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的紀錄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裝置了最先進的電子計時設備,其精確的計時程度十分驚人。在個人四式游泳比賽中,瑞典選手根摩尼遜與美國選手丁麥基同以4分31秒89的成績抵達終點。但在精密電子儀器計算下,尼遜的時間是4分3 1秒891,而麥基的時間卻是4分31秒893,兩者僅相差1/500秒,可謂奧運會游泳史上最接近的紀錄。
坐失良機
在慕尼黑奧運會100米第二回合比賽中,發生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件,兩位9秒9短跑紀錄的保持者愛迪克及衛羅拔臣因未能按時參加比賽而被取消資格。原來他們兩人在較早時與另外一名美國代表羅拔泰萊在第一回合初賽時輪空,便返回奧運村中休息,準備參加第二回合的初賽。下午四時左右,他們仍在休息室觀看電視。突然電視播出100米的比賽項目,愛迪克好奇地問其他伙伴這是否在重播早上的比賽,但這卻是一個直播節目!
這三名美國短跑代表立刻向體育館飛奔,但愛迪克與衛羅拔臣的比賽已經舉行過了,只有泰萊趕上參加比賽。他順利地進入半決賽,并獲得短跑的銀牌。蘇聯選手維拉理布瑟夫以10秒14的成績取勝,僥幸地成為蘇聯第一位短跑的金牌運動員。負責替美國運動員安排節目的史丹樂因為這次過失而受到嚴厲的責罰,原來他使用的是一個十五個月前制定的時間表。
少算三秒
在t922年慕尼黑奧運會中,極富比賽經驗的芬蘭長跑好手拉施維云竟在10,000米比賽途中摔倒,但維云非常鎮定,他只花了3秒時間便能起來繼續比賽。這時其他選手已將他拉開了15米,而維云卻亦步亦趨,在距離終點約600米的時候,維云突然發力,并在56秒4的時間內趕過所有對手,刷新了27分38秒的世界紀錄。
這個新紀錄還少算了3秒呢!
金牌食譜
在1956年奧運會前夕,美國的舉重大力士保羅安德遜因為過于放縱飲食而被認為極度超重。為了參加墨爾本的奧運會舉重項目,安德遜厲行一個節食計劃,在六星期內,減輕了60磅。在重量級舉重決賽之中,安德遜與阿根廷的堪寶徒施維地同舉了1102磅的總重量,但在比賽后,施維地的重量是316.5磅,而安德遜的重量則只有314磅。因此,安德遜便獲得了這項奧運舉重的金牌。安德遜節食的食譜可算是一個金牌食譜了!
虔誠教徒失金牌
蘇格蘭運動員列杰爾,在1924年奧運會的田徑比賽上,一人獲得男子200米、400米冠軍。本來他還可能拿到100米金牌,但由于比賽安排在星期天進行,他還是個神學院的學生,要做禮拜,所以,他放棄了一百米比賽,一心一意做禮拜去了。
五十四年馬拉松
1912年奧運會上,愛爾蘭出身的南非運動員K·麥克阿瑟以2小時36分54秒8獲得了馬拉松冠軍,挪威運動員奧爾森慢了一個小時,以3小時3659-35秒2獲第34名。五十四年之后,人們才知道這次比賽的最后一名(即第35名)是日本運動員金栗志藏。原來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第五屆奧運會的馬拉松賽跑遇上了一個大熱天。日本運動員金栗志藏跑在隊伍的后三分之一之中。他在途中突然發現路旁有一個瑞典觀眾在喝桔子汁。驕陽似火,他又渴又累,很想歇一會兒。這時,他就放棄了比賽,本能地朝那個喝桔汁的觀眾走去。盡管語言不通,金栗很快就得到了那個瑞典人給他的桔汁,還得到了一個住處。他痛快地睡了一個大覺。這時,斯德哥爾摩奧林匹克運動場內的比賽早已結束了。
1966年,76歲高齡的金栗志藏到瑞典舊地重游。他從他1912年放棄比賽的那個地方向馬拉松比賽的終點~~斯德哥爾摩奧林匹克運動場走去,終于到達了想象中的終點。從他當年與另外的一名選手出發算起,過了54年8個月6天8小時32分20秒3這么漫長的時間。瑞典體育記者紛紛向他祝賀,說他創造了一個非凡的“馬拉松紀錄”。金栗說:“這確是一次漫長的比賽,卻是一次值得的比賽。在54年多的人生途中我找到了我的妻子,現在我有六個孩子,十個孫兒。這難道不需要時間嗎?不管時間長短,每個人都會達到他的目標,跑到終點的?!?/p>
最快的賽跑家
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出現了一個最快的短跑運動員,他是美國的選手波尼卡爾。在100米初賽中,他創出了9秒9的佳績,由于順著風跑,因此大會否定這新紀錄。但他在決賽中又以10秒整平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勝;而在4×100接力賽中,他驚人的表現更令美國隊反敗為勝。
在比賽開始后,美國隊便節節失利,頭三棒跑過后,美國隊已被領先的隊伍拉開3米,觀眾都認為大勢已去,但他接棒后,情況即大為改觀,他以驚人的速度奔向終點,并以領先3/10秒奪得金牌!
據一項非正式的統計,他在最后的100米內所跑出的時間是8秒9,速度高達每小時4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