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雅正上初二,是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她上課聽講認真,思考積極,作業完成的質量也很高,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最近,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受不了考試了,無論是大考還是小考,只要一遇到考試就頭痛,渾身冒冷汗。本來不成問題的題目,這時卻怎么也解不出來,或者答得漏洞百出。從沒出現過的毛病,如計算馬虎、看錯題等,考試的時候也冒出來了。
想到很快就要上初三,并在不久的將來面臨中考,父母的期望、自己的前途都將由中考一試定乾坤,這種情況讓曉雅覺得非常著急。雖然曉雅試圖在學習方法上找原因,但問題仍得不到解決。她該怎么辦?
從曉雅的表現來看,我判斷她患有考試焦慮癥。
考試焦慮癥的主要表現是:在考前和考試期間的一段時間內感到緊張、害怕和憂慮,復習效率降低,睡眠、飲食受影響,還會出現諸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頭痛、胸悶、惡心、出冷汗、手腳冰冷、腹痛、腹瀉等一系列癥狀。一旦出現考試焦慮,自信心開始動搖,學習成績會嚴重下降。
考試焦慮癥與學生對考試的信念和評價有關。曉雅現讀初二即將進入初三,卻提前感染了中考的緊張氣氛。她之所以出現考試焦慮,一方面是不能正確認識考試(包括中考)及自己所處的位置,過高要求自己,過分地在乎父母、老師及同學對于自己考試結果的評價,擔心一旦考試失敗會帶來“嚴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在某次考試發揮失常后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習慣性想法,比如“上次我緊張過,這次考試我肯定又要緊張了”,將過去失敗的體驗反復地進行感受,使其不合理的想法得以強化。
出現考試焦慮曉雅也不必驚慌,以下方法不妨一試,有類似狀況的同學也可參考。
1.理喻法。用理智戰勝情緒上的困擾。正確評價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視現實,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不要太大。不妨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就能從困境中得到解脫。
2.意控法。也就是借助于意念,遇事不慌,遇難不憂,自覺調節情緒,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要經常告誡自已“我能行”“我已準備得比較充分”“我的狀態很好”,心平氣和地進入考場,穩健自如地應付考試。
3.暴露法。在考前可先進行想象,想象的內容包括考場嚴肅緊張的氣氛和考試失敗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盡量將可怕的結果和場景想象得充分、逼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自己充分體驗這種緊張、恐懼的感覺,并不斷重復體驗剛才的感覺,直至慢慢適應為止。
4.宣泄法。當自己處于一種莫名其妙而又難以言明的精神痛苦之時,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看不進書、飯吃不香、覺睡不好,對一切都不感興趣,甚至坐臥不安、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容易出汗時,可找朋友、同學談心說笑,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自己的焦慮郁悶情緒,在不同場合中得以宣泄而達到情緒的穩定。
5.睡眠法。以足夠的睡眠消除疲勞,換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足夠的睡眠是從容應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經常失眠,可適當使用一些調節情緒的藥物,如利眠寧、舒樂安定、氯硝安定等,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此外,要注意適當的作息,適時地娛樂,科學地安排學習時間,這也有助于排除心理壓力。
當然,提高應試技能,如考前做好有關物質準備,考試過程中從容答卷等,對緩解考試焦慮也有很大幫助。
人人都有自我把握的能力,都可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相信曉雅同學能將考試作為一個增長才干、發展自己的機會,一個學習自我調節的機會,以良好的心態參加大考、小考,爭取在一年后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