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用高科技建設起來的新型城市將出現在陸地、海上、空中及地下。
帶頂蓋的城市
美國佛蒙特州興建了一座聞名全球的帶頂蓋的城市,名叫威魯士基。全市有居民1萬余人,占地356萬平方米。一個龐大的傘狀拱頂頂蓋架在威魯士基市的上空,其中心距地面67米,傘面的材質是泡沫有機玻璃,傘狀的金屬骨架立于地面,上面有60根均布其間的尼侖繩,串著傘面。繩子下端繞于電機上,牽制傘面,達到收放傘面的目的。
當傘面撐開時,在該市上空造成一個熱氣層,改變城市氣溫。傘面方向不同,城市氣溫跟著改變。傘面設計獨具匠心,每隔一定距離都設有一個長方形的天窗,每個天窗都設有一組太陽能發電裝置,以利發電。電力輸往水廠,生產熱水,供應全市居民暖氣和日用熱水。
該市四季如春,居民和各種公用事業的取暖費用可減少95%,這個數字約為850萬美元,相當于全部工程的投資費用。由于該城市是帶頂蓋的,又是一座自由控溫的城市,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招來世界各地大批游客,變成獨特的旅游勝地。
海上城市
日本大森公司已設計出一座全世界最高的海上城市。這座雄偉的室內城市高達1609米,共有500層,造價約達3260億美元。這幢被稱為塔形大樓的建筑,可同時容納30萬人。它將從56平方海里的東京灣人工島上拔地而起。
這座海上城市還將在大樓內設酒店、商場、劇院、音樂廳、學校及會議中心等。來往各層樓極為方便,高速電梯僅需15分鐘。在塔形樓的每一部分建筑的樓頂上還計劃建造屋頂花園,種花植草。
該城市將以防震標準建造,設有水庫,以便在地震時計算機可將水加以調節,平衡沖擊波,穩住大樓。大樓計劃有抗臺風設施,在樓房上建專門通風道,以便大風襲來時可直接讓風從洞內通過,減少吃風力。完成這座龐然大物,需要25年時間。
空中城市
日本計劃在東京建立一座集交通、能源、水、垃圾處理等功能齊全的自立型塔式空中城市。這座代號為“空中城市1000”的圓錐形建筑物,高1000米,底部直徑400米,頂部直徑160米,共240層,總重量為600萬噸。它是采用空中臺地重疊的構造方法,每層平均面積約1平方公里。臺地成凹形,凹部中央為綠地、公園、運動場等設施,其他部分為住宅、學校、辦公室、劇場、醫院及商業等設施。這座現代化空中城市建成后,總共可供3.5萬人居住和10萬人就業。
月球城市
美國宇航局宣稱有意撥款1000億美元,用于在月球上建立一座“月球城市”。他們計劃讓這個城市首先有百人的地球移民,最后可容納上萬人。月球城市的外形如輪狀或圓筒狀,直徑為1-2公里,其重量數萬噸。
城市內將有山脈、河流、森林、草原等,并有許多不同的生物,形成充滿生機的“密閉”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基本上能維持自給自足。這座罕見的月球城市建成后,將成為太空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的新基地,也將是治療地球上難于治療的病癥的療養地。
在日本,大林組公司也作出了“月面城市2050”的設計計劃:21世紀中葉在月面建設由住宅、辦公處、研究所、儲藏室和農場等構成的現代“月球城市”,可居住上萬人。
太空城市
美國、日本等國都在設想要在不久的將來建成太空城市。專家們認為,未來的太空城市可以建造成260平方公里的一座城池,其外殼用高度抗大氣壓力的金屬板制成。有類似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一切條件,以及必需的物質文明。在太空城市里,不僅空氣、水、重力、氣候和土地、山林等都能做到如同地球上一樣,而且交通、通信方面甚至優于地球上的城市。人類將依靠太陽光為能源,并有其獨立的工業體系,其原料則取之于月球或其他星球。
地下城市
日本一家公司正在設計興建一座地下城市。它將地面城市中的繁華地段的影劇院等娛樂場所、辦公大樓、購物中心設施等完全移到地下城市,而讓地上有著安靜、溫暖、沒有振動的優異環境。人們在地下城市生活,可以通過太陽能采光系統接觸到陽光。
超高都市大廈
日本大成建設公司推出一個建造“超高都市大廈”的計劃,準備用30年、耗資150萬億日元興建一幢總高度為9000米的現代化城市。這座城市將可提供多種辦公設施、大量私人住宅、公寓等,其內部實用總面積為5000至7000公頃,可容納50至70萬人。都市大樓直徑為6公里,內部的交通依靠大量快速電梯。大廈的大半部將聳立在云層中,從遠處或空中觀之,令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