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今年3月以來,多個省份先后出現了“腎結石寶寶”,其中甘肅省已有2名患兒死亡。經衛生部緊急追查,這些腎結石寶寶都是用三鹿奶粉喂養。事情披露后,9月11日晚,三鹿發布聲明,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非食用物質三聚氰胺的污染。
據中國衛生部通報,截至9月21日8時,各地報告因食用嬰幼兒奶粉接受門診治療咨詢并已基本康復的嬰幼兒累計為39965人;正在住院治療的嬰幼兒為12892人,其中有較重癥狀的嬰幼兒104人。在所有接受治療的嬰幼兒中,2歲以內嬰幼兒占81.87%,2~3歲幼兒占17.33%,3歲以上幼兒占0.8%。經調查,上述接受治療的嬰幼兒基本上與食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有關,沒有發現與食用液態奶有關的病例。9月份以來,凡經醫院門診或住院治療的患兒沒有死亡病例。各地報告的2例死亡病例均屬今年5-8月死亡的回顧性調查病例。
三聚氰胺有何危害
三聚氰胺是有機化工中間產品,主要作為黏合劑用于裝飾板的生產。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顆粒奶粉、飼料的黏性;其次,添加三聚氰胺等化學原料可以使蛋白質含量并不高的食品,在受檢時顯示出高含量。但人和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產生對生殖和泌尿系統的損害,其較強的黏性,可吸附形成結石的草酸、鞣酸及鈣等物質沉積于泌尿系統,形成腎、輸尿管和膀胱結石,還可誘發膀胱癌。
嬰幼兒食用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3~6個月,特別是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嘔吐、發熱、尿液混濁、血尿、少尿或無尿等癥狀,應立即就近到醫療機構篩查就診。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其他品牌嬰幼兒奶粉,只有出現上述癥狀時,才需要立即到醫院篩查就診。
腎結石患兒存在7種共性
1、出生后都一直在食用三鹿嬰幼兒奶粉來代替母乳,其中一部分完全在食用三鹿奶粉而未吃母乳;
2、都來自農村;
3、年齡都在1周歲以下,最小的5個月,最大的11個月;
4、因為喝奶粉,喝水較少;
5、發病初期為發燒、發熱、精神不佳;
6、便干、少尿、無尿;
7、臨床表現為嘔吐、發燒、肚子鼓如皮球、無法導尿。
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目前,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衛生部下發了診療方案,各地對醫務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國家制定了免費診療政策,具體內容包括:一是對患兒實行免費診治,所需費用由接診醫療機構先行墊付,保證患兒得到及時診治。二是醫療機構墊付確有困難的,可由同級財政墊付。三是事故責任查明后,醫療救治費用由相關責任主體按法律法規賠償。四是對于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療救治所需必要的設備購置等費用,同級財政要安排資金予以保障,確有困難的中央財政予以適當支持。同時,中國衛生部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盡快開通嬰幼兒奶粉事件健康咨詢熱線電話。沒有開通12320的省份,應緊急會商當地電信管理部門,在最短時間內開通12320,并及時向公眾告知。衛生部要求,北京市和上海市公共衛生公益電話12320(010-12320、021-12320)作為服務于全國的嬰幼兒奶粉健康咨詢熱線電話。
關注小兒腎結石
三鹿奶粉致小兒腎結石的事件引起了全社會廣泛關注。形成腎結石的主要原因就是糖、蛋白質或者脂肪攝入過量,再者夏天大量出汗,甚至體內脫水,使排尿減少,尿內結石物質易產生結晶核,從而形成結石。腎結石多見于男孩,可發生于各年齡段。發病早期大孩子往往訴說腰或腹股溝疼痛,不會訴說的小孩則表現為哭鬧、顏面蒼白、出冷汗。可出現排尿不暢、尿中斷,甚至血尿,部分伴有嘔吐、腹瀉。如并發尿路感染,則以全身癥狀就診,如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生長發育遲滯等。B超是簡單易行的檢查方式,能盡早發現腎結石。
預防腎結石的有效方法是:1、大量飲水對尿石都有防治作用,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2、控制蛋白、糖的攝入量,要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它們在體內最后代謝產物是堿性的,尿酸在堿性尿內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療。3、不要憋尿,憋尿易造成尿液濃縮,提高結石的發病率。4、如果考慮和食物以及奶粉有關,暫停原來使用的奶粉或者飲食。
液態奶被檢含三聚氰胺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了重大部署。按照對奶制品進行全面檢查的要求,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全國專項監督檢查后,又緊急組織開展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市場上絕大部分液態奶是安全的。但仍有蒙牛、伊利、光明部分批次的液態奶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到目前為止未發現由于食用液態奶導致泌尿系統結石的病例。
9月22日,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分析認為,因食用三鹿牌奶粉致泌尿系統結石病情較輕的患兒治愈后情況較好;即使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如及時治療,腎功能也可以恢復。他強調,衛生部要求醫療機構本著對患兒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對患兒進行診治,對因服用奶粉而患結石病的患兒實行免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