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嗎?
問:2007年8月我從甲手中租到門面店鋪一間,年底去辦理營業執照被告知無法辦理,因為甲也是從另一組織租借來的,且甲與另一組織合同規定甲不得將其轉租別人,這項規定當時我不知道,同時我與甲簽定合同時,甲方口頭承諾可以由我自己去辦理營業執照。請問,我可以要求與甲解除合同嗎?
答:甲隱瞞了構成合同訂立的重要信息,屬于一種欺詐。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屬于可撤銷的法定情節,并且可以要求承擔違約的責任。
▲關于商鋪租賃的問題
問:假如和商鋪房主簽定的合同到期,房主想收回房子轉租給其他人,而我還想繼續續約,法律上是否明確規定原承租方具有優先續約權?若房住要強制收回,他是否應承擔我的轉讓費損失?
答:優先租賃權是當事人約定的權利而非法定權利,在租賃合同中的法定優先權是優先購買權,即同等條件下出租人應將租賃物售予承租人。如果你們的合同沒有約定優先租賃權以及其他相關轉讓費的條款,合同期滿后出租人就無須承擔承租人的轉讓費損失。
▲個體戶債務問題
問:如果妻子從事個體經營活動欠下債務,丈夫(在國營單位工作)在對賬單上簽字并蓋有妻子經營店的公章,丈夫是否承擔還款責任?
答: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用家庭財產投資,或者投資收益的主要部分是供家庭成員享用的,其債務應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因此,丈夫是有責任承擔還款責任的。
▲顧客這樣做合理嗎?
問:我是一個做家居建材生意的小商人。幾天前有個顧客到我這里選購了五套門,交了200元的預付款。第二天,我們派人到顧客家里測量門口的尺寸,并且把尾款收齊。當我們向廠家發訂單的時候才知道,其中有一套門廠家由于質量問題已經不生產了。得到這一消息后,我們第一時間通知了訂貨的顧客。沒想到該顧客很生氣,要求我們必須提供該產品,我在多次道歉、賠禮的情況下顧客的態度絲毫沒有改變,還是堅持一定要這套門。我覺得很為難。廠家已經不再生產了,叫我如何交貨呀!為了公司的聲譽,為了不激化矛盾,我主動提出給顧客換其他產品,雖然這樣做我會損失200多元,但是顧客還是不同意。經過一再協商,顧客終于將他的想法說出來,他想讓我把五套門的全款退給他并賠償給他1000元的精神損失費。要不然,他就到法院起訴,我該怎么辦?。
答:從你提供的情況來看,對方預付的是預付款,并不是定金,不適用“定金罰則”,即使合同不能履行,你也不用支付兩倍的預付款。如果顧客不同意用其他產品代替,只能解除合同,你應退還全款給顧客。至于精神損失費問題,在合同糾紛中沒有精神損失費的賠償項目,也就是說顧客的這一請求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郵局匯款未收到怎么辦?
問:春節前夕,由于受雪災影響,我未能趕回老家過年,只好通過當地郵局將我一年的打工所得寄回家,但三個月過去了,家人還未收到匯款,請問,如果匯款丟失了,我能向郵局索賠嗎?
答:匯款丟失,匯款人只要在1年內查詢和索賠,郵局就應當按照規定查詢和賠償。
用戶對交寄的給據郵件和交匯的匯款,可以在交寄或者交匯之日起1年內,持據向收寄或收匯的郵政企業或者其分支機構查詢。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將查詢結果通知查詢人。查復期滿無結果的,郵政企業應當先予賠償或者采取補救措施。但是,用戶自交寄給據郵件或交匯匯款之日起滿1年未查詢又未提出賠償請求的,郵政企業不負賠償責任。
▲拆遷工程中,合法納稅人的補償如何介定?
問:現在我經營的鋪面(家電維修,95年至今)剛好處于拆遷范圍內,我的經營證照齊,系合法的納稅人,但房東說鋪面(10平方米)為違章建筑,現拆遷辦只給我80元搬運費,及閉路電視、電話遷移費,請問合理嗎?在拆遷文件方面有無考慮納稅人、非納稅人之間的差別?現在我的鋪面能否享受鋪面級的補償?
答:你不是鋪面的所有人,嚴格意義上說,你不能享受補償。你只能憑借你與房東的租賃合同的約定來主張權利。
▲公司扣錢對嗎?
問:去年暑假期間,我應聘一家公司做暑假工。快到一個月時,家里安排我去學習英語,我就對經理說只做一個月。經理卻說我原本是答應做兩個月的,現在只做一個月就走,要扣除我三天的工資。請問,真的有這種處罰嗎?
答:現在象這樣的用工糾紛很多。因為你是學生,加之用工時間較短,根據勞動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的,不視為勞動就業。因此不能用《勞動法》來調整,發生糾紛就很難通過勞動仲裁等形式處理。如果此前簽有協議的,可根據協議內容起訴到法院,要求用工方按協議計發工資,如果沒有簽協議的,就不好處理了。
▲被貨物托運公司損壞貨物,該如何賠償?
問:我從武漢托運到青島的貨物,一共5件(旅行箱、電腦、書等),是委托一家物流運輸公司托運的,采取公路集裝箱托運,保價3000元人民幣,當時托運的時候我說的是只保旅行箱和電腦,共收我220元。幾天后,我去提貨時,當著青島運輸公司負責人的面開箱驗貨,結果發現顯示器屏幕有兩處十分明顯的較大面積的劃傷。發現有較大的損傷后,青島運輸公司的負責人和武漢運輸公司的負責人聯系,答復只能賠200元。請問:一般的物流運輸貨物有什么損傷應該按照什么條理或是有什么文字性的依據來對照賠償?就我目前的情況應該賠多少最合理?
答:保價運輸是適應承運人責任賠償限額原則而產生的一種運輸方式,是承運人與托運人之間達成的一項特殊的交易安排,其構成了賠償限額制度的必要補充,并體現了當事人對承運人賠償責任的私權自治精神。你可以按保費推算是保哪幾件,因為保費是根據你報的貨物價值計收的,因此,從保費上可以推算應賠償的金額。從你提供的情況來分析,不屬不聲明保價的情況。
▲父親該不該供我讀大學?
問:我讀初中時,父母就離了婚,由母親撫養我,父親僅承擔我部份撫育費。現在我已讀大學二年級,主要靠母親一人承擔我的大學費用,因而十分困難。我多次要求父親供給我大學費用,均遭拒絕,對我不盡受教育的義務。我可以訴求法院,判決父親為我承擔讀大學的費用嗎?
答:父母如不按義務教育法,保障對子女的義務教育,那是違法的。子女有權依法訴求法院,強制父母承擔義務教育費用。但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完畢后,再升學深造,那就要視父母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對子女的情意而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你現讀大二是已成年,父母已無法定義務保證你深造讀大學、讀研、讀博了。但你還有三種出路:一、根據父母的經濟條件和對你的情意,爭取父親的經濟資助;二、憑自己的學業成績和信譽,申請銀行貸款;三、根據大學“實行學分制”等改革措施,靠自己勤工儉學,完成深造目標。
▲客戶欠我一批貨款跑了,我能報案嗎?
問:我是做電腦批發的,我們行內經常是口頭電話訂貨就發貨了,到一定合理賬期就付貨款。我這家公司從去年8月份后一直沒有付我貨款,說現在他有事情處理,錢還沒有到位,以各種理由一直拖著貨款不付,到去年12月,手機也停機了,店也搬了,人也找不到了,因為發貨時也沒有做合同之類的文件,我現在有什么辦法可以要回貨款?
答:買賣應該有合同的,口頭約定沒有保障。實際上你們早應該訴訟的,發貨單本身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任何證據,即使訴訟法院也很難支持的。所以你們還得努力查找欠貨款人的下落,并補充證據,以后吸取教訓。
▲商場有權罰租戶嗎?
問:我是一商場租戶,前幾天有幾個人在我的鋪位前無故鬧事,我一朋友也是商場租戶,見勸阻無效氣急之下便打了來人一耳光。事后我支付了看病錢款300元。商場也承認那些人的行為屬勒索但還是罰我50元、罰我朋友1000元,我們拒交罰款,商場講如果不繳納罰款便以影響商場經營為理由與我解除合同。我不明白在商場內租戶無權益可談嗎?商場有權罰千元以上的罰款嗎?
答:從你提供的情況來看,你與商場是平等主體的民事關系,即你作租戶與商場形成的是一種合同關系,你交租金租門面,商場收取租金將鋪位交付你經營。你們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現在商場隨意對你及你朋友罰款,行使的是一種處罰權,法律未明確規定或明確授權行使處罰權的單位或者個人不能行使行政處罰權,商場這一行為嚴重違反法律的規定,是屬于無效的法律行為。如果商場以此與你解除合同,你可以起訴商場要求其賠償你的損失及要求其支付違約金。
▲我是否可用父母的房屋作抵押?
問:我向銀行申請貸款,根據有關規定,貸款申請人必須提供抵押。請問,我是否可以將父母現在居住的這套房屋作為貸款的抵押?
答:不能以父母的房屋向銀行提供抵押。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借款人向銀行提供的抵押物,必須是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處分的財產。房地產抵押合同的首要條件,就是抵押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這就要求抵押人首先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次,抵押人必須擁有該房屋的處分權;再次,抵押人必須是原債權人,即抵押人和貸款人不能分離。由于您的父母尚在,該房屋的所有權屬于父母,故您無權處理該房屋。
當然,如果父母去世了,雖然該房屋所有權仍為父母所有,但只要去該房屋所在地的公證機關辦理遺產公證后,該房屋就可向銀行設定抵押。
法律依據:《房地產管理法》第47條規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權連同該房屋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設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