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
單身,可以不計較年齡的蹉跎,但是沒辦法不去計較荷包里日益減少的鈔票!雖說生活樂逍遙,還不曾想過是否要走進婚姻的圍城,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因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所以要理財,理財,再理財!
創業族的理財心經
讓興趣得到延伸玩轉“職業資產”
理財人:程曉琦,27歲,環境藝術設計
理財經:想做,才會賺錢
我是學美術的,骨子里熱愛藝術、熱愛設計。但在目前的情形下,我所從事的景觀設計市場并沒有像人們想象得那樣火爆,因此,我便萌生了延伸自己的興趣、開一家帶有民族風情的服飾店的想法。
一開始,我把投資開店想得很理想化,還給它起了一個頗具詩意的名字“7品”,但想象和市場是有差距的,就拿衣服來說吧,藝術性太強的,穿不出去;被太多人接受的,又缺乏個性。于是,我便想辦法不停地變化、不停地調整,漸漸地鍛煉出了一幅好眼力。
漸漸地生意越來越好,店面也被眾多的女性所熟知。今后,我打算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自己設計、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打造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7品”品牌。
交鋒:工作VS創業
工作之外投資,對你的工作會不會產生負面作用?
不會,因為我會盡量不占用工作時間,另外藝術是相通的,我通過投資開店,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對我的創作設計以及工作能力都有促進作用。
月光族的理財心經
告別月光做有財人
理財人:沈政軍28歲軟件工程師
理財經:節流開源重積累
基本情況:單身,有銀行存款20000元,平均月收入6000元,每月生活開銷1500元,還房貸3000元,人際交往費用每月1000元,基本是標準的“月光一族”。單位提供“三險一金”。父母短期內無需照顧。
理財方案:首先沈先生應“節流”,提高儲蓄比例,至少占收入30%以上,也就是每月將房貸外的其他開支盡可能控制在1200元以內。其次是“開源”,根據風險喜好及承受能力,構建基金投資組合。最后,雖然單位提供“三險一金”,還是建議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沈先生購買一份壽險,確保沈先生在發生變故時家庭生活不受影響。
乖乖族的保守理財心經
錢真的能生兒:讓口袋 的錢和卡去“上班”
理財人:羅賓妮,25歲,老師
理財經:永遠讓錢滾動起來,錢生錢才是王道
辦第一張信用卡的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超前消費, 信用卡那個時候成了助長我消費的惡魔,每次到了還款日心里就郁悶。后來才慢慢地理出了一些道道,雖然再怎么算計都很難贏銀行 ,但是起碼可以為自己謀取一些“錢” 途。我辦了好幾張結賬日不同的卡,信用額度為一萬五千元,我利用信用卡的50天至60天不用付利息的時間,用下一張卡的錢來養上一張卡, 這樣我手上就有三萬的流動資金。而且我領到工資后也不急于存銀行,拿手上所有的能流動的資金去購買貨幣市場基金,而且在信用卡免息期內統統刷卡消費,等到了信用卡免息期結束的前兩天 ,才把貨幣市場基金贖回去還款 。在基金扣款日刷卡買基金,到信用卡結帳日才繳款,我不但賺取之中的利息,有時遇上情勢喜人,基金凈值上漲,等于還沒有付出成本就賺到報酬。
點評:這世上只有死人,沒有死錢。別以為錢是死的,動動腦筋,錢原來是可以生出錢來的,就看你夠不夠聰明。
時尚族的理財心經
愛“拼”才會贏
理財人:李艷軍 24歲 色彩顧問
理財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年頭,沒什么事情是不需要錢的,如何花更少的錢把事情辦好,有了面子,還能保住里子,“拼客”生活讓我在高物價下也過得滋潤悠哉。
自從嘗到“拼卡”的甜頭后,我就一發不可收拾,到后來“拼車” 、“拼房”、“拼餐”、“拼購”、“拼游玩”、最后發展到無事不“拼”,“拼”貫穿到我生活各個角落, 這幾年的“拼客”生活不僅成為我的一種理財方式,而且讓我結交了許多朋友,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典當”的生活也很爽
理財人:張麗華 26歲業務主管
理財經:典當行“保管”愛車,安全又省錢
休閑旅游已成了張先生業余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私家車的保管卻往往讓他犯愁:存露天停車場,不僅費用高,且車的安全也讓人擔心,即使不被盜,劃了也令人“窩心”。
經過考查和比較,張先生最后選擇將自己的\"愛車\"交給典當行,當期一個月。在進行了全面的估價后,張先生在交納了450多元服務費的同時拿到了1萬元的當款,手頭更加寬裕的他安心地開始了異國之旅,回國之后的愛車面貌一新(經過洗車服務),典當行成了他信賴的\"保險庫”。
小編提醒:如果過了典當期,就一定要續當,不然,典當行就把物品當絕當處理了。
夫妻檔
當兩個人決定在一起過日子的時候,你要關心的不僅是“我們的家”、“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愛情”、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錢”。那么,作為一個新的家庭單位,我們究竟該怎樣共同理財呢?
管好婚姻負債:不讓負債成為家庭財務黑洞
焦點問題:減少“重疊”消費
典型案例:劉女士與黃先生結婚后相互的經濟都非常獨立。兩人各有一套房產,劉女士月薪5000無,月供2000元;黃先生月薪9000元,月供3000元。兩人的銀行帳戶及信用卡也都為獨立使用。
專家建議:隨著我國房產規定的日益增多,單純性的房產投資已不適合普通家庭,因此不建議一個家庭同時供養多套房產,除非是有投資意向。
TIP
1、建議劉女士與黃先生應集中精力還完一套房子貸款,或者是將其中的一套房子售賣,變成資金。
2、建議兩人合并信用卡,或者一方使用另一方的附屬卡,并將借記卡作為貸記卡的指定還款賬戶。這樣收支兩條線,可以合理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并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同時累計消費數額成倍增加,更多的信用卡積分,也將使重疊消費的隱形支出降到最低。
管好婚姻資產:讓我的錢與你的錢結婚吧
焦點問題:如何使1+1>2?
典型案例:萬先生與方女士新婚后打算買房。萬先生月薪1萬5,方女士6千,但在計劃買房時兩人恍然發現雖然他們收入2萬余元,但連首付的十幾萬都湊不齊。由于舉辦了盛大的婚禮花費近十萬,婚前兩人的各自積蓄在婚禮前后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而緊接著還要面臨夫妻雙方的父母養老以及撫養后代的問題。
專家建議:婚前雙方都是從各自的財產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出發 ,建立了一定的資產分配,而婚后兩個人的資產“1+1”能否大于2,關鍵在于雙方能否從新家庭的實際情況入手,在平衡整體資產的流動性、收益性和風險性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重新界定、評估和分配。
用理財頭腦生養孩子
焦點問題:CPI居高不下,如何“訂制”小孩的生活?
金錐子(28歲,設計人員):
我的寶貝女兒去年3月呱呱落地,小家伙在給全家人帶來無限歡樂的同時,也像一個貪得無厭的“吃錢機器”,她花銷之巨是我始料不及的。比如200多元一筒的奶粉,她一月要吃掉差不多5筒,合計1000多元;100片裝的尿片,一周內肯定用光……
“再這樣下去,肯定吃不消了。”我和老婆商量,決定從養孩子開始,學會理財。
經過一番取經考察后,女兒的衣食住行采購不再單純依靠百貨店了。首先奶粉、尿片等必需品都從“愛嬰室”等專業網站預訂,后來發現,兩者質量一樣,但網上訂貨卻很便宜,而且網站會定期搞促銷,孩子的學步車、自行車……都是買奶粉積分商家贈送的。還有孩子的購衣費也可大幅節省。比如以前我都是在HM店給女兒買衣服,后來發現霓虹兒童廣場或者七浦路同樣能淘來好衣服,兩者價差會達到10多倍。
點評:生活在通脹時代,養孩子的成本比一年前又提高了不少,但是,年輕的父母只要稍動動腦筋,合理規劃育兒方案,就會在不降低生活水準的同時,花更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