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詩歌名言,天天賽讀
經典的詩歌和名言乃先賢靈性與智慧之物,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說:“美人之光,可以養目;智者之詩,可以養心。”為此,每天我都要親自在黑板一角寫上經典的名言和古詩同學生一起誦讀,在尋了詩眼講了名人后分小隊賽讀。除此以外,每天作業,我要求學生由課文內容生成自由創作詩歌或隨想。課堂之上,特設詩歌放送板塊讓學生天天朗讀。如此這般,學生日日在簡潔、干凈、純粹、典雅、形象、傳神的語言世界里流連往返,浸潤著人類情感的精靈,蘊涵著闊大的精神與智慧,感應著莊周夢蝶的浪漫,飛舟三峽的瀟灑,紫丁香的愁怨,碩花木棉的奔放,六月飛雪的悲憤……長此以往,還有誰懷疑他們的魂靈不始終保持著天生的浪漫,在有聲有色有思想有韻味的世界,沒有文化激流的流淌,沒有文化波濤的奔涌,沒有文化精神的跳蕩呢?
二、 哲理故事,慧心感悟
孩子喜歡聽故事,是因為一個故事就是一次生活的經驗,一段親情的傾訴,一則哲理的闡釋,一次精神的歷險,一段行走人生的步履……每天早上,我都要精選富有哲理的故事朗誦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在小結本上寫出一句充盈智慧的感悟,隨后請班干部領讀小隊齊誦,評選出最優秀的感悟書寫在黑板上作為教師贈語。這樣天天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的耳濡目染,相信學生能在故事的天地里透過美的語言發現美的心靈與世界,走向深廣與博大。
三、 習作練筆,借給臂膀
學習語文,作文是眾多學生的最怕。怕就怕在“無米下鍋”,無法組織運用語言構篇成文。為解學生之難排其所憂,我每周安排兩次練筆。第一次,我用我之眼發現班級之事列出詳細的習作提綱“借給”學生,學生加上自己的體驗就可成文;另一次則放手讓其自由表達。除此之外,每次作文我按不同等次的學生水平設立最佳作文排行榜,每天舉行以小隊為單位的作文擂臺,每學期還評選出班級十大作家及提名獎。于是,多數學生的作文態度在我強力的幫助下由怕變愛,有了濃濃的作文情結,學會了用心靈譜寫美麗的故事,傾訴生活的煩憂,叩問迷失的自我,表白真純的情懷……
四、課堂活動,人人參與
課堂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質疑問難、對話探尋的場所,理當洋溢生機,閃爍智慧,對每一個生命都有著真切的關照與成全。為達成這樣的課堂,不管是表達還是傾聽,不管是自主感悟還是合作探究,我都制定出了相應的參與規則。諸如“課堂開始,由班干部領誦小隊參與詩歌放送”“黑板上的各項板書,由班干部安排組員解讀”“辯論修正環節實行無需舉手,自由發言”“有人不發言或不認真傾聽,將扣罰小隊積分”等,其要義就是“人人參與”,即人人必須動手動筆,人人必須參與表達,人人必須認真傾聽,人人必須擔負任務。這樣一來,課堂自然鮮活有力。下面就是一位學生眼中的語文課:“課間,大家都在黑板上忙活,熱情高漲地書寫著各自的智慧感悟、價值問題和特色板書。課堂上,老師用激情和思想點燃我們的思維與情感,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一會兒胸有成竹地解讀發現,一會兒針鋒相對質疑爭辯,一會兒聲情并茂地表演朗讀,整個教室都被我們的熱情與智慧浸泡著……這就是我們班語文課,充分展示自己,智慧和激情交織,我真的好喜歡!”
五、 作業評價,排列前五
學生作業,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尤其希望成為出類拔萃者。然而,老師卻往往在評價中忽視學生這一美好愿望,僅僅靠作業的對錯多少來衡量優劣,視而不見學生的情感和態度,使評價缺失了本該具有的激勵、喚醒、鼓舞、潤澤等功能。于是,為想學生所想,滿足學生所需,每次作業評價,我很是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的投入程度,根據完成作業的質量按不同層次不同要求鄭重地排出不限人數的前五名。這樣一來,即使平日成績最靠后的學生都有了進入“衛冕”的可能,從而調動起了全體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正所謂:“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有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六、 平時測查,提前發卷
多年來,眾多學生是談考色變。是的,數不清大考小考硬是把學生折騰得沒有了童年。細細想來,學生怕“考”,一方面是怕分數低無顏面見家長,另一方面是怕未知試題的考點。為去掉學生心中之“怕”,減輕其精神負擔,促其有的放矢地歸類整理復習,平時的測查我都是提前一天發下試卷,讓每個學生心中有底地睡個好覺,第二天自信滿滿地答題。如此這般,除了期末考試,平日就沒有了為考而考的負擔,學習生活自然多了寬松與自在。
七、 假日周末,作業全免
前些年,偶爾在周末或假日宣布無作業,學生總振臂高呼。見此情景,我不由尷尬。是啊,作業本是提升學業的重要因素,沒想到學生竟為無作業而歡聲雷動。學生為何不愛作業,逃避甚至詛咒作業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長久以來,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早已是 “天經地義”之事,再加上應試的“催逼”,老師常?!昂眯摹钡匾远嗖贾米鳂I來強化訓練,一到節假日,更是“變本加厲”,深怕學生將大好光陰蹉跎,再加上學生還得在家長威逼利誘下,忙著學琴棋書畫發展特長,補習功課占得先機,即使不出門的,也要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教化下命其“充電”。于是,處于被動屈從中的學生面對作業要么懈怠推諉軟泡硬磨,要么耍滑偷懶胡亂涂鴉,有的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這種態度一旦被家長發現,輕則挨罵,重則挨打,好端端的一個家就被這“該死”的作業攪得雞犬不寧……就為了這些理由,我就有了“假日周末、作業全免”的規定,讓學生多享受合家歡愉、踏青訪友的美麗,而我這個老師也樂得清閑自在。我以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勝過繁重的作業。
(作者單位:重慶市朝陽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