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孢子
英文名稱:Spore
游戲制作:Maxis
游戲發行:Electronic Arts
游戲類型:養成
上市日期:2008年9月
在玩家們的熱切期盼下,EA終于公布了《孢子》最新的上市日期:2008年9月7日。對于之前的屢次跳票,官方的解釋是因為要進一步地測試和完善,如今終于進入了最終調試階段。
玩深沉的最高境界

在《孢子》中,玩家可以創造大量的生物、建筑和交通工具。一旦玩家的完成了創世任務,游戲內置的社區工具可以使玩家很輕易地給自己所喜愛的生物打上“標記”,根據設計師Wright的說法,這就是體現了人的本性。有的人喜歡成天穿T恤,吃便當,在臥室里貼滿海報,這些基本就可以成為他的品味定位。從中可以判斷,游戲中的生物體將具有品味這一特性,這比《模擬人生》中所強調的人物個性更上一層樓。
網絡化的成功實現
《模擬人生Online》的失敗使得EA對單機游戲的網絡化的態度更加謹慎,盡管如此,Maxis還是千方百計地尋求著網絡化的融入,以適應業界的潮流。一個類似“Myspace”的網絡衍生物出現在《孢子》中,被稱為“Sporepedia”,在游戲世界中相當于一個虛擬的HUB,連接所有的玩家。所有被創造出來的生物,都擁有一張“Sporecard”,借此可以注明創造者是誰。當玩家發現一個新的生物,點擊它的“Sporepedia”,就可以獲知這個生物的創造者、出生日期。玩家可以將創造者設為好友,查看其創造的其他各種生物,發表自己的評價,并發送給創造者。
孢子行蹤完全掌控
另一方面,玩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MySpore”,使自己的ID融入孢子社會。游戲的頭像功能允許玩家裝扮自己的生物,或是修飾自己的頭像,為自己創造的生物建立檔案,記錄發生過的事件。當玩家的生物踏上社會,進入無數孢子構成的小宇宙,通過“mySpore”就能隨時找到它的方位。在《模擬人生》和《模擬城市》中,Maxis也曾經試圖要建立一種玩家個人擁有的游戲界面,但最終無奈地采用了外部網站的形式。而在《孢子》中,設計者終于實現了這一愿望,將這個人化界面完全地內置在游戲過程中,生物體的造型變幻和所有行為都在玩家指間瞬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