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星際爭霸Ⅱ
英文名稱:StarcraftⅡ
游戲制作:暴雪
游戲發行:暴雪
游戲類型:即時戰略
上市日期:2008年
2008年3月14日,對于某些人(當然,我也是這“某些人”中的一員)來說是十分高興的一天,因為這天我們成為中國第一批玩到《星際爭霸Ⅱ》(下文簡稱《SC2》)的玩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接觸到“蟲族”的玩家。從2007年5月宣布《SC2》開始,神族和人族依次被公布,這次,暴雪中國媒體見面會帶來的是《SC2》第三個種族——蟲族的發布,同時這個試玩版本也是目前來說最完整的《SC2》試玩了。
由于3月10日,暴雪已經在韓國發布了《SC2》蟲族的消息,所有視頻和截圖網上已經傳遍。中國的發布會的內容和韓國的一模一樣,于是整個新聞發布會上大家沒有之前的那種喜悅感,早早的已經把目標放在了之后的試玩會上。從上午11點到下午4點,整整5個小時,試玩間的電腦前就一直坐著人,我也為大家帶來第一手的試玩感受。

華麗的畫面,機器配置到底需要多高?
看過《SC2》的視頻,很多玩家開始猜測《SC2》到底需要多高的機器配置。先說下這次試玩機器的配置,整個機器系統是完全被加密的,無法從系統中了解詳細的硬件型號,從工作人員了解到機器采用的顯卡是8800GT(不知道是一塊還是兩塊),內存是2G,處理器是雙核(具體赫茲不知道)。整個機器是Dell的整機,算是比較高端的機器了,這樣的機器運行《SC2》效果如何呢?
先說畫面,和預計的一樣,作為一款平民級即時戰略游戲,畫面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好。游戲也沒有采用完全3D的制作,只是采用了比《魔獸爭霸3》更先進的視頻引擎,可以這么說,同樣是“假3D”的制作。當然,這樣的畫面我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使用全3D的人物模型,200人口不僅對于機器是個很大的考驗,對于玩家操作也是十分的不方便,這當然不是暴雪游戲的風格。
《SC2》的畫面為什么在視頻中看上去這么好呢?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因為整個游戲的色調比較鮮艷,而不是前作中那樣暗淡的顏色,視覺沖擊比較大,看上去比較華麗。但在配置要求上,《SC2》比吃顯卡的高端游戲《失落的星球》(Lost Planet)等要體貼得多。《失落的星球》在SLI技術兩塊8800GT顯卡下跑起來也不能達到流暢,《SC2》一塊8800GT完全可以解決,還能效果全開!但內存是個問題。在2G內存下,我和電腦對戰,當造滿200人口推到電腦基地的時候(電腦大概100人口),整個機器卡住不能動,顯然是內存和處理器不夠,這也讓我想起當初開始玩《魔獸爭霸3》時玩RPG地圖卡得不能動的情形。不過好在內存現在便宜,4G內存也花不了什么錢,如果內存在游戲發行時候還保持這個價格,那么大家還是可以輕松的升級機器。相對來說CPU就比較麻煩了,這次不知道是使用的什么處理器,也不好判斷。這樣的處理器在進入游戲和Loading的等待畫面停留比較長,應該是無法讓人滿意的。而多人作戰的時候出現的卡機現象更是無法接受。現在的試玩版本并不是最終版本,問題還是很多的,游戲的優化肯定沒有做好,估計到發行時,當時中端的CPU就能夠運行。
系統改動及試玩評價
這個試玩版本確實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先說說游戲的系統。游戲開始選單和Loading畫面都是用了一張簡單的圖片,進入游戲后也只有局域網對戰模式(尚無單人游戲模式,看來這方面暴雪還是要保密一段時間,或者根本沒有開發好),對戰的電腦也只能選擇人族,難度分為簡單、中等、高級。在游戲結束后,畫面和前作一摸一樣,Replay功能還沒有開發好,也不知道Replay到底有多大,最好控制在1MB以內。
其次是關于空間問題。在《SC2》宣布之初,說會將整個空間分為地面、低空和高空三部分。當時我就想,這樣的操作會不會難度很高?果然暴雪并沒有采用這個開發方案,還是回歸了兩層空間。接下來說比較實用的系統:24個單位編隊以及多建筑編隊系統。可以這么說,《SC2》是完全吸納了《魔獸爭霸3》的一些優秀系統,例如多建筑編隊。原來的《星際爭霸》無法像這樣的編隊,一個建筑只能編一隊,玩家不可能將數字字都用來編建筑,于是只能一個個兵營的點著造兵,這也是“星際”選手必練技能之一。在建筑編隊改變了之后,玩家便可以用簡單的操作同時造多個兵。在實現建筑編隊和24單位一隊的功能之后,《SC2》可能也會轉為像《魔獸爭霸3》一樣的細節操作戰。當然這樣改變之后也有好處,可以騰出更多的操作來控制單位,這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從經濟發面來說,《SC2》除了原來的錢礦和氣礦外,多了一個黃礦。開始我以為黃礦是一種新的資源,其實不是。現在的農民一次采6個礦,開局一出來有6個農民,而黃礦則采一次為8個礦(可能為9個,沒仔細看),僅僅是這個區別。在前作中,農民從頭到尾要不停造,才能保持經濟的效率最大化,《SC2》中農民似乎有一定的飽和性,似乎不需要很多農民就能保證資源的持續性。我在游戲過程中還是和前作一樣不停的造農民,錢多了很多。于是我觀察了下,農民的采礦速度增加了不少!這個改變有效提高了游戲的節奏。在中后期也能空出好多農民占據的單位來建造更多的戰斗單位,讓戰斗更激烈。
再來談下新增的瞭望臺。這個瞭望臺屬于中立的建筑,分散在地圖各個重要的點,占據了這個點之后可以擴大自己的視野,如果單位離開瞭望臺視野也就沒了。其實個人覺得這個東西有點多余,本身各個種族就有許多擴大視野的單位。至于瞭望臺怎么用,我沒有仔細研究。當時我派了一個農民站在望臺的點上,其他單位可不可以不知道,我想應該是可以的,否則出戰的時候非要帶個農民也不人性化。
蟲族篇

在說了一些基本的東西之后,讓我們正式進入種族的研究吧。首先說下大家最關心的蟲族的試玩感受。前作中蟲族比較受歡迎的單位都還在:小狗,飛龍,刺蛇,大象,地刺等,這些單位的回歸讓《SC2》看起來十分親切,先小小的評價下幾個單位的特性。小狗,功能和前作一樣,前期的騷擾能力很強,速度比原來要快。小狗現在同樣可以提速兩次,但是現在兩次提速后簡直可以用飛來形容,非常之快,很難控制。不過現在的小狗在后期的作用不是很大,面對大型殺傷性武器的時候很快就全滅了,還是要靠輔助單位才能發揮小狗的作用。飛龍在《SC2》中貌似被削弱了點,主要是在移動速度上,盡管還能疊在一起“甩飛龍”,但移動沒有以前靈活,甩飛龍也十分的別扭。個人希望在之后的版本中會將飛龍改進一下,沒有甩飛龍就不能稱為“星際”了。《SC2》中刺蛇不再是一級兵種了,BE需要在2級基地才能建造;但刺蛇依然是蟲族的主力,無論對空還是對地,在中期進攻或者防御上都是比較重要的單位。和刺蛇相反,變身后的地刺似乎沒有以前那么強大。打了幾盤,造了5、6個地刺打人不痛不癢,耐打性又很差,估計在偷襲的時候比較實用,很難再成為主流的蟲族武器!大象在《SC2》中依然十分強大,占地面積也變大了,而大象也可以鉆地了(YY一句,不知道暴雪怎么想的,這么大的東西鉆下去合理么?),這也讓蟲族的戰術又多了可變性。除了這些單位之外,飛龍變身后的天蟹還存在,不過這次外型不再像螃蟹,而是有點像蜈蚣,攻擊力也降了很多。
大家在觀看了蟲族的視頻之后,肯定被其華麗的進攻給嚇到了,而且很多都是來自于新單位。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女王!《SC2》中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單位,但只有一個,而蟲族就是女王。女王在主基地中建造,建造出來之后女王本身進化兩次,一次比一次大,技能也很多。大致有這樣的技能:女王可以變成炮塔,可以讓自己的建筑暫時變化成炮塔,同時女王可以將自己傳送到建筑旁邊;其他的技能后來看說明才知道,包括修理自己的建筑,能制造一塊區域,踏上該區域的敵人地面單位都將受到傷害。可能是我操作不佳,我覺得女王在進攻中的作用不是很大,防守中倒是比較突出,例如變炮臺等。女王同樣能鉆地,攻擊力和防御力都一般,相信在更多的接觸游戲之后才能了解到這個單位的恐怖之處。

接下來要為大家推薦的,是蟲族的一個全新的對空單位:Corruptor。這個新單位有點像“魔獸”中人族的龍鷹,但攻擊強度遠大于龍鷹,所有被這個單位打中的敵人都無法攻擊,然后慢慢變成炮塔攻擊自己的單位。這個新單位十分恐怖,我用一隊Corruptor去和人族一隊對空飛機打,幾乎沒有損失幾個,而對手則是全滅。在和蟲族的交戰后期,如果想用空軍來對付蟲族,那么就是自尋死路。此外,還有一個單位給我印象也很深,就是Infestor,這個單位取代了原來的蝎子,能夠釋放黃霧。但現在的黃霧沒有前作中那么好看,那么有氣勢了,希望暴雪也能改進下。除了這個魔法,Infestor可怕的地方是他能鉆地,并且在鉆地后能移動。Infestor作為隱形單位,如果你沒有反隱形的話,他完全可以無視你的防守進入到你的基地。進入基地之后鉆出來,它會自動釋放技能侵占對手的建筑,不僅讓你沒法建造建筑,而且能生產像人族機槍兵一樣的單位,從基地內部攻擊你。這個單位勢必是其他兩個種族首先需要防御的單位,估計在蟲族的戰術中Infestor將必不可少。
除了以上三個單位,蟲族還增加了一些新單位,如Overseer。Overseer是Overlord(俗稱“房子”)升級后的形態,升級后的Overseer才能反隱,原來簡單的反隱形戰術就沒了。針對這點,其他種族可以先打掉Overseer,再用反隱形單位對蟲族進行攻擊,這將是十分有效的戰術。
之前說過刺蛇的必要建筑BE只能在基地升至2級后制造,取代的就是一個新的單位Roach。這個單位就是一個肉盾,恢復能力很強,如果“A”空地的話很難將其打死,只有強“A”才行。但這個單位沒什么攻擊力,用得好將很厲害,不好的話就是個廢物。此外小狗也能進化成Baneling,這個單位能進行自爆,和前作中自爆兵的功能差不多,不過威力遠遠沒有自爆兵強,我也沒有仔細研究這個單位。
最后總結下蟲族的整體特性吧。蟲族在前作中就是個比較耗操作的種族,無論是跳狗,還是甩飛龍,或者是蝎子放霧,埋地刺,都需要很多的操作。而且單位數量很多,小狗一隊隊的編隊很難編起來,因此很多蟲族采用的是和蟲王IPXzerg那樣的框兵流,編隊根本不能滿足。而在《SC2》中,一隊能編24個單位,這點對于蟲族是個比較好的改變,將隊伍編隊之后進攻操作將更具有威脅性。蟲族的擴張性在《SC2》中被削弱,由于采礦速度的增加,蟲族的經濟優勢沒有以前那么突出,其他種族兩礦的經濟就足夠支撐200人口,因此蟲族玩家也要開始學著短時間爆兵,而不要一味追求對于資源的控制。以目前的開發進度來看,蟲族在《SC2》中將潛力無限。
附:
職業玩家的試玩感受——采訪LX和PJ
Bet.LX篇
LX和PJ是中國星際屆最強的選手,兩人被韓國著名星際戰隊SKT1看中,前往韓國進行了一年多的職業生涯,和人族皇帝Boxer并肩作戰。兩人在WCG上也為中國贏取了榮耀,LX獲得過WCG2006年的第四,PJ更是獲得了WCG2007年的亞軍。這兩位中國頂尖的選手,也被邀請參加了這次《SC2》的試玩,他們玩玩后有什么感受呢?
筆者:這次《SC2》北京試玩,你總體感覺怎么樣?
Bet.LX:其實根本還沒做好,還有很多東西未完成,目前來說完成度很差呢。
筆者:對于畫面的感覺怎么樣?
Bet.LX:總的來說還好,3D化十分強。但是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建筑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好看。
筆者:前作中的兵種在《SC2》中表現怎么樣?
Bet.LX:很多兵種的攻擊力被削弱了,飛龍和航母的可操作性不強了,如果要想看到甩飛龍,暴雪還要改進,魔法兵種多了很多。
筆者:對于新兵種的感覺怎么樣?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單位?
Bet.LX:以前的一些魔法,比如閃電和蝎子的黃霧不是那么Cool了,其他的新的魔法還沒怎么研究,沒看懂怎么回事,功能多了很多,比如神族另類的傳送。印象最深的是神族的一種龍騎加版的兵種(不朽者),打人族的機械化部隊很猛!
筆者:《SC2》的整體節奏感怎么樣,與前作或《魔獸爭霸3》比較是否有自己的特點,是否只是前作的改良版?
Bet.LX:初期有6個農民采礦,采礦效率也很高,所以節奏可能會快一些。但兵種的可操作性因為3D的畫面變得沒有以前那么舒服。總的來說和前作區別不是很大。
筆者:對于目前的試玩版本來說,你覺得最需要改進的是什么?
Bet.LX:讓游戲更加清晰易懂,讓三個種族能達到平衡。(
筆者:《SC2》增加了建筑編隊功能,一個隊能編24個單位,你認為這些改變會對于選手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Bet.LX:這個操作很容易完成,簡化了操作!使選手可以有更多時間用來布置戰術或前線對戰操作。但是我認為電子競技本身不應該是這樣,如果少了多線發展操作,電子競技這個概念就開始變得簡單了。
筆者:神族的巨象和母艦感覺怎么樣?這兩個單位看起來十分強大!
Bet.LX:巨象已經屬于后期單位了,如果用它來殺農民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不知道那個時期會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母艦那個東西看起來很兇,魔法也很強,但是太不經打,出場率應該也不高。
筆者:《SC2》中你還會用神族么?或者嘗試新的種族?
Bet.LX:我開始以為自己適應神族會容易些,但是我發現因為可以把很多兵營編一個隊,我玩蟲族也不會像新手,所以我大概會選擇這2個種族。人族感覺太弱了!
筆者:還有什么想對讀者說的?
Bet.LX:我很榮幸能先玩到這個游戲,廣大玩家也別著急,這個版本離最后的版本還差很遠,我們慢慢等待吧!
WE.Pj篇
筆者:參加了《SC2》的試玩,對這個游戲整體感覺怎么樣?
WE.Pj:對他未來的競技性很看好,節奏感應該是不錯。這次暴雪對《SC2》的制作還在初級階段,很多東西還沒做出來,目前的感覺總體上來說是不錯的。
筆者:你這次玩的最多的是哪個種族,感覺怎么樣?
WE.Pj:當然是神族啦。其實這次每個種族的可操作性都很強,這將給游戲帶來了更多的戰術,所以我很看好它的未來!
筆者:神族印象最深的單位是哪個?
WE.Pj:不知道名字,跟龍騎差不多的兵種,可以用肉盾來形容(不朽者)。
筆者:對于航母的感覺怎么樣?
WE.Pj:時間太短,理解不夠!不過感覺航母目前的操作性沒有前作強,也可能是沒有完成的原因。
筆者:對于其他兩個種族試玩感覺怎么樣,有沒有讓你印象特別深的種族?感覺哪個種族更強點呢?
WE.Pj:沒怎么玩過其他種族了,就玩了下蟲族,感覺狗提了速太快了,沒幾個人能操作得過來。
筆者:暴雪預計今年10月發售《SC2》,你認為可能么?
WE.Pj:萬事皆有可能,一切看暴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