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很多種大棚茄子的菜農因為種茄子效益低而改種了其他蔬菜。但是,在遼寧省臺安縣三岔子村,因為菜農們探索出了可以使茄子增產50%以上的方法,所以茄子的種植面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
三岔子村從2001年開始,就加大了調整農業結構的力度,政府扶持村民發展優種茄子的大棚生產,使得每畝茄子的產量超過4000千克。可是,從2003年以來,茄子等蔬菜的價格一路走低,外地不少菜農便改種了其他蔬菜。然而,這個村的菜農卻沒有“隨大流”,他們從種植辣椒中受到啟發:辣椒秧在秋末割枝扣棚后,冬天可以繼續生長結果。
于是,在麥收以后,即茄子本應該拔秧的時候,菜農們從地平面處剪去茄枝后,土壤中的茄根迅速發芽長枝,過了一個月左右,便結出了第二茬茄子,每畝的產量竟然可以達到3000千克。這樣,兩茬茄子一共可以收7000千克。不要小看這一剪,僅此一項全村每年就多增收30多萬元。
幾年來,三岔子村的優種茄子種植面積已經從原來的5.33公頃增加到現在的20公頃,每平方米純效益仍然穩定在6000元以上。
(責任編輯 陳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