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原先在一家國有企業(yè)的食堂工作,工作穩(wěn)定,收入也不錯。可是好景不長,單位改革下崗分流,王強最后拿著單位補償的5000塊錢,宣布失業(yè)。媳婦在一個小企業(yè)當會計,收入比王強高一點,但是不穩(wěn)定,老板有時候資金周轉不靈,還會拖欠工資。
生活所迫 自己開餐館
不久后雪上加霜的是,王強老婆所在的小公司也不行了,老板拖欠了三個月工資,就撒手玩失蹤,家庭重擔重新壓到王強肩上。想來想去,王強決定自己開餐館。從老婆娘家和王強親戚朋友那兒,一共湊了三萬塊錢,又租下離家三站地外的一個小門臉,就30平米大小,每月租金2000元,半年一付。三萬塊錢,辦各種執(zhí)照花了2000多元,12000元交了半年房租,5000塊錢裝修,重新粉刷了一下,隔成前后兩間,后面做廚房,花了5000塊購買各種飯店用品:桌椅、冰柜、廚具,手里還剩下4000來塊,打算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王強拿手的是一些家常炒菜,不過在這個小夫妻店里上炒菜的話,廚房擺不開,飯桌才4張,不見得有人會進來,所以王強決定就做小吃、炒面、炒飯、各種面食。盡管王強的手藝還可以,但開張以來,生意并不怎么樣,第一天做了112元,刨去成本,算上房租,夫妻兩個辛辛苦苦一天,白干,可能還有虧損。萬事開頭難,王強過慣了舒服日子,一下子要5點起,10點睡,差點沒累趴下,不過好歹算是開張了,希望以后越來越好吧。
本小利大 日進斗金
兩個多月后,這個小吃店終于走上正軌,附近居民也知道了這家“鏘鏘小吃店”,價格不高,味道也不錯,家里懶得做飯,就過來吃一口。早點的生意增長很快,主要是附近有一所小學,小學生過來吃飯,王強允許他們買半份,能吃飽而且省一半錢,很快好多人過來,連學校的幾個老師,也經常過來吃飯。日營業(yè)額從100元漲到200元,到最后基本上能穩(wěn)定在600元左右。王強這個小餐館的利潤率,如果刨去房租在外,基本上能夠達到50%,也就是說,600元的營業(yè)額,300元是利潤,房租每天是60多元,那么每天能多出240元左右,月收入7000元,夫妻倆盡管每天累個半死,可是這么多錢,前半輩子都沒有掙到過,夫妻倆開心得不得了。為了擴大營業(yè)額,王強還增添了涼菜,拍黃瓜什么,有些人吃飯愛喝點,就又加上了啤酒和二鍋頭,營業(yè)額又漲了點。
王強打算干滿這半年,還了債,然后帶一個徒弟,請兩個服務員,爭取再開一家。勤快致富,這甜頭算是嘗到了,家里的經濟狀況大有改觀,自己開著飯館,天天晚上炒幾個小菜,喝兩瓶酒,王強心里挺美。辛苦也好,累也好,日子有了盼頭,王強已經開始籌劃買一套大一點的房子了。
積累資金 合理理財
目前王強當務之急的事情,是償還親戚朋友的債務,欠著別人錢,總是覺得別扭,見面說話都不硬氣。現在王強每個月吃用都打入了餐館的成本,除了孩子的生活費和學雜費,基本就沒有什么花銷,每個月都能留下7000元以上,遇上生意好的月份,都能到9000元,眼下已經進行到了第五個月,總收入38000元,下半年的房租已經提前交了,又還掉了25000元的債務,手頭還留下原來的幾千塊流動資金,買材料交水電費用。
由于還債,王強下半年再多開一家店的想法沒有實現,就算資金夠,也實現不了,老婆反對。理由有兩個:第一,現在一家店都這么辛苦,兩家店很難照顧過來,完全交給別人打理,不放心;第二,覺得這么一家店,只要好好干,每個月可以掙那么多錢,已經很滿足了。王強盡管罵老婆是婦人之見,目光短淺,可是想一想也的確是實情,還是先積累資金吧,等時機成熟,再開一個大一點的飯館。
王強每個月的結余資金,都放在銀行里,存三個月的定期,利息少得可憐,而且還要扣除利息稅,不過當時是因為考慮到還債,所以不敢存太久,后面的結余可能就要存三年定期了,應該說這樣省事,而且收益也還可以,注意留夠房租和孩子的學費,手頭有幾千塊的流動資金,生活沒有問題。當然,如果王強的心思遠一點,就不建議存長期,可以存滾金賬戶,幾天內就可以提款,萬一看到合適做生意的門臉出售,可以買下,現在每個月給房東2000塊錢,完全是替人做嫁衣。而且俗話說“一鋪養(yǎng)三代”,將來還可以靠這個養(yǎng)老呢。
(責任編輯 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