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具體的政策意圖,最關鍵的是觀察監管層如何安排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尤其關鍵的是能否出臺對大小非有實際約束力和操作價值的細則。
政策推動救市行情的產生和發展在我們的預期范圍之內。但印花稅政策的快速出臺,還是讓我們感覺到管理層做多市場的決心比預想更為堅決。目前階段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救市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僅僅為發動奧運行情,還是為打造一個更長遠而雙贏的市場,為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和為國有股有序流轉創造條件,應該說這將造成我們對本輪行情性質根本不同的判斷。
應該說,如果管理層僅為奧運行情而出臺系列政策,那么其目標也僅僅是為維持市場一個階段性的上漲,具體的政策思路也很可能只是停留在利用融資融券等這樣的措施來恢復市場信心,緩解市場壓力,而根本性問題依然可能懸而不決。這樣的話行情性質頂多只能定義為大反彈,并且由于市場行為的復雜性,行情發展很可能面臨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而對于管理層來說,為維護奧運前后的社會穩定來看,只要市場脫離持續暴跌的格局就基本足夠了。
但是換一種思路來看,如果僅僅維持在反彈和震蕩的格局下,那么大量國有股有序流轉是很難實現的,央企整合的目標也是難以完成的。這顯然不符合管理層和國有股東的利益最大化,也讓系列政策措施的最終效率大大降低。而管理層如果將如何徹底恢復和反轉投資者預期,制造一個長期平穩繁榮的市場,最終實現和更好完善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為最終目標,為大量非流通股流通創造良好的大環境,那么僅僅只是一輪奧運前的救市行情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政策的意圖和政策措施出臺的長期目的很可能不止于制造大反彈行情,而是致力于中長期市場體系的完善和建立,有更加長遠的目標和圖謀。
兩種政策目標的差別將讓我們對行情性質的判斷完全不同,從而決定我們的長期操作策略也是完全不同的。
如何判斷具體的政策意圖呢?我們認為最關鍵的是觀察監管層如何安排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尤其關鍵的是能否出臺對大小非有實際約束力和操作價值的細則。
首先,如果管理層僅僅限于推出融資融券、期指等利好政策措施,而規范大小非拋售的細則制定上遲遲不見蹤影,則政策組合拳顯然不足以解決壓制牛市發展的根本問題。這種政策組合拳只能醫治市場的疥癬之疾,而難以觸及供求關系的源頭,行情很可能也只能是屬于大反彈性質。
但是如果由最高層進行最終協調,形成實質上暫緩大非出售的局面,并且針對市場情況推出更具實操性的大非流轉安排和計劃,完善小非的大宗交易等等一系列非常詳盡的細則出臺,那么必能從根本上遏制住了大小非流通對A股市場的沖擊。在這一方面,國外資本市場上存在不少官股減持達到雙盈的成功先例,完全可以借鑒和參考。而簡單的按照所謂市場化形式來實現大小非流通,實際上非但不符合目前的現實情況,反而是一種偽市場行為。
一旦監管層開始真正制定約束大小非減持行為的細則,或者給予市場一個明朗的預期,那么我們就可以確定市場上漲行情的性質完全被改變。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我們認為市場參與者對宏觀經濟的預期也是決定市場行為的關鍵,是左右行情發展的主要要素之一。
具體來說,宏觀經濟基本面只需要維持到一個平穩增長的階段,大部分市場參與者對經濟增長可能更大幅度下滑的預測落空,那么就意味著實際情況比預期的情況要樂觀。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將提高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的預期,市場投資者必然要對個股股價的水平有重新評估了。這種預期一旦形成,無疑會構成刺激大部分投資者回補,也就會形成實際上的做多動力。而對于大小非來說,經濟增長大環境的樂觀氛圍也很明顯將弱化其拋售意愿,從而對市場供求關系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