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廷
越戰中被炸成廢墟的越老邊境小鎮勞保,如今大興土木,吸引外商投資,成為越南首個模范保稅區,是連接老撾、泰國和緬甸的重要支點。大批華商入駐打造“中國商貿城”。
日本援助拓建的第九號公路讓貫通中南半島越南、老撾和泰國的東西走廊美夢成真。最近,筆者從泰國東北穆達漢乘搭國際巴士,橫跨去年建成通車的泰老第二座湄公河友誼大橋,再從老撾政府擬打造成“老撾版深圳”的沙灣拿吉市趕搭東向越南邊界的班車。在工整筆直的第九號公路上,苦坐五個鐘頭車程后,終于抵達目的地。
老越兩國通關手續十分簡單。從越方口岸走出幾分鐘,看到群山環抱、人煙密集的那座小鎮,就是當年在越戰中被戰火炸成廢墟的中部廣治省邊防重鎮勞保(Lao Bao)。勞保鎮民自強不息,群策群力,不到幾年,就為越南政府打造了橫貫中南半島的東西交通樞紐與經濟走廊,敏銳的外地商家更紛紛至此開天辟地,逐步形成一座國際化新鎮。
勞保與東南亞最不發達的老撾接壤,原是荒涼的農村,幾年前在越南政府號召下“移山倒海”,大興土木,打造成越南的免稅邊貿城鎮與吸引外商前來投資設廠的經濟特區。從銅墻鐵壁似的勞保口岸通關走出不遠,就看到五顏六色的巨幅越文廣告牌,清楚說明當地企業集團準備建造“錦繡江山文化公園”和“千禧免稅超市”。另外,中資企業捷足先登,也打出廣告,搶攻灘頭陣地。
其中一家中資企業心思靈巧,在招牌上把原本的勞保妙譯成中文“撈寶”,真有從這小鎮“淘金”的意向。這家公司的幕后老板來自北京,雄心萬丈,正在勞保特區土地上趕建占地6.2萬平方米的“中國商貿城”,期望成為越南境內最具規模的中資投資綜合商城。
中國商人大展身手
勞保中國商貿城已在中國各地招商,讓中國商人大展身手,主要展售中國高檔和名牌服裝鞋帽、運動用品、家庭裝飾精品、工藝品、家電等。位于商貿城左旁的另一家中資店鋪經銷中國各款摩托車,其他少數來自中國的小本商人則在勞保“免稅大賣場”設攤兜售中國煙酒和土特產。
越南官員表示,隨著中國商貿城在勞保竣工開業,相信其他中資企業亦步亦趨,會大舉攜眷聚居落戶,屆時勞保勢必興起一座新唐人街,市場會比目前更繁榮。但他也認為:由于部分中國商人抱著“喧賓奪主”或其他取巧心態,爭先恐后來到異國搶占經濟大餅,缺乏環保意識,多少令當地居民有些看法。
越南勞保經濟特區,區區面積16平方公里,于2005年由當時越南政府總理潘文凱發起成立,地處東南亞越僑最大“僑鄉”的廣治省、越老邊境。東起廣治省首府東河、西至老撾沙灣拿吉的九號公路,全長328公里。勞保因處于此條戰略性公路的中段,地理位置適中,也成了連接老撾、泰國和緬甸的中南半島東西走廊之重要支點。
發展神速的特區
勞保是越南境內發展神速的經濟特區,已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凡在特區投資經商,享受進口貨物關稅、增值稅及特別消費稅全免優待。此外,在勞保特區經商的所得稅稅率也是全越南最低的,僅征10%。其中頭4年全免交稅,但從第5年開始需按所得稅稅率的50%交納。破土動工的勞保經濟新鎮初步成形,分門別類劃成的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小區和休閑空間的建筑物,星羅棋布。
舊貌換新顏的勞保鎮,幾乎人人都有訴之不盡的先苦后甘故事。在越戰中劫后余生的貧農阮文豪今年44歲,艱辛奮斗20余年,穿梭越、老、泰三地“跑單幫”,如今發達成當地賓館老板。阮文豪透露,他堅信“人定勝天”,只有頑強的拼搏精神才能戰勝困境,使原來一窮二白的勞保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惜的是,某些西方知名企業因不能掌握正確的投資信息,或被西方媒體誤導,把越南邊區視為畏途,不敢冒險前來投資。受訪的一些居民則認為,勞保雖有“經濟特區”和“保稅區”之名,但因官方宣傳不力而未引起國際重視,讓這座一萬人口的邊鎮始終羞澀神秘,知名度與繁華景象遠不如與中國接壤的越北老街、同登或芒街等邊境城鎮。
時下,進出勞保口岸的“國際商旅”,只不過是一些來自泰國或老撾從事邊境貿易的小商人。這也難怪差不多每個勞保商人都能通曉老撾語或泰國話。泰國是中國競爭最激烈的投資對手。泰商通過地方人事關系,就地取材,已經在勞保經濟特區設立規模宏大的“駱駝牌輪胎”工廠,還在那里生產曼谷市面買不到的“萬能馬”運動飲料。而一度被評為亞洲最佳啤酒、飲譽國際35年的老撾“老撾啤酒”,在越南的銷路更是一枝獨秀。
配合九號公路成功拓建,肩負延伸中南半島東西走廊的使命,越南廣治省省會東河市已開設“老泰貿易中心”,專售東南亞日常用品和特產食物,還定期組團沿九號公路赴越僑聚居的老泰兩國觀光或探親,借此促進文化交流。
(責任編輯程華玲)
海外星云 2008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