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前,我終于踏上了在我夢里多次出現的那片土地——大西北!
蘭州是我的第一站,當我隨著人流步出機場,展現在我眼前的是那荒蕪的山丘,空氣里回蕩的是西北的味道!
夕陽下的黃土散發出沉厚的蒼涼,不同于江南的景致,讓我的心加快速度地跳動。多少回耳邊的信天游,多少次觸摸西北的風,都沒有身臨其境地去體味那么來得真實和自然!
忽然在我眼里出現的是黃色的底色下的一道亮色!
她輕盈地佇立在我的眼前,一件紅色的T恤,一條淡藍的牛仔褲,鐵灰的圓帽,雞血紅寬大的太陽鏡。這一切裝扮出一種特別的與眾不同!手上的那面小黃旗告訴我,她會陪我們過幾天的旅游日子!
上車后,聽她說話的口音,很直爽的北方口音,那笑聲不是銀鈴,卻透露出一份颯爽!
我坐在車的最后,在墨鏡后的我,可以專注地打量她,而不用害怕會有什么不妥!
當她開始她的工作,講解著西北的風土人情的時候,當別人喋喋不休的時候,我卻只是安靜地聽著。摘下太陽鏡的她有一雙流動的眼睛,會讓每個人都感覺到她在看著你。而我的安靜也被她收入眼底!
能感覺出來,她的準備很充分,講解很是到位,讓所有的人聽得都很投入,當她講解完畢,讓大家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多數人開始瞇起了眼睛,我給了她一個大拇指。她用靈動的眼睛和我開始了第一次交流!
當車開進蘭州后,來到了第一個景點——黃河水車。巨大的水車在那里安靜地轉動著,所有人都拿出相機一通狂拍,而我只是默默地佇立,用我的眼睛把它深深地印記在我的腦海里。
她很奇怪地問我,為什么不拍照?我一邊用手比劃了一個照相的動作,把她放在取景框內,一邊說:“黑色太沉重,需要有點亮色在里面才和諧!”她笑著說:“你還真挑剔!”
我笑笑說道:“不是我挑剔,而是我注意細節!”
這個景點的游覽時間是三十分鐘,其他人都已經散去,我和她一邊走著,一邊交談著。忽然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站在西北的土地上,身后就是黃河,眼前有位佳人,兩人并肩而行,六點多的太陽還高高地掛在天空,但是已經不是那么的熱辣了,有一種溫熱在心里蔓延!
她說著蘭州的風景,我向她描繪南方的山水。她的笑聲有如那黃河水一樣,不急不湍,緩緩流淌!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其他人都陸續回來了,全陪的導游看著我們說:“你們是不是以前就認識啊?”我們同時攤了攤手,說不認識!他繼續說:“看你們聊得這么好,還以為你們認識呢,真是一見投緣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們互視對方,都是淺淺一笑!
我忽然感覺,這次出行會有點特別,但是怎么特別,我還無法說清楚……
晚餐后,來到了入住的酒店。環境還可以,拖著半疲乏的身軀,拉著行李進入了房間。把東西放下后坐在沙發上,隨手去拿自己的茶杯,忽然發現茶杯不見了!出門第一天就丟東西?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想了想,應該丟在酒店的大堂里了,起身下樓去找茶杯。當電梯的門打開的時候,我的對面是她,手里拿著的是我的杯子。“這杯子是……”我的話還沒說完,她說:“我知道是你的,所以給你送來了!”
我很詫異,她怎么知道是我的杯子,我的眼里滿是疑惑。她很調皮地笑著說:“我也注意了細節!”我們都哈哈大笑!
“你上還是下?”我很笨的問了一句。“還可以再下去嗎?”她的眼里滿是捉弄。“那就一起上去吧!”我不由分說地按下了我所在樓層。
同屋的已經出去溜達了,無意間創造了不錯的環境。“你睡哪張床?”她問我。隨著我順手一指,她癱在我所指的床上,嘴里嘟囔著真累!
天色擦黑,風吹動著白色的窗簾,我坐在沙發上點燃了一根煙,看著蜷縮在床上的她,身體的曲線展現眼前,略有沉默!
“你為什么不出去走走?”她瞇著眼睛小聲問:“難道這么遠跑來就不想出去逛逛?”
“旅游是一種心態的放松,不需要在乎什么形式,自己感覺舒服就好!”我回答道。
“你很特別,和我所帶過的客人不一樣!”她忽然昂起頭,但是眼睛依然迷糊。
“總有些人會比較特殊!”我笑了。
忽然間,她的鞋掉了下來,這使她猛地坐起來,紅著臉把鞋穿上,一邊說累了去睡覺,一邊往外走。走到門口時,頭也不回地說了聲晚安!
我看著敞開的房門,淺淺地喝了一口茶!
第二天的行程是從白塔山開始的,在綿綿的細雨之下,走過中山橋,登上為數不多的臺階,就來到它的腳下。放眼望去,似乎蘭州就在眼底!
我沒有隨著大部隊一起上山,而是選擇坐在休息的地方,要了一杯茶,很享受地聽風、看雨、賞遠景了。
她的腳因為扭傷,也沒有上去,我們又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一半的時候我夸她的手機鈴聲不錯,于是我們擺弄起了手機,相互傳了幾首鈴聲。
很自然的,我拿到了她的手機號碼……
黃河母親像——蘭州的標志性的雕塑!
一位溫情的母親躺著,看著孩子趴在她的身上,露出的是安逸的笑容!依托著他們的是黃河水,水紋里的魚昭示著人類繁衍的期望,希望能和魚一樣有旺盛的繁殖力!
在喧囂的城市里久了,當我們習慣了燈紅酒綠,習慣了繁華和車水馬龍,回過頭靜思生命的繁衍進程和凝縮的歷史的時候,心里總會有一種質樸,一種震撼!
她說那母親的臉是一張典型的西北女人的臉,還問我她的臉型像不像那位母親的臉型。我看不出到底是不是像,只是在她不注意的時候,把她和那雕塑一起定格在我的相機里!
當我回過來看那張照片的時候,發現那黃色的母親塑像和她的那抹紅是那么的和諧,當我看著她再看照片里的她的時候,她忽然對著我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我急急地把相機放好,心有種急促的跳動。仿佛我剛做了壞事,這種感覺已經離我好多年了,好像在我的記憶里,只有在年幼的時候才會這樣!
繼續趕車去青海,我托著頭,望著車外的景色,看著河西走廊在我的眼前掠過。窗外的黃色泥土和綠色間或地出現。而車里,唯有她的一抹紅色在我的眼角跳動!
青海的占地面積很大,但是卻很荒涼。當她問到青海有多少人口的時候,許多人都在猜,但是都猜高了!我張開一只手向她晃動了一下,她很意外地看著我,說有人已經猜到了,是五百萬!她嗅了嗅鼻子,對我豎起大拇指。眼角的笑意無限延伸!
我忽然想起:拇指有螺,情感蹉跎!
車的最后有一排座位,但是只有兩個人坐著,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依窗而坐,當她講解完以后,沒有坐在導游應該坐的位置上,而是徑直走到最后,坐在我的身邊。對說我:“前面太曬人了!”
我感覺我的某根神經在那刻輕輕跳動了一下,我掃了一眼前面的人,他們都在呼呼地睡覺了。我拿出MP3,把一個耳機給了她,她看了我一眼,但是很聽話地塞進耳朵里!
就在這荒涼的路上,在這搖晃的車上,在全在睡覺的同事后面,我們用兩個耳機連在一起……
由于我經常在網上聽歌和唱歌,所以我的歌幾乎都是最新的。她聽得很入迷,隨著節奏在輕輕地搖擺著自己的身體。淡淡的香味在身邊縈繞,我閉上眼睛,聽著歌,去聞香識女人!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句俗話還是對的,雖然我已經在眼觀鼻、鼻觀心了,但是依然心猿意馬!
用眼角去瞄她,她貌似已經睡了,我輕輕地伸了一下微酸的脖子,她的睫毛微動了一下,我知道她只是閉著眼睛,而不是睡著了。好一會兒,她對我說:“你的歌真的都很不錯,全是我沒聽過的。我天天帶團,很少去聽這些歌,和朋友一起去KTV,也只能唱一些老歌!”我心里忽然一陣悸動,她的工作讓她失去了許多生活樂趣。
“如果時間,忘記了轉,忘了帶走什么,你會不會至今停在說愛我的那天……”當聽到《等一分鐘》的時候,我感覺她的眼簾柔柔地戰栗。一聲長長的嘆氣,卻讓我感覺到的是喘氣如蘭。也許這樣悲情的歌讓她想起了那些曾經的人和事。
而接下來的一首《手心里的溫柔》卻讓她十指相扣。
手心里的溫柔,誰都曾體會過,只是那溫柔的時間有長有短。
她在她的往事里顛簸,我只有望著車窗外單調的風景。任憑刀郎那肆虐的歌聲在耳朵里回蕩,荒漠的山丘,蒼涼的歌聲,無奈的情緣會讓時間濃縮,讓情凝結!
我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她張開眼睛,對著我笑了笑,那笑容里滿是落寞!
我拿出手機,給她發了條信息:時間是用來流浪的,肉體是用來享樂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心靈是用來歌唱的,希望你是快樂的!
當她看到是我發的信息的時候,眼里全是詫異!嘿嘿,我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看完之后,她給我回復了:謝謝!
在歌聲里她也漸漸甜甜地睡去,一般人在車上的睡姿都不雅觀,但是她卻可以幾乎一直保持著一種姿態靜靜地安睡。
女人有許多的時候會因為某一剎那的嫵媚而讓人著迷和癡狂,而她有如睡蓮的那姿態讓我無法從記憶里抹去!不是因為有個成熟女人的身姿,而是因為那孩子般的睡顏!
人是有多面性的,現在的她展示的是她的另一個側面。看著她的樣子,腦海里想起賈鵬芳的那曲《睡蓮》,讓人感覺如泣如訴的哀怨就在生活里緩緩流淌,“有一種傷叫做弱不禁風,有一種痛叫做柔腸寸斷!”
這樣的環境讓我心里堵得發慌,我不顧這車是空調車,把窗戶拉開,猛吸了幾口外面新鮮的空氣,但是感覺還是不夠,我拿出煙點燃,深吸了幾口,讓煙進入了我的肺葉刺激著我的神經,平緩我的情緒。
我狠狠地把一根煙抽完,關上了窗戶,回過頭去看她,她依然那樣閉著眼睛。
只是……
她的眼角掛著一顆淚珠。
我輕聲地問:“你怎么了?”
“你的煙熏著我了!”她依然閉著眼睛。
車里又是一陣沉默。
快到西寧了,她又恢復到工作的狀態,滿是笑容地站在車的最前面,開始了她的講解。看著她的樣子我不禁感慨:女人的心,天上的云!
西寧,青海的首府。
許多的高樓背后佇立著的黃色的山峰昭示著西北的文明和繁華。
雖然與沿海地區不可相比,但是眼前的景象卻也讓我感受著西北前進的腳步。高聳的大樓,縱橫的高架,綿延的高速讓人感覺原始在離我們遠去。要看到原生態的景色還需要繼續前進。
在西寧未作逗留,車依然飛速地行駛,帶著我們前往一座神奇的廟宇——塔爾寺!
路邊的經幡告訴我們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這是我這幾年連續地來到藏區,領略藏傳文化。
信仰是一種力量,可以驅使人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塔爾寺,我看到了不少衣著時尚的人,卻在虔誠地拜佛。五體投地的膜拜讓他們大汗淋漓,地面上已經被拓出了人的形狀。不少信女拿著包裝好的酥油在各個大殿里穿梭,將酥油擠在酥油燈里,或者是放置酥油的大盤子里。
每一個廟宇都有著自己的神奇,而塔爾寺的神奇卻有許多:兩棵菩提樹,是相互連通的。一棵被層層的裝飾包裹著,長在屋內。多重的包裹已經讓人無法看到整棵樹木,只能彎著腰想去看個究竟,可惜依然無法從昏暗的光線里看到什么。而另一棵卻在庭院里茂盛地生長,讓人嘖嘖稱奇!
眾多的喇嘛在塔爾寺學習佛經,在一片空曠的場地上,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在交流和講經。嘴里一邊念念有詞,一邊拍打著手,讓別人去聽他的講述!
喇嘛們的僧帽給整個暗紅色的廟宇增添了些許暖色,卻也讓我們這些游人只能遠望他們,手里的相機咔嚓聲不斷。
廟宇內的走廊蜿蜒曲折,墻壁上有著奇異的圖案和標識。從相機的取景里看屋檐、看回廊、看天空,都讓人感覺到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深邃。再拉大鏡頭,看到遠處的一抹紅色,我輕輕地按下快門,留下了站在菩提樹下的那抹紅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