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是我喜歡的一個武俠形象,這個笨笨的男人的成才之路,充滿著許多教育學的元素。
大漠生長的郭靖,因為沒有父親,幼兒教育中陽剛之氣先天不足,好在郭媽媽的家庭教育還不錯,郭靖的德育比較好,這為他后天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智商不夠,就努力用非智力因素彌補,散發在郭靖身上的刻苦、毅力、堅忍不拔就是明證。我越來越認為,德育是人成長的第一生產力。
一
郭靖的小學老師是江南七怪。這幾個老師脾氣怪異,因為要和邱處機比賽,這種考試壓力,使得他們焦躁不安,七怪明知“既學眾家,不如專精一藝”的道理,但因不肯空有一身武功,卻眼睜睜地袖手旁觀,不傳給這傻徒兒,于是完全不顧教育的生成規律,也不根據郭靖自身的特點,鍋碗瓢盆一起上,完全是應試教育的拔苗助長。
這天清晨,韓小瑩教了他越女劍法中的兩招,那招“枝擊白猿”要躍身半空連挽兩個劍花,然后回劍下擊。郭靖多扎了下盤功夫,縱躍不夠輕靈,在半空只挽到一個半劍花,便已落下地來,連試了七八次,始終差了半個劍花。韓小瑩心頭火起,勉強克制脾氣,教他如何足尖使力,如何腰腿用勁,哪知待得他縱躍夠高了,卻忘了劍挽平花。一連幾次都是如此。……這日下午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這軟兵器非比別樣,巧勁不到,不但傷不到別人,反而損了自己。驀然間郭靖勁力一個用錯,軟鞭反過來刷的一聲,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練這金龍鞭法時苦頭可就大了,只練了數趟,額頭、手臂、大腿上已到處都是烏青。
這樣一來,郭靖常常是學了十招,連一招也掌握不了,于是,七怪們當著郭靖的面,搖頭嘆氣,責罵怒吼一起上,還用即將到來的比賽刺激郭靖,這些教育手段嚴重挫傷了郭靖的自信心,郭靖咬緊牙關,埋頭苦練,卻越來越差?!拔覟槭裁催@么笨?為什么這么讓師傅生氣?”嚴重的挫敗感使得郭靖的自我評價越來越低。
郭靖的小學教育對應著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教育方式是灌輸,著眼點在于知識,采用題海戰術的目的,在于強化知識的熟練性,這種教育唯一的指向性是應試。特別是這種考試,還僅僅是為了證明老師的本領。這就注定了此種教育的失敗。
二
郭靖的初中老師是馬鈺,馬道長比江南七怪的教育方法高明多了。他能夠因材施教,對笨拙的郭靖堅決不講解復雜的內功原理,而是把全真教的內功心法,都化解到如何呼吸、如何睡覺、如何走路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靖對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興味盎然。馬道長說,習武是為了強身健體,因而全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考試負擔,郭靖全身心投入之后,內功竟然突飛猛進。這種成功體驗,又加強了郭靖的自我肯定,這就是教育上的正效應,郭靖練武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馬鈺的教育,相當于工業革命時期的教育,這個時期的教育以啟發式為主,注重能力的培養。啟發式教育有效地解決了高分低能的問題,也拯救了很多像郭靖一樣的笨學生。
三
郭靖高中階段的老師是全國特級教師洪七公,他是當時教育領域的四大天王,郭靖因為走女友黃蓉的后門,有幸做了洪七公的學生,這是他的造化。想想看,特級教師歐陽峰不收外徒,一門心思搞家教,而且只教導自己的侄兒歐陽克(實際上是他的私生子)。那黃藥師閑散慣了,對現行的教育體制極其不滿,早就辭職隱居到桃花盛開的地方。而一燈大師因為老婆搞婚外戀,自己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就去做了和尚。四大天王去其三,能夠執教郭靖的也只有洪七公,洪老先生是平民化教育的典型,缺點是喜歡吃吃喝喝,黃蓉正是利用他的這個弱點,擒住了他。洪七公深知“巧娘必有拙女”的道理,一開始對郭靖因材施教,當然也考慮到自己的懶惰,他為郭靖單獨開課,教學內容是降龍十八掌。降龍十八掌簡單易記、易學難精,正好是適合下笨功夫的傻小子郭靖,而且對洪七公自己來說,也不需要三天兩頭的布置作業,搞血汗教育。降龍十八掌好像是專為郭靖量身打造。
洪七公教一招:亢龍有悔。郭靖拉開架式,挑了一棵特別細小的松樹,學著洪七公的姿勢,對準樹干,呼的就是一掌。那松樹晃了幾晃,竟是不斷。洪七公罵道:傻小子,你搖松樹干什么?捉松鼠么?撿松果么?郭靖被他說得滿臉通紅,訕訕的笑著。練了半天,有點領會,歡然道:那要著勁奇快,使對方來不及抵擋。洪七公白眼道:可不是么?那還用說?你滿頭大汗的練了這么久,原來連這點粗淺的道理還剛剛想通,可真笨到了姥姥家……郭靖茫然不解,只是將他的話牢牢記在心里,以備日后慢慢思索。他學武的法門,向來便是“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天。”當下專心致志的只是練習掌法。練到手掌邊緣已紅腫得十分厲害,他卻毫不松懈的苦練。
好個郭靖,招招重復,步步為營、千錘百煉、穩扎穩打,終于脫胎換骨,練成絕世神功。最后,在華山論劍的高考中,一戰成名。
高中階段的郭靖,因為老師的民主教育的寬容,特別是公然容許郭靖早戀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更何況冰雪聰明的黃蓉還常常給郭靖吃小灶!郭靖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終于開竅了,走上了武林盟主的道路。高中期間的教育,相當于電子時代,這個時候的教育以探究式的自主學習為主,郭靖正是在一次次的自我琢磨中,悟得了降龍十八掌的真諦。
四
到了大學階段,郭靖更是雜學旁搜,周伯通大哥教了他九陰真經,一燈大師為他講解了一陽指,加上三次華山論劍的觀摩練習等,傻小子郭靖終于一飛沖天,成為江湖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并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每每想起郭靖的求學之道,我都激動不已:學功與學習,異曲同工啊!倘若我們能夠多一些因材施教,倘若我們對待每一個愚笨的學生都能用盡這一番苦心,倘若我們的學生都能像郭靖一樣永不言棄,那么,還有什么教育不能成功呢?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