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的增長總伴隨著各種附加價值的提升,而房地產業作為中國財富階層的代表行業,自然也在財富積累的同時,匯集了更多“能量”,這其中,審美的提升、對藝術品的收藏與追求,似乎成了整個行業近年來刮起的流行風。
今日美術館
今日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自2002年由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先生創建并首任館長,至2004年年底張子康先生接任。今天,如果不知道這座位于北京市朝陽區CBD中心百子灣路蘋果社區的美術館與旁邊的蘋果社區同樣是由北京今典集團開發建設的話,也實屬正常。因為來到這里的人,更多的已經忘卻了它地產開發企業的背景,而徹底地融入了北京藝術領域的殿堂。
據今日美術館副館長王寶菊介紹,自創辦以來,今日美術館一直致力于積極參與并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前進和發展,以其現代性視野、國際化平臺、規范化運營,力求探索一條適合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生存發展之路。
“今日美術館確立了‘立足今天,展望未來’的進取理念,以建成中國乃至世界高水準的當代美術館為目標,在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流派及其關鍵人物的同時,更加注重對有潛力的當代年輕藝術家的發現與培養?!蓖鯇毦詹粺o驕傲地表示,先進眾多活躍于北京藝術圈的年輕創作者都是從今日美術館的展覽中走出并獲得成就的。
雍和宮藝術區
最為新近美術館的代表,位于北京北二環中路雍和宮橋東北角的雍和宮藝術區越來越成為年輕藝術人的向往。不同于卷石軒和今日美術館,雍和宮藝術區雖然也由雍和置業這一地產開發企業興建,但是它店面式的布局和營業模式,更容易讓人聯想起798藝術區。
包括前文中介紹的大未來畫廊在內,現在該藝術區已經容納了十余家美術、藝術工作室或展廳,伴隨著護城河的清澈湖水和百年綠蔭,這里的環境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與都市隔絕的藝術氣質。
周末、午間就是這里的展出時間,沒有刻意渲染的招牌、霓虹,更多的是莫名而來或隨意路過進來的人群,恬靜地欣賞畫作等藝術作品。
藝術區總面積近6000平方米,項目整體以灰色為主色調。南望雍和宮北倚地壇園,千年沉淀下的文化典范,皇家勝跡的龍脈追源,花園式景觀玻璃房,告別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躁,都讓它逐漸成為雍和科技文化園的“藝術后花園”。
UHN國際村二期“人民派對”
其實早在北京房地產發展步伐飛速提升的2000年前后,就已經涌現出不少帶有藝術色彩的樓盤、項目,這其中,“人民派對”的名字在當時可謂名噪京城。
在北三環北展橋至三元橋路段的北側,現在矗立著眾多知名寫字樓、住宅,但是如果你開車從三環主路上行駛而過,依然能夠看見UHN國際村的樓頂案名,在這里,一座舉辦過上百次美術、雕塑、歌舞等形式展覽和交流的藝術館——“人民派對”掩藏其中。
如果說今日美術館的美名早已傳遍藝術界,被稱為殿堂;雍和藝術區的崛起也正在形成勢力的話,那么“人民派對”應該算是這兩代地產藝術館承上啟下的一代,它更像是一座講堂,為人們接受和喜愛這種藝術展出形式進行了“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