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創業的路千萬條,但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過個人的打拼實現由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到擁有產業的大老板。
說起燒烤,你可能會說:“這有啥稀奇?路邊隨處可見,只不過是街頭小販糊口的手段罷了,不可能賺大錢!”可如果我告訴你:一個曾經落魄街頭的打工仔偏不信邪,在摸透燒烤“易上火”等缺點后,竟意想天開地把中藥“嫁”給小肉串,還破天荒地去國家商標局為“小肉串”申請“護身符”,你還會認為它不稀奇嗎?
餓昏街頭,燒烤香中嗅商機
1975年,高建曉出生在河南新野縣五星鄉張店村。1993年,家鄉突遭旱災,田地顆粒無收。為了讓弟弟繼續讀書,正在讀高二的高建曉毅然退學,手里拿著80元,只身一人來到武漢,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沒有文憑,也沒什么專長,高建曉只能到一個建筑工地當搬運工,每天20元工資,包吃包住。高強度的工作,加上伙食極差,高建曉嚴重營養不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天傍晚收工后,高建曉走在大街上,突然覺得眼冒金星,雙腿發軟,一個跟頭跌倒在地。
當他醒過來時,已是晚上9點。他剛睜開眼睛,一股燒烤的香味撲鼻而來。一位老大爺一手端著水,一手拿著一盤烤肉對他說:“孩子,快吃點東西緩緩勁!”當他知道自己昏倒在街上,是在路邊做燒烤的老人救了他時,高建曉感動得淚如雨下。
當老大爺知道高建曉家貧輟學,在工地打工、體力不支暈倒街頭的后,說:“建筑工是體力活,你這樣瘦弱的身體如何能吃得消?如果不嫌棄,你過來幫我做燒烤吧,我管你吃住,你還可以學點手藝。”高建曉覺得老大爺說得有道理,又可以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高建曉去工地辭了工,一心一意跟著老大爺做燒烤。白天,他就跟著老大爺一起到菜市場選肉、買肉,然后回家腌制,穿串;晚上,他們一個烤,一個打下手,每晚要做到凌晨兩三點才收攤,生意還不錯。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高建曉很快就掌握了燒烤的流程和一般技術,成了老大爺的得力助手。夜深人靜之時,高建曉輾轉難眠:沒想到做燒烤生意如此火爆!幾塊鐵皮做個小爐子,每次烤10來串薄薄的肉片,無需多少本錢,成本回收又快,看來不失為一個謀生的好行當。他越想越激動,經過一夜的思考之后,他決定:等自己攢夠了錢,也開一間燒烤店!
一年后,高建曉熟練地掌握了顧客所說的微辣、香辣和勁辣三種口味辣椒應放的分量,以及酒香味、魚香味、麻辣味等的燒烤方法,再加上他又恰到好處的拿捏準火候,在色香味俱全的誘惑下,食客們聞香而來,爽快而歸。工作過程中,高建曉了解到,有些人不愛吃燒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怕上火,有的女孩說吃了燒烤臉上就會長痘痘,很不美觀;有的人則說,吃燒烤后會便秘,令人很不舒服……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高建曉,用什么辦法才能打消食客的這些顧慮呢?
因禍得福,“中藥燒烤”遠近揚名
長時間在煙熏火燎的環境下工作,對眼睛的損傷很大。一天早上,高建曉一覺醒來,感覺自己什么也看不見了。他想起長期以來眼睛酸疼不已,心里“咯登”一下——莫非自己瞎了?由于在武漢看病花費昂貴,高建曉只得選擇回老家治療。
在老家,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中醫看過高建曉的眼睛之后,非常吃驚,他說:“你的眼睛應該早就出現問題了,你怎么現在才來治啊?你要是再晚來一點,眼睛恐怕就保不住了。”經過老中醫的治療,高建曉的病情有所好轉,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會給高建曉極大的鼓舞,對燒烤的“痛恨”也會減輕一份。
一天晚上,老中醫在高家熬藥的時候說:“良藥苦口,但中藥不僅治標還治本,比西藥好多了,而且在你沒病的時候還能起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作用。”老中醫不經意的一番話,讓對燒烤幾乎癡迷的高建曉豁然開朗,他馬上聯想到自己做調查的時候,很多人反映不吃燒烤的原因是因為怕上火。于是他問老中醫:“有沒有可以防治上火的中藥?”老中醫答道:“當然有,中醫藥博大精深,很多中藥都有這種功效,有的還能健胃!”“這樣的配方能不能跟燒烤搭配到一起使用啊?中藥單獨吃又苦又澀,如果能研究出一種中藥燒烤的配料出來,那一定會給燒烤帶來新的市場。”高建曉馬上興奮不已,全然忘記了自己還是個病人。
“中藥跟燒烤結合起來?嗯,不錯,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老中醫對這個想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眼疾沒有康復,高建曉還是急不可奈地跟著老中醫一起研究,做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高建曉解決了這道一直困擾他的難題,研制出中藥燒烤的配料快速腌制各種肉類,讓中藥味道深入肉髓。
2003年初,眼睛康復后,高建曉帶著與老中醫共同研制的中藥燒烤配料,南下來到浙江臺州的一個小鎮,開起了燒烤小攤。高建曉懷著忐忑的心情,迎來了開張后的第一撥客人。那是一對年輕的情侶,高建曉不敢怠慢,使出渾身解數,細心掌握燒烤的火候和時間,配上自己的中藥燒烤配料,眼看著鮮嫩的羊肉漸漸變得焦黃,他的心情才慢慢踏實。
這時,一股中藥夾雜著孜然,還有淡淡的香辣味道,撲鼻而來。旁邊的小伙子說:“老板,你的燒烤怎么還有一股中藥味道,聞起來全身都舒服。”高建曉笑著說:“這個中藥的配料可以去火還可以健胃,您可是我的第一位客人,可要給我提提意見啊。”那對情侶拿起燒烤各自嘗了一口,小伙子驚訝地說:“味道好極了,肉嫩有嚼勁,油而不膩。燒烤我吃得多了,但能做到你這樣有創意的還真不多。”聽到小伙子這么高的評價,高建曉才放下心來,更堅定了一定要做大“中藥燒烤”的決心。
品牌改造,小小燒烤攤連鎖到全國
一個周末,來吃燒烤的顧客特別多,為了不讓顧客久等,高建曉以最快的速度烤起來。就在高建曉準備起爐時,他才發現食客全走光了,就幾個城管人員坐在那里,看著他忙活。他一愣,忙著又是遞煙,又是認錯。城管人員嚴肅地說:“最近,周圍的居民反映這里煙熏火燎,搞得這個路段環境特別差,周圍的墻全都被熏黑了,非常影響市容。”城管人員不僅沒收了他做燒烤生意的全部工具,還依據《城市管理條例》罰了他的款。高建曉欲辯無詞癱坐在地,看著被熏得油膩膩黑乎乎的墻,想著剛才城管人員的話,他心里五味雜陳:要把燒烤事業進行到底,先必須解決燒烤的油煙問題。
高建曉開始嘗試無煙燒烤。經過一番廣泛的考察后,高建曉發現市場上宣稱的無煙燒烤——窯烤,仍然有很多缺點:一是爐內的燒烤串放多了也會產生油煙;二是烤時不能撒佐料,食物很難入味;三是火候不好把握。高建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在冥思苦想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就在這時,在武漢上大學的弟弟畢業了,高建曉趕緊打電話給學工科的弟弟,請他幫忙開發新一代無煙燒烤車。從小就敬佩哥哥的高海濤二話沒說,直接從武漢到了臺州,與哥哥并肩作戰。2004年底,兄弟倆在吸取了市場上所有無煙燒烤車的優點后,終于開發出新一代無煙平烤小吃車,還打出了“阿里巴巴無煙燒烤店”的招牌。
“阿里巴巴無煙燒烤”迅速在全國聲名鵲起的時候,高建曉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其他城市也冒出了阿里巴巴燒烤店。
這個消息讓高建曉一頭霧水!他迅速將這一情況向當地工商部門反映,要求取締這一非法燒烤店。第二天,工商部門給出的答復讓高建曉出了一身冷汗:“現在注冊‘阿里巴巴’做商標的人和企業很多。你們并沒有在國家商標局注冊這個商標,同樣不受法律保護!”工商部門的答復再次讓高建曉欲哭無淚!高建曉一邊懊悔自己是法盲,一邊忍痛割愛另起爐灶,依法注冊了新的商標——“陽光阿里”。
有了“護身符”以后,高建曉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不斷開發出香辣炸雞、時尚飲料、鐵板燒、飄香涮燙等系列休閑小吃。管理上不斷創新。現在,高建曉考慮的是如何將環保休閑小吃“陽光阿里”引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今天,滿大街都飄蕩著“做生意難”的嘆息。高建曉,這個曾經落魄街頭的打工仔,不過是在別人都默認“吃燒烤易上火”時搖頭,并在別人默認“燒烤必定生煙”時再度搖頭,他創造了小生意也能賺大錢的神話。
其實,“藍海”距離“紅海”并不遙遠,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層紙的厚度,捅破了,就是一重新天。
(責任編輯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