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說到玩玩“點”,是不是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呢?沒關系,今天的內容將更加精彩哦!
用用“點”:
1.規則“點”——標準的幾何形“點”,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或星形等。同樣的“點”在不同背景的襯托下,會產生面積大小的視覺變化。可以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規則形狀作為標準“點”進行組合。也可以先隨機尋找兩至三種規則形狀,然后再根據協調的需要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規則形狀共同進行組合。(圖10)
2.不規則“點”——任意形狀的“點”。如果兩種規則“點”共同出現在一個畫面中,它們就互相視對方為“不規則點”。可以先隨機尋找兩至三種不規則(或規則)形狀,然后再根據協調的需要創造自己喜歡的不規則形狀共同進行組合。(圖11)
3.大小不同的“點”——可以構成不同深度的空間感,構成不同的視覺感受,一般的視覺習慣是先大后小。可以任意選擇多種形態的“點”進行組合練習。(圖12)
4.“點”的大小與數量——就大小而言,越小的“點”效果越強烈。就形狀而言,圓“點”效果最強烈。當畫面中有一個“點”時,它很容易成為視覺中心,吸引人們的視線。用一個“點”或是多個“點”在畫面上進行安排,能夠吸引視線。(圖13)
5.處在中心位置的“點”——“點”在畫面的中心時,與畫面的關系顯得和諧。試一試,能夠既突出又與整個畫面協調為目標確定“點”的形狀與大小。(圖14)
6.處在邊緣位置的“點”——“點”在畫面邊緣時就打破了畫面的靜態平衡關系,容易形成緊張感,形成動勢。以能夠形成緊張感和動勢為目標選擇“點”進行畫面安排。(圖15)
7.“點”的互動——畫面上如果同時存在兩到三個“點”,很容易吸引人們的視覺在它們之間流動。試試看,什么形狀,如何大小的“點”以及幾個“點”能產生互動的感覺。(圖16)
8.虛擬的“點”——如果畫面上充滿圖形,這些圖形之間的空白就可能形成“點”,它們被稱為“虛點”。以能制造出“虛點”為目的進行造型練習。關鍵要考慮周圍的內容如何能布滿又能夠襯托出“點”。(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