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鳳 吳傳杰 姜志偉
韭黃是韭菜在黑暗無光條件下栽培,生產出的淡黃色、無纖維、品質鮮嫩、味美可口的產品,是一種較高檔的蔬菜。傳統生產韭黃的方法,多為瓦筒軟化、培土軟化、蓋草棚軟化等。近年來,農技部門示范黑色地膜覆蓋生產韭黃新技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地膜覆蓋后,膜內土壤溫度可提高3℃~5℃,有利韭黃的生長。用因跳根而需換茬的韭菜蔸,其上覆蓋黑色地膜,可生產2~3季反季節韭黃,于10~12月上市。此期正是蔬菜“淡季”,因而價好暢銷。黑色地膜覆蓋技術,生產韭黃產量高、品質好,667平方米產量700~750千克,二茬500~600千克,三茬200~300千克。
1、韭菜地塊的選擇選擇已栽4年左右、因生長跳根而需換茬重栽的韭菜地塊,一般可收獲三茬韭黃。正值產葉盛期、未到換茬時期的韭菜地塊,一般不作反季節生產韭黃的對象。
2、黑色地膜覆蓋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覆膜,但以10月下旬覆蓋最好。如覆膜過早(如9月中旬前)則由于高溫容易腐爛;過晚覆膜(如11月中旬后)則由于韭體休眠的原因,韭黃停止生長,得不到產量。拱棚可采用竹架,種植地按照寬1.3~1.5米分廂,每1.5米用黑色地膜覆蓋拱架上,兩邊用細土壓緊,防止漏光。注意不宜在雨后高溫或畦土過濕的情況下覆蓋,以防爛蔸死苗。覆蓋后在塑料拱棚的兩端還要設通風口,外加遮光板,防止陽光直接射入棚內。并在拱棚的兩側每隔3米平放一瓦筒,以利通風,調節溫度與濕度。
3、田間管理施肥應在覆蓋前15~20天進行。每667平方米用氮磷復合肥30~40千克。采取溝施或穴施,同時控制澆水,防止土壤濕度過大。黑膜覆蓋后不再追肥,以免因棚內氣溫高導致氨揮發而造成爛葉,病蟲防治和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大田韭菜。
4、及時采收韭黃高25厘米左右、剛出現散墩現象、葉片上出現干尖并伴有黏濕狀時要立即采收,否則短時間內就可爛蔸死葉,甚至整墩爛完。一般來說,隨著溫度降低,收獲天數相應增加,高溫時7~9天即可以收獲,最長天數不超過15~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