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小蹲守在醫院門口,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便圍過來,對患者“循循善誘”,并“胸有成竹”地稱知道專家在哪。然后,不知真相的患者便上了江湖游醫的當。
在某些醫院,每天分布在門口的“醫托”多達數十個,他們“全家上陣”,主要瞄準外地農村患者,屢屢得手。
“全家出動”釣患者上鉤
一名身材微胖的男子、一名婦女、一個抱著孩子的老婦在醫院大廳轉悠。他們操著地方口音,在掛號大廳“尋找目標”。
突然,這名男子湊到一個正在排隊的老太太面前:“你是掛XX教授的號嗎?聽說他今天不在醫院坐診。”一聽這話,老太太情緒很激動:“我特地從外地來掛他的號,這該怎么辦呢?”
見有戲,該男子表現得很誠懇:“我們也是從外地來,剛才我們打聽到他在外面坐診,一起去吧。”老太太像見到救星似的,跟隨該男子“一家”走了。他們進了醫院對面一條小巷。20分鐘后,老太太拿著一袋草藥出來了。
另外,為避免被認出,“醫托”們會定時更換醫院,一般有2個人是專門保護“醫托”的,他們很有組織性,為保護“醫托”會動粗。
“醫托”目標是外地農村患者
醫院的工作人員稱,“醫托”的主要目標是農村患者。“這些‘醫托專對從農村來看病的外地患者下手。因為他們對醫院的情況不了解,很好騙。”一名醫院行政人員解釋,“農村患者求醫心切,想早看完病早回家,加上現在很多專家號難求,‘醫托就抓住了農村患者的急切心理。”
一位長期從事醫療管理工作的人員透露,現在的“醫托”都是按比例提成的,一般騙來的錢的30%~40%歸“醫托”所有,有的“醫托”一個月收入上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