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一話題從遠古到現今一直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從古代的偉人到現今的名人都喜歡談,也似乎都有思考的體會與結晶。
孔子主張“入仕”,老莊贊成“出仕”,屈原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毛澤東講“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人生百態,世象萬千。時空的差別,性格的差異。便有了對人生的不同認識,不同理解,不同態度,不同的對待,也便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產生不同的價值觀,甚至同一個人由于某種外因而發生陡變,在人生路上作180度急轉彎,誠如申風鳴的《人生》所講:
“人生,是一支悠揚的歌,天天都是一個跳動的音符;人生。是一條流淌的河,時時都在激起朵朵浪花;人生,是一所永不畢業的學校,它的課本,需要用一生去研讀;它的試卷,需要一生去解答,即使如此,也未必能找到它的真諦。”
人生,如一張白紙,需要你去寫、去畫,但不同的是,這紙每個人只有一張,你絕對沒有寫草稿的機會,所以你要百般珍惜它。契訶夫曾說過:“活過來的人生如果是一頁草稿,能夠把它再謄寫一次該多好!”可是人生沒有草稿,我們不應該去浪費。
“人生沒有草稿”,我們應該精心繪制自己生命的藍圖,讓平凡的人生綻放出不平凡的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