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曾用形體的殘缺與丑陋來反襯精神的健全與美麗,說明精神境界的淳樸之德的美好神奇,這不是形體外表之美所能比擬的。真正的“德”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精神的境界和內心的修養,形體殘缺者完全可能道德完美,只要道德完美,就可以化丑陋為美麗。化殘缺為健全。
2007年7月,北大博士郭院林和妻子焦霓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知名高校工作的機會,主動去大西北支教。而在他們支教邊疆的背后,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少一只胳膊,愛也會殘缺嗎?
2005年2月27日,湖南省湘潭市廣播電臺女編輯焦霓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你不是打算考研嗎?我介紹你認識一個北京大學的博士吧,讓他給你傳授一些學習經驗。”
時年27歲的焦霓出生在瀏陽農村,5年前從湖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成為《深圳法制報》的一名知名記者。2004年下半年,由于要準備考研,焦霓辭去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家鄉,在電臺做編輯。
3月6日,焦霓果真收到了郭院林發來的“伊妹兒”和他的小說。從信中,焦霓感覺對方和自己一樣,熱愛文學,她也把自己的文章發給郭院林。幾次電郵往復,焦霓也了解到郭院林不尋常的求學經歷。
郭院林1975年出生在江西省星子縣農村。1994年從九江師范專科學校畢業,7年后考取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2004年,他又以優異成績考進北大。
從農村娃成長為北大博士,這其中該有多少艱辛?郭院林的經歷讓焦霓感嘆不已,她既佩服他的毅力,又欣賞他的才華,兩人開始了更坦誠的交往。
焦霓雖然已工作多年,但戀愛史卻是一片空白。她理想中的完美戀人,是既有才華又能夠體貼自己,最重要的是,她要求對方電是從農村考學出來的,她覺得農村長大的孩子更樸實。這時郭院林的出現,讓焦霓有了心動的感覺。然而,從他發來的諸多詩文字里行間,焦霓卻分明感覺到有一種深深的傷感氣息,這讓她迷惑不解。
其實,在北大校園,郭院林也正陷入矛盾之中——
郭院林剛一出生,左胳膊就不健全,肘部以下殘缺。多年以來,這個痛苦的陰影一直伴隨著他。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郭院林發奮學習,在學業上一直是佼佼者,然而,他的情感世界卻是苦澀的:有的女生迷戀于他的才華,但一看到他殘缺的左胳膊,就搖搖頭轉身跑開了。
認識焦霓后,郭院林越來越喜歡這個善良的女孩。尤其是讀過她當記者時采寫的殘疾人報道,郭院林更能感覺到她有一顆仁慈的愛心。然而,這樣的身體狀態,允許自己去獲得愛情嗎?思慮再三,他決定向焦霓說明自己的情況。
3月10日黃昏,焦霓忽然收到郭院林發來的短信:“有個事情要告訴你,請上網詳談。”這一次。網絡對面的郭大哥一改往日的開朗,說話顯得很嚴肅:“焦霓,我缺少一個東西……”“是不是缺少微笑?”焦霓想把聊天氣氛放輕松,就故意調侃。“不,我缺少一個胳膊。”看到這句話,焦霓頭“嗡”一下就大了,她吃驚地問他是不是開玩笑,但郭院林的語氣不容置疑。
焦霓怎么也沒想到,在她眼里十分優秀的郭大哥,竟然有這樣不為人知的痛苦,這些年,他該經歷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啊!焦霓的心在隱隱作痛,她不假思索也很善解人意地敲出一行字:“別難過!你文章里不是總說自己生活在黑暗中嗎?我愿意做一縷陽光,投進你的生活中!”
焦霓的反應讓郭院林一陣激動,他按捺不住喜悅急切地問:“我喜歡你,你能夠接受我嗎?”這句話盡管有些操之過急,但他大膽示愛的勇氣,卻讓焦霓感動。她發了個“害羞”的QQ表情,矜持地回答:“感情上的事我們還是慎重的好,畢竟我倆還沒見面呢!”不料郭院林“乘勝追擊”:“五一放假我去湘潭看你!”
追愛到北京,我要;聆聽“蟈蟈”的鳴唱
晚上,焦霓躺在床上心潮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說實話,郭大哥少一個胳膊,的確出乎她的意料,但絲毫沒有降低在她心目中的位置。但是,如果接受郭大哥的追求,且不說周遭人會反對,一起生活肯定會有諸多不便。最后,她想通了:“我采寫了那么多呼喚人們愛護殘疾人的稿件,如今我遇到郭大哥,難道就做不到以愛心來面對嗎?”她暗下決心,要比以前更關心他!至于是否接受這份愛情,她想,那就隨緣吧。
2005年5月1日中午,乘坐了一夜火車的郭院林走出湘潭火車站。盡管此前兩人都無數次想像過見面的場景,但彼此心里還是都忐忑不安。在如潮的人流中,他們一眼認出對方——一襲白裙的焦霓臨風而立,比照片上更清純漂亮;而身穿西裝的郭院林卻背了只鼓鼓囊囊的雙肩包,里面裝的全是考研資料和北京特產。見郭院林不協調的打扮,焦霓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兩人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他們有時候會為究竟李白和杜甫誰的詩更好爭起來,有時候會回憶起感動過他們學生時代的徐志摩的愛情詩,更多的時候,兩人拿出各自的文章互相探討。郭院林給焦霓朗誦了自己寫的一首詩《蟈蟈》:“我愿意像一只蟈蟈/每天為你鳴唱,無論白天還是黑夜……”
微風習習,蟲鳴聲聲,郭院林和焦霓漫步在韶山風景區。風景區玫瑰園的玫瑰是現采現售的,郭院林手捧鮮艷欲滴的玫瑰,忽然單腿跪地,向心上人獻上鮮花:“霓霓,我是真心愛你的,請接受我這份愛,做我的女朋友吧!”這一刻,焦霓被徹底打動了,她接過玫瑰,投入郭院林的懷抱……
單獨在一起的時候,郭院林愛憐地輕撫戀人的秀發,柔聲說:“霓霓,你跟我戀愛,會承受比常人多好幾倍的壓力。你的家人肯定會反對的……”“是我跟你談戀愛,不是我家人跟你談戀愛!”焦霓低聲但是堅定地說,“家人反對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你放心,只要咱們倆真心相愛,一定能打動我的家人!”
果然,焦霓要跟郭院林戀愛的事傳到家人耳朵里,引起軒然大波。焦霓父母均已去世,爺爺強烈反對道:“你又不是找不到婆家,干嘛會看上少個胳膊的小伙子?”焦霓做爺爺的工作:“他這人心眼好,文化高,又有能力,而且非常疼愛我。”焦霓的伯父也是記者,他通過和郭院林接觸,認為這是個靠得住的人,因此也幫著侄女說情。在孫女的堅持下,焦爺爺和其他家人也漸漸不再反對。
7天假期結束,兩個人依依不舍地道別。
從此,分居兩地的郭院林和焦霓,只能通過網絡和電話來傾訴思念之情。為了能陪在戀人身邊,焦霓很快做出決定:辭去電臺的工作,到北京專心考研1
2005年10月,焦霓風塵仆仆來到北京,見到戀人,她吐舌頭調皮地一笑:“你不是說愿意做一只一輩子為我日夜鳴唱的‘蟈蟈’嗎?我這縷陽光,要天天照耀在你這只‘蟈蟈’身上!”
郭院林幫女友在北大西門外租了房,讓她跟其他女同學一起住。到北大第二天,郭院林就單手推著一輛半新的女式自行車來接女友。焦霓很奇怪:“你哪兒弄來女式車子?”郭院林憨厚地笑了:“剛花80塊錢買的!平時我帶你,我忙的時候,你可以自己騎自行車啊!”郭院林左腳踮地,讓女友坐到后座上,他右手掌車把,自行車穩穩當當地騎起來。
白天,焦霓就到北大自習室自學,有時候也偷偷“蹭課”。一日三餐,就用郭院林的飯卡到餐廳就餐。在餐廳,細心的郭院林總是把菜中的肉片夾到女友碗里面。一旁的女生看到,都向焦霓投來羨慕的目光。每當課余休息的時候,郭院林總會用自行車帶著女友,在未名湖畔“兜風”,或者兩人手牽手漫步在校園。
攜手大西北,愛情花開紅艷艷
2006年春節期間,郭院林隨焦霓回湘潭探望了她的家人。成熟持重的郭院林,以他對女友無微不至的關愛打動了她的家人,兩人正式確定戀愛關系并訂婚。10月7日是焦霓28歲生日,兩人特意選在這天領取了結婚證,并計劃等郭院林博士畢業后舉行婚禮。
2006年春,焦霓參加了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考試,遺憾的是,她因英語發揮不佳名落孫山。看到女友郁郁寡歡,郭院林悉心開導,還拿出自己的考研經歷現身說法:“我當年考研也是連續考了兩年才考上。今年考不上沒關系,來年再努力!”
郭院林讀的是四年制的博士生,因他學分已修滿,畢業論文也提前完成,經學校同意,他被批準提前一年畢業。2007年初,即將畢業的郭院林開始為就業做準備,他的理想是進入高校工作。然而此時,他心里正在悄悄地醞釀一個計劃,這個計劃促使他作出的選擇,不久后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
2004年參加北大對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學教學工作、抵疆后帶病堅持為學生上課的孟二冬教授的事跡,深深打動了北大師生。胡錦濤總書記得知孟二冬的事跡后,稱贊他“為人師表,品德高尚”。作為中文系教授的孟二冬雖不是郭院林的老師,但他的事跡一直感染著郭院林。他想,孟教授能堅持帶病去邊疆支教,我畢業后能不能也去邊疆?但身體殘疾又讓他躊躇,他擔心會被拒之門外。2006年4月孟教授不幸病逝后,更在郭院林心頭激起震蕩,他暗下決心,畢業時一定要爭取去邊疆支教。因此,在向其他知名高校投簡歷的同時,他也向石河子大學投了簡歷,并寫了一封表明愿意去邊疆支教的信。3天后,他接到石河子大學屯墾文化研究院院長郭寧的電話,郭院長熱情地表示:“石河子大學是綠洲上一座新興大學,我們綠洲人敞開懷抱,熱情歡迎你前來參觀!”
剛好這時焦霓考北大研究生再次受挫,情緒一落千丈。郭院林安慰她:“我畢業論文已經完成了,咱倆一起去塞外支邊,說不定你會喜歡上那個地方呢!”聽說丈夫準備去邊疆支教的打算,焦霓有點驚訝:“那里離內地大城市千里迢迢,你想好了?”“邊疆教育事業亟需人才,你愿意跟我去嗎?”郭院林生怕委屈她,“只是那樣的話,你的北大研究生夢就要泡湯……”沒等他說完,焦霓搶過話頭:“你去哪兒,我就陪你到哪兒!在邊疆,我一樣可以考當地的研究生嘛!”兩人相視而笑,郭院林緊緊把妻子擁抱在懷中……
3月28日,郭院林和焦霓應邀來到石河子大學。在開往石河子的汽車上,透過車窗看到一望無際的綠洲上,農田里已經有人在播種,到處都洋溢著初綻的綠意,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讓兩人心情豁然開朗。不知不覺中,他們已深深喜歡上這個地方。兩人受到石河子大學師生熱情的接待,綠洲人的熱情好客讓他們找到了回家般的感覺。郭院林正式決定:博士畢業后,就到石河子大學來。
得知郭院林的決定后,石河子大學校領導非常高興,并當場表示,歡迎焦霓到該校新聞專業任教!
就在兩人返回北大當天,郭院林接到北京和四川兩所知名大學的就業邀請,這兩所高校開出了優厚的待遇和條件。對他們的盛情,郭院林婉言謝絕。有人笑話郭院林是傻瓜——放著待遇優厚的單位不去,反倒選擇戈壁灘上的大學!郭院林淡然一笑:“戈壁灘上有綠洲,而綠洲上的教育需要我,我愿意為綠洲教育事業增添一份新綠。”
在做去邊疆準備時,兩人聽到一個消息:為迎接第29屆奧運會2008年在北京舉行,奧運會組委會和我國八大部委舉辦“《我們的奧運》——中華大家庭2008新人迎奧運婚慶盛典”活動,征集對象是打動過人們心靈、呼喚真善美的倫理道德、呼喚對社會的責任、呼喚真情的普通人。焦霓打趣地對郭院林說:“咱倆是因志同道合相識相戀的,現在又決定去邊疆支教承擔社會責任,不正符合要求嗎?”郭院林贊同女友的提議:“奧運會是國家大事,如果能參加這次婚慶盛典,等到我們未來的孩子出世時,我們要驕傲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經歷了這樣一場盛大的婚禮!”7月2日,兩人攜手走進組委會。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他們是報名的第一對新人。郭院林身殘志堅,對生活熱烈執著的追求與向往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而他和焦霓的愛情故事更讓大家為之動容。
7月8日,郭院林和焦霓帶著對邊疆的熱愛,來到石河子大學報到。校領導對他們的生活非常關心,分給他們一套98平方米的住房。8月27日開學后,郭院林和焦霓站到講臺上,給學生上了第一堂課。而此時,有兩盆分別叫“紅心”和“云竹”的鮮花,正擺放在他們在石河子大學家中的客廳里,兩盆花一紅一綠,綻放著勃勃生機。
(責編 俞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