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在家鄉的小鎮做小百貨批發零售生意。有幾次,我看他因做了幾分錢微利生意,而一臉滿足,便等顧客走后勸他,說憑他的聰明和智慧,要是做大生意,不定早發了,為什么只滿足做這些微利生意?表哥聽完笑笑,依然忙忙碌碌,照舊做著他的微利生意。
去年年底,表哥讓我陪他一同去義烏小商品市場進趟貨,說是讓我開開眼界。
表哥把我帶到他常進貨的一家牙簽批發店。批發老板姓李,精瘦靈活,和幾個打雜的忙碌不停地照應顧客。私下里,表哥告訴我,這個姓李的批發商,每天批發牙簽10噸,按100根賺1分錢計算,他每天銷售約1億根牙簽,就穩穩當當進賬1萬元,一年下來,僅1分錢的微利,就可掙到300多萬元的利潤。
表哥跟著又把我帶到一個襪子批發部,襪子店的生意繁忙和牙簽店不相上下。表哥一邊察看襪子的顏色和款式,一邊低聲地在和我算一筆賬,像這樣普通的攤位,每個月也能銷出70萬到80萬雙襪子。雖說每雙襪子的利潤只有1分錢,但一年下來,這不足7平方米的攤位,就有10萬元的利潤。
進完貨,表哥把我帶進路邊的一家飯店,可我仍在回味那些為一分錢利潤不停忙碌而充滿自信的臉。
吃飯的當兒,表哥仍在向我講解一則則關于一分錢成功的事例。最讓表哥佩服的是,一個姓王的農民來義烏打工不順,他發誓,在義烏不發跡決不回家。于是他幾經考察,租了幾間民房,請人改裝成簡易的車間,拉來一幫同來義烏打工的人,生產起無頂太陽帽,且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意料不到的是,他生產的無頂太陽帽在國內市場狹小,卻被貿易商中轉,全部掛進沃爾瑪的賣場。有了這樣的機遇,王老板抑制住內心的興奮,小小的作坊在他的鼓動下,開足馬力,一天可生產20萬頂太陽帽。雖說,他也清楚,自己生產的太陽帽一旦掛進沃爾瑪,在歐美的超市里,身價將會幾倍,甚至10倍以上飚升,但他不被利潤沖昏頭,仍然定位只賺一分錢,因為他自信,只要堅守一分錢的微利,沃爾瑪市場就有他的太陽帽的一席之地。
一分錢,看似微不足道,掉在馬路上,也少有人彎腰撿起來,現在超市商場也取消了分值入賬計算,然而,一些生意場上的精明人卻把這一分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為他們從這一分錢中看到了希望,觸摸到了成功,感覺到了自信,誠如我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