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來文化在沖擊,你傷心嗎?
血腥暴力在PK,你心驚嗎?
千萬外匯在外流,你心痛嗎?
十萬現金的征集,你心動嗎?
點燃民族的激情,為中國出力!

這是早在5年前的一則新聞,某廠商為了推動自己的新游戲研發,希望以十萬元征集優秀的策劃案。時過境遷,事件的結果早已成為過往云煙,可民族產品與舶來文化的對弈卻在日益加劇。五年后的今天,倘若在街頭隨意采訪幾位玩家,在單機游戲的范疇中究竟會選擇國產經典還是海外大作,或許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不知從何時起,“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種思想便成為新生代玩家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拋開網絡游戲不提,單就PC單機產品而言,購買國產正版軟件的用戶已急劇下降。伴隨著一家家單機老牌廠商的退出,“游戲天堂”漸漸成為碩果僅存的單機游戲發行商之一。
近日,面對即將上市的新作《軒轅劍外傳:漢之云》、《幻想三國志4》、《三國群英傳Ⅶ》等產品,我們不禁再次希望重申這一嚴肅的話題:如何讓經典的中華文化不被舶來文化擊垮,國產單機產品的明天又將怎樣?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所有人認真思索的問題。
成本制作
隨著玩家審美水準的不斷提升,如何做出更為令人滿意的游戲產品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課題。為了滿足挑剔的玩家,研發成本隨之急劇上升,一款普通級別的海外游戲一般動輒也需幾百萬美金的研發費用。反觀國內的形勢則不容樂觀,由于特殊環境的影響以及其他的綜合因素,國產單機游戲的開發已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雖然電子游戲與單機產品依然有著不小的差別,可不久前論壇所討論的《關于仙劍4、最終幻想10、13的開發資金對比》一文依然引發了眾多玩家的熱議。據官方數據顯示,《最終幻想10》研發費為40億日元,《最終幻想13》預計約為80億日元,而曾經票房慘敗的CG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更是耗資1億1千5百萬美金!相比之下,《仙劍奇俠傳四》這款被譽為國民級系列的最新作,其研發費用可能不到《最終幻想13》開發資金的2%!
在《仙劍奇俠傳四》熱潮退卻后。與“仙劍”齊名的“軒轅劍”,也用其最新作《漢之云》掀起了新一輪市場熱點。可是,我們似乎沒有想過,倘若研發資金能夠多一些,再多一些,“雙劍”又將會產生怎樣的變革呢?
銷售業績
中國的單機產業之所以無法做大,研發經費不足等問題,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與正版的銷售業績休戚相關。當一款產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了前期的市場宣傳、媒體投放以及產品包裝后擺上貨架,可大部分玩家卻只以一張5元的盜版盤作為回應,甚至通過BT下載免費獲取資源。正版銷售成績的下降直接導致續作研發費用的大幅削減,而開發費的降低勢必以犧牲部分游戲品質作為補償,于是續作的銷量更差、研發費用更低,甚至最終被迫取消計劃。
以上所提及的,便是目前國產單機產品所普遍遭遇的惡性循環現象。面對這樣的局面,奧美、第三波、智冠、天人互動等一大批游戲廠商都成為了犧牲品……單機銷量究竟到了怎樣的境遇?或許以下這則事例便能說明一切。育碧上海公司傾力打造的一款世界級的國產大作《細胞分裂:明日潘多拉》,其在海外的銷量為200萬套以上,而在中國的銷售套數卻僅為難以啟齒的四位數!或許,這便是育碧中國低調大批撤裁市場銷售部員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主觀臆斷也成為國產游戲難以熱賣的主要因素。通過種種渠道,很多喜歡三國系列的性急玩家,已從臺灣訂購了《三國群英傳Ⅶ》,開啟了全新的三國之旅。可對于尚未玩到本作的玩家,也許會產生其為《三國群英傳Ⅵ》加強版的錯覺,從而放棄繼續購買的考慮。正如同上文所說的“惡性循環”理論,宇峻奧汀的心血又將隨著這種想法的形成而付之東流。難道這真的是我們所希望獲得的最終結果嗎?
市場運作
一款成功的產品,除之其本身的品質外,適度的宣傳手段也是至關重要。當一款海外大作即將上市,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便已開始進行各類宣傳攻勢,通過一點點披露游戲的特色和內容,不斷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對于游戲的關注度。而一場場露演或Cosplay秀也是推廣與宣傳的重點活動,只有通過一次次的曝光才能使產品銷量和市場輿論最終達到滿意的效果。
反觀國內,由于網絡游戲的大行其道,單機產品早已不再成為市場的寵兒,其宣傳力度和幅度均與網游不可相提并論。記得有人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以自己的理念重新詮釋這種舶來文化的宣傳手段,或許正是由于這種模式的借鑒和完善,才使得中國單機游戲保存著最后一點血脈。
以游戲天堂和寰宇之星正在推動的“王牌對王牌”系列中的《幻想三國志4》為例,通過新浪開博、四大主角播報、音樂試聽、研發組談心聲、陣型系統曝光、場景展播、“尋找愛的足跡”征文、MV和主題曲放送、研發訪談、游戲運行視頻動畫等多重方式,隨著上市時間推移逐步強化游戲的內容架構介紹,這種分階段公開的模式獲得了玩家的首肯。這一模式被成功復制到其他作品之中,體現在其即將推出的每一款新作內卻又不盡相同。從市場角度而言,其給予玩家期待的同時也為銷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礎,這種推廣模式值得各方借鑒參考。
產品包裝

在海外,一款知名的經典續作往往無需做過多的包裝,哪怕最為淳樸的白色封面,只要印上《最終幻想13》、《暗黑破壞神3》、《星際爭霸2》等字樣,絕對便能輕松賣出百萬份的銷量。事實上,很多海外大作無論封面還是盤面以及說明書均極為簡潔,而在國內則完全不能生搬硬套。不僅豪華版需要裝幀精美、贈品豐富,甚至普通的標準版也希望能夠有所突破創新,有不少也會附贈價值不等的禮品。無論哪一版本,其游戲盤面均精心設計成全彩的設定圖,絕對無法做成類似海外游戲“偷工減料”的純文字盤面和黑白說明書。事實上,即便海外大作的豪華版,有時甚至不如國產的某些標準版來得贈品豐富。
07年暑期剛被搶購一空的《仙劍奇俠傳四》菱紗和夢璃豪華版便是最好的明證,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制作工藝,類似禮盒版的兩款豪華版均被迅速售罄,市場上一度出現千元的天價,而國內也首度出現玩家通宵排隊搶購的場景。
周邊衍生
周邊話題其實是老生常談的內容,面對海外產品本身銷量與周邊銷售為1:7的驚人數字之比,中國游戲的周邊行業卻走得頗為艱難。無論是模型手辦還是普通的塑膠鑰匙圈,但凡掛上國產字樣便難以賣出像樣的成績。殊不知,那些動輒數千元的日本和歐美手辦底部,也赫然印著那行大大的文字:Made in China。
事實上,國內玩家并非對于游戲周邊毫無興趣,只是產品未經嚴格品控,參差不齊的品質和混亂的標價讓很多玩家無所適從。近日,在中國臺灣省和香港特區率先上市的幾款中文新作都同步推出了相關周邊,《漢之云》更是以豐富的產品種類贏得游戲和周邊的銷售雙豐收。憨態可掬的“蔡魔王的艾貝熊”優盤,隨機亂數放入的風云人物卡,其他還包括套裝透明卡、主題立牌等多樣化的產品設定,很多忠實的玩家甚至一套全體購齊。
游戲文化
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曾說,“中國游戲是茶,而國外游戲則是咖啡。我們是最擅長做茶的,也只有我們才最了解國內玩家的需要。”堅持原創道路成就了網易的自主研發平臺,而游戲天堂對單機游戲的執著是否也可以看作為對中華文化的推崇和發揚呢?鋪天蓋地的舶來文化以新鮮、刺激為特點大量吸引著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反觀游戲天堂的產品,則完全走經典的中華路線,其最新的三款系列作品均不約而同地以“三國”為主題,尤其是“雙劍”之一的《漢之云》更是大膽采用水墨畫風,完美詮釋了華夏文明史上那場驚心動魄的三國戰爭。
在這個備受文化多元化沖擊的時代,中華傳統文化逐漸被舶來文化所擠壓,甚至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中國游戲、尤其是單機版游戲中的精髓是什么?“雙劍”系列被譽為國民級游戲的原因為何?武俠與奇幻是否能夠共通共融?這些正是單機廠商要思索的問題。
隨著舶來文化的浸染與盛行,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更多傾向于外來品牌。民族與舶來文化的左右互搏或許將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契機,從游戲天堂即將推出的幾款新作的改變或許已看出些許端倪,對于玩家而言,是否也能考慮多給國產單機一個機會,多給中華文化一個生存的空間呢?倘若只有在目睹上軟合并后才想起搶購游戲,或許已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