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做“有聲有色大國”,奉行“實力至上”國防政策的印度,深刻地認識到了空中力量發展的重要性,在其新的軍事戰略中明確把進攻性力量作為印軍建設的重點。近年來,印度軍隊對空中突襲作戰力量的建設高度重視,建設步伐不斷加速,發展勢頭愈發強勁,取得了很大成就。
攻擊能力日益強大
印軍目前的主要空中力量是蘇-30MKI、米格-29、“幻影”2000和米格-21。其制空作戰能力突出兩個特點:
主戰飛機空戰能力強。米格-29速度快、機動性強,裝備有頭盔瞄準具,可探測100千米遠的目標,并可跟蹤70千米遠的目標。配備4枚AA-8紅外制導近距格斗導彈和2枚AA-10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近距作戰和超視距作戰性能均優于美國的F-16和F/A-18。“幻影”2000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定度、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以及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配備有超級530D中距空對空導彈、“魔術”-2近距空對空導彈,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印軍為取代米格-21而引進的蘇-30MKI戰斗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之一,裝有可操縱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裝備有R-27ER1、R-27ET1、R-73E空空導彈,不僅近距空中格斗性能優異,還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另外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正在對首批印度空軍的米格-27戰斗機進行升級,2009年將完成135架升級。改進型的米格戰斗機將提高其導航系統和武器投送系統的精確性,增強飛機的夜間飛行能力。
搭配合理。印軍的主戰飛機作戰半徑遠近搭配,能夠對敵機實施多層攔截。自行研制的LCA輕型飛機,號稱是“世界上最輕的多功能戰斗機”,目前已經服役,將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一起作為印度空軍21世紀的主力戰斗機,構成輕、重搭配。
印度空中對地攻擊的特點一是機型全、武器多,威力大。目前米格-21MF、米-23BN、米格-27和“美洲虎”是專用對地攻擊機。配備了有超級530D導彈、“魔術”-2式導彈、“阿瑪特”(Armat)反輻射導彈、“迪朗達爾”(Durandal)反跑道炸彈和“貝盧賈”(Belouga)集束炸彈等武器,武器系統非常完整。
具備精確打擊能力。印度對米格-27ML和“美洲虎”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重點放在提升精確打擊能力。米格-27ML和“美洲虎”都加裝上采購自以色列的Litening激光標定吊艙,以搭配新購的激光制導空對地武器。
偵察預警體系不斷完善
為提高戰場偵察的實時性、準確性,印度除了引進、改造偵察飛機外,還努力發展空間技術。目前印度研制發射了一顆名為“制圖衛星-1”的偵察衛星,該衛星主要擔負印度洋及南亞地區的空間測繪任務,并向印軍情報部門提供高清晰度衛星圖像。該項目完成后,印度最終將建立一個由6顆該型衛星組成的偵察衛星網,大大增強其戰場信息實時獲取能力。
偵察飛機方面。印度空軍目前擁有的偵察機包括戰略偵察機與戰術偵察機,其中在戰術偵察機部分,不但有12架MiG-21R專門執行偵察任務,而且米格-21、米格-23/27、“美洲虎”等戰斗機均可掛載偵察吊艙執行戰術偵察任務。在戰略偵察機部分,則有8架米格-25R/U和8架“坎培拉”PRMk57/67型偵察機,執行重要的偵察任務。與此同時,印度海軍還打算從美國購進6架E-2C“鷹眼”預警機和P-3C“獵戶座”海上巡邏機,以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與監視,提高海軍的聯合作戰能力。如果能購進6架E-2C預警機,再加上印度此前購買的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和自行研制的3架預警機,就可以達到對印度洋實施全面監控的目的。
指揮信息系統逐步成型
印度高度重視C4ISRK指揮信息系統在作戰中的運用,地面指揮機構全部實現了網絡化控制,又引進了一批性能優良的空中預警機,初步形成了空、地指揮的自動化。
地面指揮系統上,印度空軍基本實現了空軍司令部——地區空軍司令部——作戰部隊的三級計算機聯網,組成了縱向和橫向信息交流網,形成多手段、多功能的數字化方式為主體的綜合性通信網絡。印空軍的“自動化指揮通信網”已部署在邊境地區的各主要作戰部隊,可通過衛星、光纜,對流層散射系統實現指揮控制的自動化。
空中指揮系統上,租借了2架A-50空中預警機,2002年又與俄羅斯、以色列合作,研制生產3架預警機,2004年1月正式和以色列簽署了向以色列購買這3架“費爾康”預警機的協議。
根據計劃,印度空軍還將在2008~2012年間逐步對前線作戰飛機進行升級改造,使絕大多數的前線作戰飛機裝備先進的傳感器系統(包括情報設備、監視設備、光電有效載荷以及定位紅外設備等)、自保護設備、空射誘餌、電子戰設備等,并且在今后10年間為29個作戰飛行中隊的大多數戰機裝備導航攻擊系統、傳感器系統以及數據交流系統,以建立一個有效的空中作戰網絡。在計劃草案中,印度空軍還提出了改造升級“搜索者”、“雅克”-2以及“蒼鷺”等無人機系統。未來印軍空中力量現代化作戰能力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以上的采購、研制、生產和改進計劃得以實現,到2010年前后,印軍空中力量指揮信息系統將成為亞洲地區乃至世界上最完善的系統之一。
電子戰能力突飛猛進
目前,印軍空中突襲作戰力量的電子自動化指揮系統網絡基本建成。
裝備的“阿瑪特”反輻射導彈,最大射程可達100千米,戰斗部重150千克,威力巨大,并且攻擊精度比較高。兩伊戰爭中,伊拉克飛機使用該型導彈攻擊地空導彈雷達,取得8發7中的成績。
近幾年來,印軍加快發展電子戰裝備。
主戰機型米格-21型、米格-27型、米格-29型、蘇-30型、幻影-2000、“美洲虎”和自行研制的LCA型作戰飛機都具備“軟殺傷”以及電子防護能力。
預計到2010年,印軍將擁有威脅告警、有(無)源和紅外干擾綜合一體化空襲作戰電子戰系統,電子防御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并具備遠距離支援干擾和對抗導彈攻擊能力,可對“目標國家”數十至數百千米范圍內的指揮、通信、雷達和武器控制等系統實施較強的干擾。
空中加油能力初具規模
印軍目前裝備的大部分戰斗機都具有空中受油能力。為了擴大空軍的作戰范圍,提高飛機的續航能力,印度和烏茲別克斯坦于2001年簽署協議,向烏茲別克斯坦購買6架伊爾-78加油機。伊爾-78加油機是由伊爾-76運輸機改裝而成,性能優良,還具備多種用途。最大載油量9.28噸,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印度空軍把它們編成一支加油機中隊,并且掌握了空中加油技術。印空軍還于2005年開始對蘇-30戰機進行改裝,使現役蘇-30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空中運輸力量實力雄厚
印度空軍擁有數量龐大的空中運輸部隊,編有12個運輸機中隊,各型運輸機200余架,形成了以“安-32”和“伊爾-76”為主體的大范圍機動運輸力量和以“米-8”和“道尼爾-228”為主體的戰區運輸力量。印度空軍目前達到一次將2~3個師空運2000千米的空運能力,成為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大空運力量。印軍空中空襲作戰能力的提升應引起我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