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光明,漢族。1972年11月出生,吉林省長白山人,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會員、吉林省美學學會理事、吉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白山市美協會員。現為光明藝術工作室書畫師,影像師、設計師。參加工作十幾年來,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共輔導了百余名學生考入美術院校。輔導學生參加全國美術書法攝影大賽,并多次獲獎。
1998年、2004年參加吉林省美術教師基本功大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所寫的論文《農村中學美術教改初探》發表在《科研興教的探索》一書中。2002年在全國“星星河杯”青少年書畫大賽中被評為優秀輔導員。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級書畫展,并獲不同獎項。2007年有部分油畫、水彩、攝影、書法等作品分別在《中國收藏》、《藝術名家》等刊物發表。


我出生并成長在長白山區,這里有浩瀚的林海、巍峨的長白山、神秘的天池、深邃的大峽谷,它們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我認為藝術首先是地域的,然后才是民族的和世界的,長白山區的風情油畫藝術也不應例外。不同地域的資源會產生與之相應的文化產物,長白山區風情油畫便是這種產物的一部分。今天,當我們面對長白山區特定的自然資源時,也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研究長白山區風景的創作問題,應從地域資源的角度予以探討。
長白山區是滿族的發祥地。《山海經》載:“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不咸山即長白山,這肅慎就是滿族的最早先人,居住在長白山之北。這里有紛繁、樸厚的滿族傳統地域文化遺存,東北人的粗獷豁達也會躍然紙上。我國受益于地域文化資源的畫家很多,比如當代著名冰雪畫家于志學先生,他就是立足于關東冰雪資源的基礎上創立了北方冰雪畫派,并提出“冷文化”、“冰雪文化”的地域文化探索主張,其作品在色彩上崇尚白色。著名冰雪山水畫家路懷中也是長白山人,現住北京“獨白居”,從他的畫中也可見一斑。清華美院畫家王君瑞先生也在昨秋踏上了白山之路。他來到了長白山區的“原始村落”——漫江孤頂子村進行油畫風情寫生,就是要體會一種親近自然,返樸歸真的藝術情感。他說過這樣一句話:“風景在心中不用任何照片,因為已經融化在我的血液之中,畫布中呈現的是我心中的風景,就是在長白山你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
注重藝術構思和內在美的表現是我創作的一貫風格,然而刻意追求藝術,為藝術而藝術,讓人看了之后心累,也會為真正的藝術家所不齒。
在具象的靜物與意象的風景結合之中,在大塊的顏色鋪墊與靈動的線條勾勒之中,在這自然流淌在內心深處的激情奏響的樂曲聲中,我看到了白山,看到了綠水,聽到了東北風吹,聽到了牧笛夕歸,聞到了黑土地的芬芳,同時也感受到了平靜水面被石子偶然驚擾時內心的波瀾。
當我仔細端詳一棵生長于長白山林的大樹時,當我凝視著一個東北小村的夕陽西下、炊煙裊裊之時,一瞬間的吸引,我便會駐足于前,下一刻——流連忘返。
走過大荒三百里,方知此處有桃源。其實,藝術就在你身邊。
2008年10月于長白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