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的果子
這是一片美麗的果園,粉紅的蘋果趴在枝頭。我們提著竹籃在密密的枝下穿行。
順手采了幾個,卻甜而微酸,不是想像中的味。“枝上頭的好吃!”大家幾乎異口同聲。這時我才明白,我們最初看到的紅艷,是高處的果,而一入果園,順手采的卻是低處的,難怪不艷、不甜。
提著一籃籃“枝頭果”出林,園主一看便感慨,都是枝頭果啊,味道都是最好的。因為長在最高處,吸取的陽光最多!
然而豈止是陽光,高處的果子,迎來的是第一縷陽光、第一滴雨露、第一只蜜蜂,第一絲春風。但也面臨更多的危險,比如狂風、比如鳥啄……但是,它挺了過來,便成了最甜的果。
這使我想起一次高原之旅。車行至一處寨子,路邊有好多小食。買了兩個玉米棒。誰知,只一口,卻使我永遠地記住了高原的味道!香噴噴、甜絲絲,回味綿長。
高原海拔3000米。因為高,所以純凈,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每種果子雖生長得艱難緩慢,卻是至味!
這些果子,常讓人想起一些人和事。那天良子給我打電話說,“下月要回國了,到時,大家聚一聚,一別15年啊。”
良子是我小學同學,初中畢業后,因家境貧寒,下面有3個弟妹要上學,成績優秀的她,只考了個衛校,先負擔家用。畢業后,分配在一家醫院當護士。日子原本該按照固有軌跡默默地轉下去。但良子不愿意,她躲在一角鉆研業務,學習英語。上班七八年,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沒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沒談過一次戀愛,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學英語。
誰知,真有她出頭的那天。英國一家醫院急需護士,良子業務精,英語流利,很順利地走了。后來,她又去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忍受了一陣陣寒風,也最早沐浴了一縷縷陽光。想起她,我便很自然地想起那些高處的果子。
捕鳥人和冠雀
捕鳥人在樹林里設下一張網,準備捉些鳥兒。冠雀老遠看見這張網,非常好奇地問捕鳥人,那是什么東西?狡猾的捕鳥人告訴冠雀,這是一座非常漂亮、非常適合鳥類居住的城市。說完,捕鳥人不聲不響地跑到遠處躲了起來,等著冠雀自投羅網。幼稚的冠雀信以為真,毫不猶豫地飛進了網里,結果被困住了。等捕鳥人興高采烈地跑來捉拿冠雀時,冠雀傷心地說:“愚蠢的朋友,你苦心建造的虛幻城市,一定不會太長久。”
有些企業為了一己之利,在招聘過程中隨意對求職者許下承諾。這些承諾看起來很美,但好似水中月、鏡中花,極具誘惑力和欺騙性。求職者求職心切,往往很難識破。只有當進入企業后,才有可能發現企業精心搭建的“捕鳥網”。用“捕鳥網”網羅人才,表面上看是企業獲得了暫時的勝利,其實最終損害的還是企業的聲譽和形象。
做弱者也是智慧
海灘上藍甲蟹分為兩種,一種是較兇猛的,不知躲避危險,跟誰都敢開戰;一種是溫和的,不善抵抗,遇有敵人,便翻過身子,四腳朝天,任你怎么叼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動,一味裝死。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強悍兇猛的藍甲蟹越來越少,成了瀕危動物。而較弱的藍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許多海灘。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強悍的藍甲蟹一是因為好斗,相互殘殺中首先滅絕了一半;其次是因為強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敵吃掉一半。而軟弱的會裝死的藍甲蟹,則因為善于保護自己,反而擴大了自身。
在澳洲,強悍的烈馬命運反而短暫,一般是被殺掉吃肉;而溫弱的母馬,往往卻能被利用,馴服后在賽場上很有可能成為一匹奪冠的快馬。快馬得勢,反而是建立在最初的懦弱上。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調查,一名彪形大漢在擁堵的馬路上橫穿而過,愿意給他讓路的車輛不到50%,車禍率很高。而一個老弱病殘者橫穿馬路,卻是萬人相讓,大家還覺得自己是做了善事,車禍率為零。弱與強,在某種時候,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弱,反而得了強勢;強,反而處于弱勢。
放下架子做弱者,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人生在世的一種狀態。如今很多人都愛表現出強者風范,但往往碰得頭破血流;而以弱者的姿態行事,有時別人倒是愿意接受。所以做人做事,如果適時地以一弱者的姿態出發,有時可能會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