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的決賽
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有3名美國選手和1名名叫霍爾斯韋爾的英國人進入了400米的決賽。3個美國人明白,正兒八經地跑,誰也不是在預選賽中跑出49秒好成績的英國人的對手。于是,比賽開始后,一名美國人拽住霍爾斯韋爾的短褲,另外兩名美國選手則在前面擋住去路。3個人的“精彩表演”引起了滿場觀眾的爆笑,也惹惱了裁判員們,他們當即停止了比賽,拽短褲的卡賓情節最嚴重,被取消了比賽資格,然后比賽重新開始。但剩下的兩名美國隊友為了“團結一致”,以拒不參賽來抗議,大會態度強硬,索性也取消了他倆的比賽資格。這樣一來,只有1名運動員奔跑在400米決賽的跑道上,這在奧運史上也是空前絕后的。
無敵蓋帽
從1959年起,蘇聯的中央俱樂部籃球隊連續十幾年保持了國內甲級聯賽冠軍的位置,后來又加了一位身高2.32米的超高中鋒阿赫塔耶夫,簡直如虎添翼。
有一次,中央籃球俱樂部和另一支籃球隊進行比賽。為了對付阿赫塔耶夫的身高優勢,對方突發奇想,使出了一個籃球史上前所未有的招式。阿赫塔耶夫在對方籃下得球,正欲轉身投籃,只見對方防守隊員交換了一個眼色,其中一個人迅速地騎到另一個人的肩上,一抬手“啪”的一聲,一個漂亮的蓋帽,將阿赫塔耶夫手中的球擊飛。阿赫塔耶夫愣住了。世界上還有人能蓋我的帽?在場的兩名裁判一時也沒有了主意,當了幾十年的裁判,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吹對方犯規吧,規則上沒有這種條文:不吹吧,這種二合一的“身高優勢”怎能服人?觀眾始則驚愕,繼而哄堂大笑,并為這籃球史上罕見的精彩動作拼命鼓掌!
劉翔奪金的連鎖反應
劉翔在雅典奧運110米欄項目上創造了歷史,震驚了世界,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他們紛紛發表談話,點評劉翔奪冠的意義和影響,后經整理抄錄如下——
社會學象說,劉翔一跑,將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至少會改變少男少女們的追星觀、擇偶觀、對帥哥的審美觀等等——并舉例說明有現場的邢慧娜為證,說邢慧娜當時就以劉翔為偶像了,是一直以為劉翔在前面,所以才追著去的。
經濟學象說,劉翔驚世駭俗的一跑,將有力拉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進而拉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又說,劉翔的一跑同時也給我們的宏觀調控出了難題,因為很可能會引發一輪體育及相關產業的重復建設、投資過熱,而從目前的趨勢看,要想給劉翔熱降溫卻幾乎是不可能的。
娛樂界象說,因為劉翔的一跑,導致了追星族追星觀念的徹底改變,所以我們準備跟一些當紅的娘娘腔、小白臉一派的青春偶像解約,放棄他們,而改捧一些像劉翔這樣貨真價實、魅力非凡的明星,巨星。甚至,據說新“神雕”一劇的導演正考慮將由劉翔來扮演楊過。
某自身體育評論員沒忘提醒有關部門說,劉翔的這一跑將讓他們很為難,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獎勵劉翔。
某著名無厘頭人士說,我要公開批評劉翔,雖然他拿金牌在我預料之中,但我認為他有點經驗不足,因為根本不用跑那么快就可以拿金牌嘛!慢慢提高成績可以讓俺們慢慢幸福。換個角度看,我又以為劉翔其實完全可以跑得再快點,不就差0.01秒嗎?稍稍再用點勁就連世界紀錄也一起破了!現在劉翔卻給俺們留下了小小遺憾,莫非小劉還想著要向布勃卡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