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明和江黎在安徽省城——合肥政界算是耀眼的一對夫妻。他是合肥市前市委副書記;她是合肥市商務局前局長。他是正廳級,她是正縣級。兩人的結合屬于“強強聯合”:學歷都是大學文化,都曾為了工作早出晚歸,都在本單位大小會議上“秀”過廉政,但一個共同“愛好”把夫妻二人送上了被告席——都愛貪。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安徽有史以來第一對“廳+處”同堂受審的貪官夫妻。
廉政裂口被撕開
今年59歲的許道明,在被抓之前,可以說是上帝的寵兒。他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就被分配至合肥市委做秘書,成了一名讓人羨慕的公務員。其妻也是大學生,被分配在合肥經委。自從兩人結合后,夫妻倆在仕途上可謂一帆風順,比翼雙飛:許道明憑借自身努力,從基層做起,先后擔任合肥市委副秘書長、秘書長、宣傳部長、市委常委兼郊區(qū)區(qū)委書記、市委副書記、省供銷社主任等職務。江黎也從辦事員做起,先后成為市財辦商業(yè)市場科副科長、科長、市財貿辦公室副主任、商務局局長。
成了領導后,在單位大大小小的會上,在談到領導干部如何做清正廉潔的表率時,許道明曾“語重心長”地說:“領導干部的言行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鍵在領導干部!”江黎開會時也曾多次談道:“領導干部工作越忙碌,越要經常警醒自己。在權力、地位、金錢面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一個組織放心、人民滿意的好干部!”那么夫妻倆到底是如何走上貪官之路的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995年7月,那時,許道明還是合肥市郊區(qū)區(qū)委書記,此時的許道明不僅兩袖清風,而且在抓生產和建設上更是有一套。就在這時,合肥某冰柜廠一心想將企業(yè)做大做強,便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許道明。許道明在得知冰柜廠廠長馮某的想法后,不僅在政策上表示扶持,對于廠長馮某提出的想與合肥市郊區(qū)大楊店鄉(xiāng)合作一條冰柜組裝新生產線的想法,更是語重心長地讓他們謹慎操作。隨后,馮某便邀請許道明等人到浙江臺州考察浙江星星電器總公司。區(qū)委書記親自去考察,這讓馮某感覺非常有面子。考察期間,許道明更是大費周折,最終促成了冰柜廠與浙江星星電器總公司的合作。為了感謝許道明,也想和許道明拉近關系,當天晚上,馮某便到許道明住的房間送給他2萬元。
馮某的舉動,讓許道明異常不安,他在和妻子通電話時,便將詳情和盤托出。江黎說:“你已經將冰柜廠的事辦妥了,他們表示一點意思,也在情理之中,不要擔心。”妻子的話讓他稍感安心。半年后,一切依舊風平浪靜,許道明忐忑不安的心終于平靜了許多。
也就是這次受賄,夫妻倆的廉政裂口終于被撕開,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瘋狂受賄胃口大
當官可以很輕松地撈錢,但想快速積累財富,這不僅需要膽量,更需要智慧,為此,夫妻倆忙活開來。在“實踐”中,他們慢慢摸索出了收錢的捷徑,只要能撈到錢,他們都不放過。
其中,修路供電,就是許道明夫妻倆的斂財方式之一。一次,合肥市郊區(qū)的某鎮(zhèn)書記為了村里電費減免等事情找許道明幫助。許道明道貌岸然地表示,有些條款是國家規(guī)定的,他也無能為力。但當這位鎮(zhèn)書記將裝有厚厚一沓鈔票的信封給了許道明后,事情很快就得以解決。
收一次也是犯法,收一百次同樣犯法!許道明和妻子在受賄時更加肆無忌憚。隨著職位的不斷上升,許道明夫妻倆的斂財途徑擴大到土地出讓、工程結算、銀行貸款、資金拆借、擴大規(guī)模、土地開發(fā)等數十個方面,而對方回報許道明的少則1萬元,多則27萬元,同時還有美金、港幣及數量不等的購物卡。其中最大一筆27萬元及4.5萬元購物卡均來自合肥一家建設集團的老總劉某。他找許道明夫婦辦事的主要方式就是在飯桌上說事,然后送錢送物。
2000年中秋節(jié)前,劉某為了和許道明夫婦拉近關系,請許道明夫婦在一家酒店吃飯,飯后將事先準備好的5000元購物卡和4條中華香煙送給許道明,許道明笑納了。
2001年6月的一天,劉某再次請許道明夫妻到這家酒樓吃飯。席間,劉某告訴許道明有個人經常以各種名義向自己借錢,而且借了不還,想請許道明幫忙解決一下。飯后,劉某將裝有5萬元和4條中華香煙的手提袋放在了許道明的車里。隨即,許道明便給當時的公安局局長打電話。很快,這件事情就得到了解決。
2002年下半年的一天晚上,劉某請許道明夫婦吃飯。在飯桌上,劉某告訴許道明,集團下屬的建安公司承建了安徽環(huán)宇公司的環(huán)宇家居城工程。由于環(huán)宇公司欠原合肥車輛制造廠的職工安置費未付,環(huán)宇家居城的預售許可證和房產證被合肥市經貿委扣下了,這樣環(huán)宇公司就無法以房產抵押向銀行貸款。貸不到款,該公司欠建安公司的建筑款和借款也無法歸還,想請許道明出面協調一下。許道明聽后當場答應。飯后又是老規(guī)矩,不過這次劉某出手更加大方,送出了10萬元的“大禮”。后來許道明對此事進行了協調,但因環(huán)宇公司欠原合肥車輛制造廠的職工安置費沒有到位而協調未果。
隨著接觸的增多,劉某和許道明夫婦的關系變得更“鐵”,許道明對劉某的關照就更多了,其中最大的應該算是劉某開發(fā)的樓盤土地費用問題了。根據合肥市政府規(guī)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土地使用權必須通過拍賣出讓,但同時規(guī)定當日之前,因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原因延誤辦理土地出讓手續(xù)的,仍按老辦法辦理。2002年4月,劉某的公司向合肥市政府打書面報告,要求對其開發(fā)的某城市花園項目的土地出讓手續(xù)按老辦法辦理。許道明看后,在報告上簽署意見“請某市長從賣情出發(fā)酌情妥處”。就是許道明簽的這十幾個字,讓劉某省下了一大筆土地出讓資金。許道明的幫助,讓劉某異常感動,為了表示感謝,劉某仍以請吃飯的方式,將10萬元現金送給了許道明。就這樣,劉某在三年時間里,先后多次請許道明夫婦吃飯,并送給現金27萬元以及4.5萬元的購物卡。
多行不義必自斃
八小時之內,正襟危坐;八小時之外,吃喝玩樂。這是人們對一些領導干部在“八小時內外”所持兩副面孔的形象概括。多年來,對于領導干部如何處理好自己“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圈、交際圈,中央出臺了不少規(guī)定,但總有一些人仍然熱衷于跑館子、趕場子,到處游山玩水,也總有一些人喜歡同大款打交道,和他們稱兄道弟。許道明不過是其中的又一反面典型。
對于那些企業(yè)老板請吃飯、旅游或者一同出外考察,許道明基本上是有請必到、有約必赴。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許道明深知這一道理,所以每次赴約以后,有時甚至就在飯桌上開起協調會,打招呼、表態(tài)度。有時明明知道這些老板們設立飯局,是要請相關人士幫忙解決問題,許道明也樂于“捧場子”,然后左右說好話,上下勤協調。更為惡劣的是,他把吃喝游玩的場所當成了自己收禮斂財的最佳地點,一邊販賣“公權”,一邊化公為私,落得個酒足飯飽腰包鼓然后再開路走人。在這些飯局中,許道明最大的一筆受賄數額高達100萬元,那是夫妻倆合伙干的。
2001年上半年,合肥華泰集團因發(fā)展需要,有意收購重組合肥北亞食品有限公司,許道明作為當時分管城市經濟、個私經濟的合肥市委副書記表示積極支持。
同年10月,合肥華泰集團董事長陳某請許道明、江黎及江黎的妹妹江某吃飯。餐桌上,許道明與陳某談到了華泰集團將來收購重組北亞公司后原廠土地如何利用的問題。許道明提出該土地用于房地產開發(fā)比較合算,陳某深表贊同,于是便提出要與許道明家及江某共同出資成立房地產公司進行開發(fā)。許道明當即表示自己沒那么多錢出資,陳某一聽這話就說:“我可以為你們出100萬元。”接著又提出請許道明任董事長,許道明說自己不合適,他提出可由江黎全權代表自己參與公司運作。
2002年春節(jié)過后,江黎與陳某一同趕到上海江某的住處,商討成立房地產開發(fā)公司事宜。這年八九月份,江某趕到合肥,與江黎、陳某經進一步協商達成協議:由陳某與江某各出200萬元,在香港注冊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以香港公司回投到內地或獨資成立房地產公司,按投資額400萬元的25%提取利潤,第一年100萬元利潤給江某,第二年100萬元利潤給許道明家,許家可用這100萬元回購陳某的股份繼續(xù)參與以后分紅。商談情況由江黎與妹妹江某于當晚共同起草了一份備忘錄。兩個月后,三方根據此備忘錄簽了正式協議。當晚,江黎便將簽訂協議情況告知了許道明。
2003年3月,陳某指示會計按照江某提供的賬號,從公司小金庫賬上匯了200萬元到杭州,用于注冊成立房地產開發(fā)公司。2003年9月,江某來到合肥,向陳某提出不想合作了。陳某表示同意,并告訴江黎姐妹:華泰匯到江某賬上用于注冊公司的200萬元,只需退還給華泰集團100萬元,另100萬元送給許道明家。
江黎回家后將此情況告訴了許道明,許道明表示同意。2003年10月20日,江某將其中的100萬元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打入陳某的會計在香港開設的私人賬戶,算是退還給華泰集團,后將另100萬元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存入許道明兒子在香港的賬戶上。2005年12月,根據江黎授意,江某將這100萬元連同江黎陸續(xù)存放在她家里的130余萬元中的100萬元,再加上江某自己的400萬元總共600萬元,以江某丈夫的名義投資到安徽華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獲取利潤。
從2001年華泰集團有意收購北亞公司到2003年3月成功收購。許道明作為合肥市委分管領導,一直支持華泰集團。特別是在華泰集團與浙江某公司競價收購過程中,許道明竟然安排合肥市招商局局長張某勸浙江某公司退出競爭。在確定由華泰集團收購北亞公司后,許道明主持召開了合肥市工業(yè)經濟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市商務局、財政局、國土局、房管局等有關職能部門明確責任,積極推進重組工作的進行,并要求有關部門落實給華泰集團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
讓人費解的是,有的優(yōu)惠政策明明違反了國家和市里的有關規(guī)定,許道明不是不知道,但他居然同意將北亞公司的土地性質由工業(yè)用地變更為綜合用地(商業(yè)、住宅),還親自修改、簽發(fā)了會議紀要。
江黎作為合肥市商務局局長、北亞公司的主管部門負責人,直接參與了收購重組工作,特別是在做北亞公司職工的思想工作、維護穩(wěn)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并最終代表合肥市商務局與華泰集團簽訂了收購合同。因為有許道明夫婦的鼎力支持,華泰集團在收購北亞公司過程中獲取了巨大利益。
多行不義,必自斃!2007年12月13日,許道明因涉嫌受賄,被立案偵查。2008年1月22日,其妻江黎也因涉嫌受賄被立案偵查。
2008年7月29日上午9時,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許道明、江黎夫婦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進行公開宣判。許道明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20萬元;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20萬元。江黎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4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多年來,許道明、江黎共受賄123次,所得人民幣253.42萬元、美金3.18萬元、港幣1000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差額巨大的人民幣80余萬元、港幣近3萬元、英鎊1.6萬元、美金5萬余元、日元11萬余元,予以追繳。
聽到判決后,夫妻倆神色黯然。在最后的陳述中,許道明沉重地說:“我們夫妻倆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教訓極其深刻。我出生在鐵路職工家庭,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成長為一名領導干部,我卻辜負了黨的教育、人民的重托,犯了違法違紀的錯誤,從根本上講是沒有樹立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現在是追悔莫及,借此機會向黨、人民和社會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