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
硬件快車道
從2006年悄然出現,經過2007年各家的熱炒,再到2008年在LCD顯示器上全面普及,走過三年的動態對比度已經成為目前主流LCD顯示器上的標配,而早期僅1000∶1的規格也提高到現在的40000∶1。規格上數十倍的提升是否帶來相應性能的增強?現在動輒30000∶1、40000∶1的超高動態對比度是真有意義,還是廠商的又一個噱頭?

揭秘,什么是超高動態對比度?
在文章開始,我們還是有必要略費篇幅,介紹一些基本概念。我們知道對比度是顯示器白色亮度與黑色亮度的比值。要得到顯示器的對比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讓顯示設備分別全屏顯示白色和黑色,測量亮度值并得出對比度值,這叫全開全關(Full ON Full OFF)對比度。另一種是屏幕顯示16個棋盤格黑白相間圖案,分別在屏幕上各個方塊處測定黑色亮度和白色亮度,平均得出的對比度值可稱為ANSI對比度。我們一般所說的顯示器對比度就是指ANSI對比度,而動態對比度只有在FOFO對比度測試時才有效(圖1)。
由于相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在全白最大亮度上相差無幾,所以動態對比度反映的是顯示器對全黑畫面時背光的控制水平。舉個例子,一臺ANSI對比度500∶1的LCD顯示器,全白亮度畫面保持不變,全黑畫面的最大亮度降低為原來的1/10,就能變成一臺具有5000∶1動態對比度的產品。雖然對于什么是超高動態對比度目前并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在本文中,我們不妨把20000∶1以上的動態對比度劃歸為超高動態對比度。
疑惑,動態對比度多高才合適?
在應用中到底需要多高的動態對比度?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動態對比度主要適用在哪些應用環境中。根據其特質,在文本處理、網頁瀏覽等應用中,動態對比度的用處不大。而在黑暗場景較多的電影以及游戲應用中,動態對比度的作用就得以顯現。適當的動態對比度能夠使將畫面變得更加透亮,色彩層次感也有所提升。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動態對比度出現之時就伴隨著它的問題,在現在的超高動態對比度機型上同樣存在,甚至還更為嚴重。如顯示的畫面顏色有時會顯得過曝,甚至犧牲了原色來體現出暗部的細節紋理,這樣畫面的整體色彩必然呈現失真的狀態(圖2)。

另一方面,由于全黑畫面下背光由正常轉成最低亮度需要一定時間,有可能會產生的忽明忽暗現象,影響用戶的觀看效果。特別是那些超高動態對比度機型,在面板亮度不變的情況下,更高的動態對比度就意味著需要轉換到更低亮度。如果技術方面保障不力,就必然導致背光變化時間的增加,閃爍現象會更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超高動態對比度似乎并不太完美。所以在挑選產品時,理性選擇適中的動態對比度,并盡量考慮技術更強的一線品牌,才能更好地體驗到動態對比度所帶來的畫質提升。一般來說,10000:1左右的動態對比度是比較合適的(可在http://www.pcdigest.com上查看對比彩圖)。
絕招,用好你的超高對比度顯示器
超高動態對比度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如果利用得當,在合適的應用環境中發揮它的特點,它還是能帶給我們更好的視覺體驗。
我們知道動態對比度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黑暗場景較多的電影以及游戲應用中。所以在其他方面,比如文本處理、瀏覽網頁等應用中,大可關閉動態對比度。而對經常要在電腦上處理圖片的攝友,不打開動態對比度也是明智之舉。一般來說,可以進入OSD菜單→圖像高級設置,然后關閉動態對比度(圖3)。
由于品牌差異,各款顯示器的動態對比度關閉方式不盡相同,大家可以詳閱產品說明書。此外,在有場景模式的顯示器上,將場景設置為文本、標準等模式時,動態對比度默認為關閉狀態。
也許有朋友要說:“雖然動態對比度在平時使用時的效果不好,但在玩游戲或看電影時還是挺有用的。有沒有辦法既能夠開啟動態對比度,又能緩解超高動態對比度所帶來的不適呢?”在這里,且看筆者教你一招。
色彩飽和度過高而導致失真的問題,可通過顯卡控制菜單中的飽和度選項來調整。以nVIDIA的顯卡為例,在桌面上點擊鼠標右鍵,選擇“NVIDIA控制面板”。然后如圖4所示,在“視圖”項中選擇“高級”模式。接下來,在“視頻和電視”→“調整視頻顏色設置”→“通過NVIDIA設置”中,適當降低飽和度即可(圖5)
一般來說,10000∶1左右的高動態對比度顯示器可將飽和度降低10%左右,而20000:1以上的超高動態對比度顯示器則需將飽和度降低15%~20%(ATi顯卡的設置和nVIDIA差別不大,筆者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