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過程中,除正常的飼養方法外,平時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物品,會大大提高畜禽的品質,減少發病率,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一、肉、蛋雞在自由采食過程中,將殺菌后的廢舊紙揉成小球均勻混合在飼料里,能提高蛋的產量3%左右,并節省飼料;添加5%的小蘇打可以保證雞血液中鈉的含量,有利于蛋的形成,同時能避免雞跗關節病、胸部疾病和球蟲病的發生;添加異麥芽低聚糖,能增強飼料適口性和轉化率,對雞肉質外觀、口感大有改善,且雞蛋蛋黃色澤金黃、蛋香味濃;添加8%的葵花籽或10%的木頭刨花粗粉,能降低蛋黃膽固醇含量;喂飲茶水或在飼料中拌入碎茶末,茶葉中含多種維生素,能防止雞產蛋期貧血性疾病,增加產蛋量。
二、鴨有夜食、午夜產蛋的習慣,晚間給料很重要,應喂潮料。因鴨敏感性較強,要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電解質,多種維生素200~300毫克/千克飼料;用新鮮豬血的凝固體捏成碎粉喂鴨,可使鴨生長速度加快,產蛋多而大,效果顯著。
三、利用兔喜吃甜味飼料的特點,在飼料中添加3%的糖蜜或糖渣,提高飼料適口性;拌入大蒜、洋蔥,有殺菌健胃的功效,有效防治兔的消化道疾病。
四、放牧羊群時,應每周喂鹽1-2次,圈養的可增加一次,每次以10克左右,能促進食欲,供給氯和鈉元素。
五、在豬的日常飼料中加些雞蛋可提高蛋白質水平;葡萄糖能提高飼料適口性,加入少許可提升飼料利用率;加魚粉在飼料中可提高豬肉品質;添加雞糞、啤酒糟混合發酵料,可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加大蒜汁水兌酒稀釋后喂豬,能預防豬腸炎、馬腸痙攣病。
(責任編輯 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