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瑤在讀研期間將研究方向鎖定在主攻水印版畫的色彩研究以及作品的當代觀念,取得了優異成績。
水印版畫的色彩從單純的墨色走向色彩艷麗,是從古代的民間木版畫開始的,唐以來最早的單色圖案印刷品已不能滿足年俗喜慶的需要,多色套版的繁復又不如畫筆來得快,于是木版年畫中除了采用套版印色,又有了“筆彩”一說,就是印完墨線后用筆上色,使得古代版畫的色彩豐富艷麗起來。在陜西關中有童謠稱:“南肖里村娃一丁點,個個都會畫門神。”木版年畫的色彩豐富啟發了程瑤水印版畫的創作靈感。
新興創作水印版畫從發端至今的年代不長,不過百年。大部分水印版畫家還是延續了中國畫的水墨為主、淡雅單純的用色習慣,主要是因為“版畫究竟以黑白為正宗”(魯迅語),或者認為這是一種“國粹”,其實,水印版畫要想做到色彩艷麗、厚重、滋潤,并非易事。
程瑤在水印版畫的創作中擯棄黑色和水墨的運用,以純粹而鮮艷的厚重色彩組織畫面。這就為創作增加了極大的難度,也挑戰了“版畫究竟以黑白為正宗”的老規矩。傳統民間水印木版年畫是平版水印,色彩雖艷,但那是一種輕松明快的美感。程瑤利用綜合材料制版,采用手工凸印、凹印、平印等諸多手段,利用水性顏色在水的作用下印制作品,將版畫特有的印痕肌理,通過多層著色、反復拓印的手段,產生出厚重而艷麗的畫面效果,是對水印版畫創作的新突破。由于反復著色多次印制,色彩被深深吸入紙的內層,所謂“色透紙背”,達到了其他繪畫手段很難達到的既均勻又厚重濃烈的色彩藝術效果。
程瑤作品的當代性很強,表現了青年女性對生活的浪漫遐想和青春萌動,包含著某種焦慮和對未來的憂思。這種對于作品精神層面的追求產生的當代性,已經擺脫了以往水印版畫界那種沉湎于水色淋漓,追求恬美或只是在生活表象或客觀物象表層轉圈子而沾沾自喜的現狀。從這一點來看,程瑤的藝術探索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