑戰,但也有一些是海軍特有的問題。首先,由于解放軍組織結構的問題,中國海軍的指揮控制體系復雜。三大艦隊指揮官既對海軍司令部負責,又對所在軍區的指揮官負責。第二,戰略導彈核潛艇由最高統帥部直接指揮,而最高統帥部通過第二炮兵指揮控制戰略導彈核潛艇。據推測,最高統帥部也可能通過總參謀部或海軍司令部指揮控制戰略導彈核潛艇。
此外,中國海軍尋求安全、可靠的戰略導彈核潛艇通信方式已經有20年的時間了,但是似乎沒有取得大的進展。這又突顯出中國海軍的另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指揮控制系統總體落后的情況下,如何確保對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通信聯絡能力。
重要的疑問
十分明顯,中國海軍十分關注海軍信息化建設中硬件方面的問題,但至少有三個問題沒有回答:第一個問題是,中國的“信息化”概念是獨有的嗎?中國的信息化概念是否與西方的現代戰爭信息特征的論述有著根本的不同、從中國的資料來源無法找到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在信息優勢和信息重要性上的獨到見解。中國的一些著作毫無疑問吸收和重新包裝了西方的觀點,如“網絡中心戰”、信息優勢等相關概念。然而,重要的是觀察中國海軍近期和長期的發展。最值得關注的就是任何與西方觀點有根本區別的部分。但直到現在,還無法發現這些與西方的不同之處。
中國海軍的信息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第二個主要的問題集中在中國離其所謂的信息化軍隊的目標有多近?2006年中國出版的國防白皮書稱,中國的目標是在21世紀具備打贏一場信息化局部戰爭的能力。這表明,中國領導人認為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縮小中國軍隊與世界先進軍隊之間的差距。但白皮書也提出要區分遠期“理想”能力與近期相對“足夠”能力的要求。
大部分時候,中國的分析家都傾向于高估美國與西方的能力,并將自身放置在與它們相比而落后的位置。當然,許多西方觀察家繼續詆毀解放軍的作戰能力,稱解放軍近期所謂的能力提升相對于美國的標準來說過于簡單。但我們需要弄清的是,這些對美國看來相對簡單的系統對于解放軍來說是否有用?我們不能過分夸大精細的C4ISR系統的作用。簡而言之,如果中國海軍在綜合C4ISR系統的性能水平標準沒有美國海軍那么高,但只要能夠滿足中國海軍的需要,那么中國海軍即使按照美國的標準裝備一套相對粗糙的系統,也能滿足中國海軍的作戰任務要求。
中國海軍如何解決與信息化相關的兩個重要爭論?也許在中國的軍事材料里最讓人感興趣的是越來越多有關信息化的爭論。一個主要的爭論關系到信息戰爭中進攻與防御平衡的問題。部分中國學者認為,信息保障應優先考慮靠近國土的近距離作戰,而信息拒止則有利于遠程作戰,因為遠程作戰的衛星通信和遠距離無線電信號易受干擾或被定位。有意思的是,這些爭論的情況經常出現在中國的軍事學術作品中,尤其在中國向藍水海軍邁進的過程中,這一爭論更容易引起人們對中國海軍向遠洋發展的關注。
但是中國海軍更需要考慮的是,C4ISR系統的現代化不僅僅增加了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同時也帶來了作戰指揮控制的弱點。由于海軍作戰越來越依賴高技術的C4ISR系統,因此必須要注意敵方的電磁、計算機網絡和動能武器攻擊。事實上,中國海軍在想方設法削弱和摧毀潛在敵手的C4ISR系統時,可能更要注意保護自己的C4ISR系統。從中國海軍的軍事著作來看,好像在攻擊和防護兩方面都有考慮,但還沒有對這一問題作出明確的評估。
第二個爭論是關于指揮控制的集權與放權的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到一個軍隊的文化和具體情況。如前文所述,中國軍隊的軍事文化與西方存在較大的差異。隨著中國海軍信息化建設的深入,如何有效協調高層集權指揮與部分指揮權下放到較低層級的軍官之間的關系,這也是關注中國海軍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十分有趣的一個方面。
(原載《聯合力量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