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兩季,正是耕種生產的緊張時期,而在黑龍江訥河市訥南鎮魯民村農民王懷清的家里卻是另一片忙碌景象。他們忙的不是插秧、割麥的生產,而是忙著加工粉條。王懷清反季生產粉條,20天收入兩萬多元。
魯民村是全國有名的粉條生產村。每年秋季這里的農民家家生產粉條,產品遠銷全國,而春天這里的農民都在選育新品種,忙著為秋后的粉條加工做準備。王懷清家里也有一個粉條加工坊,看到春季粉條緊缺,價格上漲,而外地許多農民淀粉積壓賣不出去,淀粉價格低,他決定實行反季生產。在春、夏季加工粉條,不但滿足了市場供應,也使自己有了可觀的收入。
加工方法
1.配料打芡:按含水量35%以下的馬鈴薯淀粉100千克,加水50千克配料。先取5千克淀粉放入盆內,再加入其重70%的溫水調成稀漿,然后用開水從中間猛倒入盆內,迅速用木棒或打芡機按順時方向攪動,直到攪成有很大粘性的團即成芡。
2.加礬和面:按100千克淀粉,0.2千克明礬的比例,將明礬研成面放入和面盆中,再把打好的芡倒入,攪拌均勻,使和好的面含水量在48%-50%之間,面溫保持在40℃左右。
3.沸水漏條:先在鍋內加水至九成滿,煮沸,再把和好的面裝入孔徑10毫米的漏條機上試漏,當漏出的粉條直徑達到0.6-0.8毫米時,為定距高度,然后往沸水鍋里漏,邊漏邊往外撈,鍋內水量始終保持在頭次出條時的水位,鍋水控制在微開程度。
4.冷浴晾條:將漏入沸水鍋里的粉條,輕輕撈出放入冷水糟內,搭在棍上,再放入15℃水中浴5-10分鐘,取出后架在3-10℃房內陰晾1-2小時,以增強其韌性,然后架在日光下晾曬,含水量到20%左右時,收斂成堆,去掉條棍,使其干燥。
5.打捆包裝:含水量降至10%時,打捆包裝,即可上市銷售。
銷售建議
1.就近地區就直接批發給各農貿市場、小區的面食供應點,定點供應;如果是外省或路程遙遠的地區就找尋有信譽的當地代理商代理。
2.直接給機關、廠礦等單位食堂或飯店、酒樓、火鍋店、家庭送貨上門。
3.銷往城鎮各大小商店、門市,學校附近商店以及各鄉鎮零售點。
(責任編輯 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