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精神,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信心倍增,總有一種人格,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自我完善。”這是晉國電視臺啟動感動三國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的宣傳口號。魏、蜀、吳三國統一后,為真誠關注時代的前進腳步,打造民族的精神家園,晉國電視臺立刻啟動此次評選活動。經過3個月的評選,有將近100萬人通過網絡、信件、電話等各種渠道把自己心中的感動獻給了眾多風云人物,按得票多少,最終選出十大新聞人物。
第十名:貂禪。當選理由:巧用紅顏除奸臣。
董卓禍亂朝綱,欲篡皇位,眾多忠臣宿將,沒有人敢與董卓抗衡,為朝廷分憂;是傾國傾城的貂禪勇敢站出來,在王允的策劃下,先對董卓曲意逢迎,后對呂布暗送秋波,忍辱負重,從容不迫,周旋于虎狼之間,制造情殺,終置董卓于死地。
第九名:禰衡。當選理由:裸衣罵蕾。開裸體抗議之先河。是天體主義者的鼻祖。
曹操招安宛城張繡后,又欲招安荊州劉表,需用一位名士當說客。孔融推薦禰衡,曹操居然讓他當擊鼓手。第二天,曹操大宴賓客,令鼓吏撾鼓奏樂。衡穿舊衣而入,遂擊鼓為《漁陽三撾》,音節殊妙,淵淵有金石聲。坐客聽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當面脫下舊破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盡露。坐客掩面。衡乃徐徐著褲,顏色不變。操叱曰:“廟堂之上,何太無禮?”衡曰,“欺君罔上乃謂無禮。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操日,“汝為清白,誰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纂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耶?”
第八名:徐庶。當選理由:孝心感人。
劉備在新野時,徐庶化名單福,投效與劉備,被拜為軍師。徐庶為劉備出謀劃策,屢立奇功。曹操讓程昱取來徐庶老母,用偽書賺徐庶來降,孝順的徐庶中計。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而痛恨曹操,終生沒有為曹操設一條計策。民間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后語:“身在曹營心在漢”也是指的他。
第七名:夏候惇。當選理由:拔矢啖睛。
曹操手下勇將,與呂布的部將高順,曹性在小沛城外交戰。高順敗陣而走,夏侯惇窮追不舍,曹性暗地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淳左目。夏侯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球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于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一槍挑死曹性于馬下。兩邊軍士見了,無不駭然。
第六名:曹植。當選理由:七步成詩。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四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
第五名:黃蓋。當選理由:施行苦肉計。
周瑜諸葛亮欲以火攻破敵,遂命老將黃蓋前去詐降,施苦肉計周瑜打黃蓋,獲得了曹操的信任。作為江東的三朝元老,黃蓋是忠心耿耿,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進流,扶歸本寨,昏絕幾次。動問之人,無不下淚。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說是就是此事。
第四名:趙子龍。當選理由:一身是膽。
經典時刻是長阪坡當陽道一戰,趙云懷抱阿斗,全身如陀螺亂轉,只見他如風車橫掃,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泉涌,前后槍刺劍砍,直透重圍。在曹操百萬軍中殺了個三進三出,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有人詩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第三名:周瑜。當選理由,曠世奇才。
曹操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后,實力已經很是強盛,此時的東吳分為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周瑜是極力主戰,他知道曹軍的弱點,并和劉備聯手在赤壁打敗曹軍,這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周瑜帶病堅持工作,36歲時戰死疆場,周瑜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他是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是將士和臣民的楷模,是東吳的驕傲。
第二名:諸葛亮。當選理由:智慧的化身。
他,隱居于南陽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他,從一介布衣,成長為蜀國總司令;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運籌帷幄,無往不勝。他能祭來東風,他用草船借箭,他三氣周瑜,他七擒孟獲,他智料華容道,他巧擺八陣圖,他設空城計,他識魏延反骨……他死了還以木偶退兵、錦囊殺魏延。
第一名:關羽。當選理由:精忠貫日,義氣沖天。
關羽武藝超群、忠義耿直、不近女色,是一個千載難得一見的真英雄、真豪杰。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放曹操、三江口保駕、刮骨療毒等英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他生前是一位將領、侯爵,死后逐步在民間被晉封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極作為“武廟”主神,供萬人供奉和祭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他的魅力影響了不少人,一開始支持者很多,但慢慢反對者的聲音越來越強,反對的原因集中在,他與當代一些貪官的毛病類似虛報數字,赤壁之戰,明明六十萬軍隊卻號稱百萬:他經常作秀,坐騎竄入麥田,按他自己定的法規當斬首,他“割發代首”:他好色,強占張繡的嬸娘鄒氏,強娶秦直祿妻子杜氏,在銅雀臺養一大批婢妾和歌伎,他善于包裝,多次發布《求賢令》和《求逸才令》,網羅天下英才,卻嫉賢妒能殺害楊修……所以得票上升幅度變慢,最后位列第十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