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找工作就像找老婆。可某一天,當你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討厭這份工作時,它是否就像你的糟糠之妻?那人在職場,又將經歷哪樣的階段呢?
找工作如找對象
職場宣言:找工作如找對象“對上眼了”就是好老板。
找老板就跟找對象一樣,對上眼,互相都感覺好,如果對不上眼,互相看不上眼,就分手了。打工也要講因地制宜。
小孫應聘上某外企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職。頂著耀眼的光環,小孫踏上了光榮之旅。但出乎意料的是,工作還不到三個月,小孫就主動提出了辭職,理由倒是理直氣壯:老板很難伺候,事無巨細都要插一杠子,總是雞蛋里挑骨頭。
最近,小孫又找到一家小公司,也是當助理,收入還比原來少了很多,別人都說他看走眼了,他卻偏說自己跟現在的小老板對上眼了。
支招:從一定意義上講,打工也要講因地制宜。找什么樣的老板,沒有什么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有對不對彼此口味的問題。
“試驗”中找到工作
職場宣言: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試一試才知道。
有一個絕妙的比喻: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試一試才知道。那么,職場“婚姻”是不是也應該像買鞋一樣,先試試才能保證婚姻的長久和諧?
小朱就是職場的“試婚一族”。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她就采取“先就業再擇業”的方式,想在“試驗”中找到自己的職業歸宿。工作兩年,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業涉及廣告、食品、教育、傳媒等行業后依然在跳。
支招:在職場中也一樣,如果你一開始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凡事都以個人利益去衡量,一旦遇挫,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份工作上。
職場也有“閃婚”族
職場宣言:機會來了,就不要錯過。
如今,在新新人類中流行一種“愛情速配”。職場也有“閃婚族”,他們不花多少時間,對自己不夠了解,對機會不了解,也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憑一時的感覺就確定了工作單位。
名校計算機碩士畢業的吳小姐僅用了三個小時的交談決定進一家公司。
由于是“閃婚”,吳女士到任后不久就發現,該公司管理并不規范,人員組成復雜,尤其是公司的人際關系很麻煩。
支招:“婚姻大事,原本應該更細水長流一些,畢竟是要在一起過日子的;職業也是人生的大事,要在彼此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所謂“日久見人心”,這樣才能成就一生的事業。
跳來跳去不如以前
職場宣言:好馬不吃回頭草。
胡女士,她已經于幾年前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了。又換了兩家公司,總是不如意,雖然薪水已翻了兩番。
跳槽之前是最痛苦的,因為需要選擇。
最糟糕的是跳槽后的患得患失,無休止地拿現任的弱項去比前者的光環,明知自尋煩惱,卻難以自控。比來比去,痛苦不堪。
支招:人到中年,思維多少有些僵化,人也越發固執。隨著跳槽增多,漸漸認識到,工作只不過就是個謀生手段,問題便簡單多了,既然是謀生,薪水自然多多益善,于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有機會便改換門庭。此時的工作已與理想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