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讀者劉某來信說:我的孫子一歲多了。晚上睡眠不好。睡不深,出汗多,常常驚醒,醒來后就啼哭。媳婦抱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缺鈣。我為了給他補鈣,特地到超市買了價格頗責的高鈣奶給他喝。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孫子的癥狀非但沒有改善,還出現了大便干燥、便秘。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答劉某讀者:
你孫子的癥狀與醫生的診斷相符,給他補克鈣質是對的,但你的方法欠妥。
市面上“高鈣奶”的“高鈣”,是相對于普通牛奶而言。其中添加了乳酸鈣、維生素D、維生素A,適合于缺鈣的成年人補鈣。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高鈣奶對他們不適應。高鈣奶葉中含量過高的鈣和磷與酪蛋白結合,在腸道形成稱為“鈣皂”的硬塊,不僅影響腸道對營養素的吸收,引起胃腸不適,影響食欲,數量多了還會導致大便十燥甚至便秘。高鈣奶中鈣或磷含量過高,可導致鈣吸收率下降,大量未能吸收的鈣從腎臟排出,可能導斂高鈣尿癥。這對孩子嬌嫩的腎臟足負擔。此外,長期過多地補鈣,還會競爭性地抑制胃腸對其他礦物質,如鋅、鐵等的吸收,造成體內營養素比例失衡。體內鋅不足,可導致小兒味覺減退,食欲下降,蛋白質合成不足,甚至引起生長發育障礙。缺鐵則會引起嬰幼兒貧血。
給嬰幼兒補鈣,應遵循“食補為主、藥補為輔”的原則。小于6個月的孩子,每日所需鈣質為300毫克,6個月到1歲的孩子為400毫克,1到3歲的孩子為600毫克,按此汁算,你的孫子只要早晚各喝一杯普通乳制品就可以滿足對鈣的需求,達到補鈣目的。如果再適當補充一點維生素D,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孩子一定可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