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賣果他賣箱
每年夏天,水果大量上市,無論滯銷暢銷總離不開存放水果的箱子。廣東省合浦縣一位果農發現了這個商機,將自己的龍眼園轉包出去,做起水果包裝箱的生意。每年夏天荔枝、龍眼外銷時,他把自做的或販來的成批的水果包裝箱賣給附近果農,有的外地果農還專程上門預訂,他因此大賺了一把。
果樹授粉,服務上門
前幾年,農村許多地方都栽銀杏,但銀杏不授粉是很難結果的。江蘇省響水縣黃圩鎮小圩村農民老王利用從報刊上學到的銀杏授粉技術,每年春季上門為農民搞銀杏授粉,還兼搞野杏綠枝嫁接。經他嫁接、授粉的銀杏,杏苗成活率高,銀杏坐果多。因此,老王每年都有一筆不小的銀杏技術服務費收入。
幫人打農藥
眼下農村從事第三產業和外出務工的勞力很多,但又割舍不下家里的田地,于是花錢請人耕種、管理、治蟲的越來越多。某縣一位下崗職工,看準這一商機,專門購買了幾臺機動彌霧噴霧器,另外又聘請3位懂治蟲技術的勞力,每年在農作物病蟲發生期為種田大戶和勞力外出戶治蟲打藥,每畝收費5~8元,一年下來收入也可觀。
傍晚賣豆腐
人人都知道,反季節菜效益比常規菜要高,原因是巧妙地打了時間差。某村一位姓陳的豆腐加工戶也在“時間差”上動了腦筋。由于當地搞豆腐加工的人家比較多,有時一擔豆腐要賣上一整天,所以不少人只好少做,尤其是暑天,豆腐易變質,更不敢多做。老陳看準多數人家晚上缺豆腐上桌的情況,利用下午加工,傍晚讓老伴、兒子分頭銷售,這樣老陳家每天不但沒有少做豆腐,反而增加了銷售量,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送肥到田
時下無論是果品還是蔬菜,都講究無公害,而生產無公害食品的關鍵一條是多施有機肥,因此,農家肥成為
搶手貨,不少有經濟頭腦的農民在城里承包廁所,把在城里掏的糞送到農村,賣給果農或菜農,生意做得很紅火。
送糧下鄉
現在農村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聚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銳減,出現了農民種田買糧吃的現象,有三輪車等運輸工具者,可將城里的面粉、大米、食用油運到鄉下出售。
代銷農資
現在農民種田都講究科學和舍得投資,有條件者,可與城里農資部門取得聯系,為其代銷農膜、化肥、農藥、種子、育果袋、裝果箱等農用物資,抽取一定利潤。這是一個投資很小的生意,只需在集鎮上租間房,并在臨街的墻上掛出寫著所銷售農產品的小黑板,就不愁買主了。所有農資均由農資部門送貨上門,銷不完還可退貨。
做經紀人
做一名農產品經紀人,在客商和農戶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就有錢賺,而且可以賺大錢。這個行業市場非常廣闊,果經紀、菜經紀都可以做,只需投入點交通費,動動嘴、跑跑腿,一年四季都有錢賺。從事此業的人,如果運作得好,每年可收入數萬元。
(責任編輯 陳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