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中,機器人不僅已經大規模應用在各行各業,甚至已經有了“思想”,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能看到機器人最多的“場合”就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參賽主體的各種“機器人比賽”。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這些比賽,常常與一家中關村的高科技企業聯系在一起……話說該公司—

科博會上精彩亮相
在5月21-25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有一家公司的展臺經常引起眾人圍觀,因為該公司展出的能做各種運動的機器人實在太有趣了:這些外相酷似“變形金剛”的小家伙們,可以表演舉重、競走、俯臥撐等很多體育項目,看得大家眼花繚亂……
經過記者“打探”,原來這家制造機器人的企業,名為北京漢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中關村里12家V815民族創新品牌之一。
科博會后,意猶未盡的記者趕到這家“機器人工廠”里一探究竟,孰料發現了一場——
福娃機器人大PK
在漢庫公司的宣傳畫冊上,記者赫然看到一個昂首闊步的“機器人福娃”,從造型看,應該是“迎迎”。
來到該公司經過了解得知,這個“迎迎”,原來是總工程師陳小森的杰作。去年的某一天,曾在日資企業里工作過的陳工,偶然看到媒體上有報道說,日本的機器人研究界人士稱:假如本屆奧運會在日本舉辦,他們就將造一個機器人的吉祥物,還說這個技術只有日本人才具備。從小喜歡鉆研,有一股子不服輸勁頭的陳工看過之后,“大怒”,利用業余時間加班幾個月,終于在2008年春節過后手工造出了“迎迎”的“機器人版”。
湊巧的是,幾乎在相同的時間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里的專家也開始了研制“福娃機器人”工作,并且早于陳小森,開發出了“歡歡”……
有意思的是,根據中央電視臺的報道,中科院的“歡歡”是一個不能動的機器人,但是可以和人進行簡單的對話。而“迎迎”雖然也是卡通外形,卻依然可以運動自如……
除了兩種研究思路不同外,還有個關鍵原因是福娃的造型,頭部太大,重心不穩,運動起來就更難以控制,這一點,中科院的專家在接受采訪時也特意指出。漢庫公司的陳小森工程師能解決這一難題,無疑證明了該公司在機器人開發方面的科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