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的人易患牙周疾病
壓力太大也許不只是會影響你的好心情,還會毀了你的笑容。一項新的研究認為,有很多證據顯示,壓力與牙周病的關系密切。研究發現,在最近被評估的研究中有57%顯示,牙周病與壓力以及憂傷、焦慮、沮喪、寂寞等有關的心理癥狀間有正相關。
雖然很難精確地指出,壓力對牙齦的負面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也許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含量的增加有關。此外,壓力會使人們疏忽口腔的衛生習慣。
美國牙周病學會會長普雷斯頓D·米勒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壓力大的人傾向于壞習慣增加,這對牙周的健康有害;他們較不會注意口腔衛生或會多接觸尼古丁、酒精或藥物,因此,患者應該尋找像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以及保持正向心態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減緩壓力。
研究人員對1990年至2006年間發表的14篇有關成人壓力與牙齦疾病間關系的研究進行了評估,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壓力和心理因素與牙周疾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研究人員說,仍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壓力和牙周病之間的關系。但是,把壓力減到最小的患者也許沒有牙周病的風險。對于牙周疾病患者來說,如果不進行治療,牙周疾病就有可能會導致牙齒掉落和下顎骨質流失,牙周疾病的癥狀包括敏感、牙齦流血、牙齦腫大、口臭以及牙齒松動。
白領的“情緒傳染病”
雨點
汪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她總想讓他人與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步”,每當她的心情愉快時,希望周圍的人也跟著自己高興,每當她的心情不好時,別人也不能流露出一點歡樂。
醫生認為,汪女士的這種癥狀,被稱為不良情緒傳染綜合征。這是一種輕微的心理障礙,卻是非常值得人們注意的“多發病”、“常見病”,一般不分發病人群和發病季節,以年輕人最為常見。
這是一種以我為中心的做法,它會嚴重破壞和諧的社會及家庭環境。諸如,有的人在單位里遇到難題后,回家便看誰都不順眼。這些性格特征也是一種心理變態的征兆。
醫生認為,解決不良情緒傳染問題,關鍵是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首要是提高自身修養,不論在單位里,在社會上,還是在家中,都應該有群體觀念。
其實,周圍歡樂的氣氛正能幫助自己沖淡不良情緒。
其次,當人們看到某人臉色不悅時,則可推斷此人目前正處于“欲求不滿”的狀態之中,最好退避一下,別在此刻“招惹”他。
適度抑郁可激發創造力
董楠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沮喪與抑郁的情緒對身體有害,不過最近有一種新理論認為,適當的抑郁情緒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難題,并可以增強人們的抗壓能力。
英國《每日郵報》2月24日報道,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sychiatry in London)的知名專家保羅·基迪韋爾(Paul Keedwell)日前稱,抑郁情緒對于人們的精神也許有好處。他表示,盡管這種精神狀態會給人們帶來痛苦,但是也會使人們變得更加堅韌,抗打擊性也會增強,此外他還認為抑郁的情緒可以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此前有一些理論認為,醫生們傾向于對抑郁癥患者使用昂貴而且具有潛在副作用的藥物進行治療,而官方統計數字表明,在英國,有大約1/4的人口在一生中的某個特定階段都會遭受抑郁情緒的困擾。
基迪韋爾在一本頗具爭議的書中表示,沮喪和抑郁的精神狀態可以使人們更加從容及成熟地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突發與不幸的事件。他說:“我們將它(抑郁的情緒)視為缺點,(抑郁癥)患者們也經常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然而我卻將它看作一種防御機制。”
基迪韋爾本人在30多歲時也受到抑郁情緒的影響,他表示:“在情況嚴重的時候感覺非常糟糕,覺得生活中充滿了威脅,但是次數多了以后就發現痛苦的時間變短了。抑郁的情緒可以幫助人們發現解決問題或調整狀態的新方法,此外還使我們更加務實地確定自己生活中的目標。”
基迪韋爾的理論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與擁護,一項由荷蘭科學家做出的研究顯示,那些曾經患有抑郁癥的患者在處理問題時的表現要比其他人更好些。不過,過多的抑郁情緒對人體的健康是并無好處的,尤其是當他們酗酒、服用毒品或者離群索居的時候。
此外,一位精神疾病專家表示,盡管有些人可以從內心深處產生力量處理好抑郁的精神狀態,但是還有一些人需要尋求幫助才能克服這種情緒,人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