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孩子們來說,中國的戲曲藝術離自己很遙遠。原因就在于它唱、念、坐、打的程式和當下的生活很隔膜,它穿、戴、披、掛的服飾,與今天的習慣很陌生,它虛實相生的表演,和當下的欣賞大相徑庭。可是,這不等于孩子們就應該遠離戲曲,遠離我們民族淵源流長的文化瑰寶和藝術形式。恰恰相反,把這些國粹介紹給孩子們,讓它們以一種趣味的外觀、面貌被欣賞或感知,是兒童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少兒圖書可以擔當的內容之一。在這一點上,《看不見的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這是一個知識繪本,或者說是認知繪本,其內容主要就中國傳統藝術,比如京劇中虛實相生、知自守墨的表演和想象,展開具象化的描述。通讀整本書,可以發現,文字和圖畫幾乎是一一對應,相輔相成的。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文圖關系。創作者選取了繪本圖書這種表達形式,來表現“關公戲”中關公跨著戰馬,帶著馬童,星夜趕路的特定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