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些”與“添一點”
文/潘 楊
筆者家附近有一家賣瓜子的小店生意特紅火。同是賣瓜子,附近的幾個商家都不如他們這里生意好。其中“玄機”何在?筆者向店主人請教。
店主人說:“其實,我們家瓜子除了味道獨特以外,在經營方面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在稱量時,別人總是先抓一大把,稱的時候再把多的拿掉;而我們家總是先估計得差不多,然后再添點兒。這‘添一點’的動作看似細小,卻符合顧客的微妙心理,大家都害怕缺斤短兩,‘拿掉’的動作更增加了這一顧慮,而‘添點’則讓人感到分量給足了,心里踏實,所以就樂于登門。”
原來竅門就在這“添點”,而不是“拿掉”。仔細琢磨,這一招還真靈,符合消費者的心理。其實東西的分量差別并不大,但這小小的動作,卻讓這家小店脫穎而出。做生意,有時就需要想得再細一點。
這家賣瓜子小店的促銷妙招讓筆者聯想到,在商品買賣過程中,商家除了嚴格把好商品質量關,始終保持優良的服務態度之外,還要針對顧客需求,推出一些具有人情味、吸引人的妙招,以誘發顧客的消費欲望。有時,巧妙的促銷可以讓人心情舒暢,主動消費,而拙劣的促銷足以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更不可能愉快地消費。
可惜,這個小秘密很多商家卻沒有發現,他們推出的促銷方式過于雷同,缺乏新意,很難打動消費者,更談不上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了。有些商家根本沒把心思放在促銷的細節上,總認為小事多余,不值得多動腦筋。
俗話說:“四兩撥千斤”。營銷在于細節,有時候,正是一些吸引顧客的“小細節”,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一筆生意的成敗、一個企業的興衰,甚至關系到一個企業的形象和聲譽。由此可見,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經營者不妨多學點顧客心理學,適時分析和研究顧客心理,從細微處入手,便能找到理想的銷售方法,把生意做活。
投資商鋪必備的8個錦囊
文/姜 堰
尹女士目前正準備在城區買一個商鋪用來投資,但由于這兩年商業地產開發量大,對比了很多區域不同樓盤的商鋪,尹女士一時卻沒有了方向,她說:地點在鬧市區的,商鋪的價格也水漲船高,而位置稍微偏一些的又怕投資失敗,沒有租客。為此尹女士想詢問到底投資什么樣的商鋪會穩妥些,投資風險也小一些?
專家解答:投資商鋪本來就是要靠自己對商業區發展的一種判斷,很難保證什么商鋪是絕對賺錢的,這里面除了一些客觀分析外,對商業的主觀感覺也很重要,所以是沒有辦法找到完美答案的,但是有以下幾點買商鋪的基本原則,希望能給尹女士一些幫助。
1、人氣是第一要素,避免客流被隔離欄、綠地、高架等阻斷。轉角商鋪門前要有較寬敞的空地,不然行人匆匆走過不會停留。
2、商鋪門前不要有電線桿和車站,最好稍稍錯開,形成區位、商品、客流的互補。
3、從目標客戶的角度考察交通的便利性,需要地鐵站還是停車場?確切了解商鋪所在區域的整體規劃,避免因動拆遷、改造改建等造成損失。
4、如果是經營餐飲,需要保證煤氣、水、電的容量及消防符合有關要求;如果在居民房的底層,需先征得整幢樓居民的書面認可。
5、即使自己不經營商鋪,純粹作為房地產投資,也需從目標經營者的角度細細考察該商鋪是否符合要求,這樣才有利于招租。
6、在商業格局不明朗、自己經營商鋪又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不妨先出租商鋪賺取租金,待時機成熟再收回自己經營。
7、商鋪的合理價格一般為同類地段商品住宅價格的2—3倍。避免因“追漲跟風”,而在轉讓或出租時因無人接盤而被套牢。
8、購買商鋪,必須保證購得的是商業用房的完全產權,以免一時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責任編輯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