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在簡歷上做點文章 劉 藝
高中畢業那一年,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父親的突然病逝更加雪上加霜,我只得到外地流浪、打工。五年后,我靠著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攢下來的一筆錢,通過自考踏進了北方一所大學的校門,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在大學里,我學的是新聞專業。為了提高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在課堂上我刻苦學習,放假期間又不辭勞苦聯系新聞單位去實習,在中央、省、地、市報刊上發表了不少作品。可是令我煩惱的是,盡管萬般努力,但由于我只有大專文憑,在求職路上不知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
一次,在杭州人才市場,一家報社正在現場招聘新聞記者和編輯,我剛把簡歷遞上,還沒來得及把自己那厚厚的一本作品剪報拿出來,那個頭發已有些花白、戴著厚厚眼鏡的大叔就忙把手一揮:“行了,不用拿了,你的學歷不符合我們要求,去其他單位看看吧!”而另一個應聘者,雖然什么作品也沒有發表,但因為有本科文憑,那位招聘的大叔就笑瞇瞇地讓他先填了應聘表格,我只有站在一旁嘆氣。
后來,我又先后去了兩家雜志社應聘工作,可同樣的結局讓我只能望“本”興嘆。經過多次的求職失敗,我在心里開始反省:“是不是我對自己的實力估計得太高?還是對工作的單位過于挑剔?為什么我不選擇那些與我學歷要求和工作經驗相當的單位上班呢?”
于是,我不再瞄準那些“僧多粥少”的單位,而是把目標轉向了一些小有名氣的民營集團的“企業文化宣傳專員”和企業報編輯、記者的職位。但沒想到,應聘那樣的工作也是人滿為患,競爭相當激烈。
就這樣我精疲力盡地奔波了三個月。一天,我再次茫然無助地徘徊在浙江省人才市場,應聘一家大型民營集團“企業文化宣傳專員”一職。簡單地聊了幾句后,該單位的總經理問我,“想要什么樣的待遇”,我無暇多想,竟隨口說出了800元/月的全場最低價。總經理問我為什么只要這么點兒,我就老老實實地回答:“我剛畢業出來,工作經驗不豐富,新的環境和工作對我來說是個鍛煉自己、挑戰自己的地方,所以不能‘漫天要價’;如果您在日后的工作中認為我干得還不錯,到時候再漲我的工資也不遲。”說完,我隨手附上自己的一份簡歷,離開了。
沒想到一周后,那個總經理竟通知我去上班,說:“你被錄取了。”
去報到時,總經理微笑著指著他桌旁的那幾十份包括本科、研究生在內的應聘資料對我說:“你知道我們為什么在眾多的高學歷的應聘者中獨獨選中了文憑不高的你,并且給你的薪資待遇是你要求工資的兩倍多嗎?”
我疑惑地搖頭,總經理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繼續說:“一是因為你是所有應聘這份工作的人員中,對待遇要求最低的人:二是當天現場的面談,你本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你說話比較謙虛,可以看出你是個努力上進的人;三是你在簡歷上用心做了‘小文章’,你那份32開簡歷,比一般人的A4紙要小許多,招聘方最容易把它放在眾多簡歷上面,以這種巧妙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吸引別人注意,這說明了你有與眾不同的創新觀念,而我們的企業文化正需要不斷的全新觀念來支撐啊!”
我聽了,又驚又喜,一時間竟呆在那里,說不出一句話來……
怎樣跳槽才能薪酬翻倍? 何 為
為什么別人跳槽可以薪酬翻倍而你不行?
——跳槽也有跳槽的學問,那么你一定沒有注意以下的高薪跳槽原則。
小心那些常年招聘的公司
網上求職尤其需注意那些一天到晚在網上打招聘廣告的公司。這類公司通常分成兩類:
一類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保險公司、中介公司等。這類公司以獲取你的個人資源和個人信息為目的。
二類是某些小有名氣的公司,但由于用人條件苛刻并且薪資待遇與他們的苛刻要求不匹配,所以一年到頭在招人,卻總也招不到讓他們滿意的人。
去公司面試前問清楚是誰面試你
如果得知不是總經理或副總經理來面試你,那么勸你立刻回絕這個職位。因為如果面試你的是個低三下四的中層干部,那么你的職位肯定是低四下五的底層職位。總之,既花錢又浪費時間。
一進門就讓你填一堆表格的公司,必須立馬走人
因為這是招聘中低等員工的慣用伎倆,特別是對那些喜歡出一些不明就里的試卷的公司,千萬不要跟他們浪費時間。況且,應聘的人為了得到這份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按自己的真實情況回答這種測試卷,廢紙一堆,招聘的人根本不懂人事管理。
注意人事部門面貌
要知道一個公司的整體面貌和素質如何,那就請留意人事部職員的面貌,尤其是人事經理的素質往往是一個公司整體素質的縮影。如果接待你的人事經理較熱心較禮貌周到,那么該公司的工作氛圍一般較好;如果人事經理較冷漠或不很禮貌,那么該公司同事關系往往較殘酷較冷漠。
不要賤賣自己
最后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較好的中國公司及正規的外企正愈來愈傾向于日本企業的終身雇傭制度,即:拒絕跳槽,拒絕人才流動。所有的HR都有一種固執而又變態的心理:他不希望成為你的第一個雇主,但卻強烈地希望是你的第二個雇主,并且是在該領域被第一個雇主用了5年到8年之后,同時希望自己是你的最后一個雇主。
所以HR對你的跳槽經歷往往懷有一種強烈的偏見和關注,對你跳槽原因的研究興趣近乎變態。所以,對于絕大多數求職者來講,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跳槽。或者至少在一個單位工作5—8年再考慮跳槽,而作為對這5—8年經驗的積累回報,薪水往往應該加倍,否則就是你賤賣了自己。這就是薪水一路加倍的秘密。
責任編輯 黃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