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是農作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冬季農作物如油菜、小麥、蠶豆、綠肥、馬鈴薯等都對硼肥有良好反應。實踐表明,冬季農作物增施硼肥可提高品質,增加產量,是一項投資少、收效大的增產措施。
1、小麥小麥缺硼,會造成苗期分蘗不正常,后期出現“穗而不實”,空秕粒多,產量低,品質差。增施硼肥,可提高結實率,促進籽粒飽滿,增產10%左右。宜在分蘗期和拔節期各噴1次濃度為0.05%~0.1%的硼砂溶液,每次每667平方米噴50千克左右。
2、油菜油菜缺硼,會造成苗期萎縮不長,花期花而不實。對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增施硼肥,可促進油菜正常生長,增加角果數,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增產10%~20%。油菜施硼可基施、淋施和葉面噴施?;┰谟筒艘圃詴r,每667平方米用硼砂500克與有機肥料均勻混合后施入移栽穴或移栽溝內;淋施可在移栽后,每667平方米用硼砂500克對水淋根;噴施宜在苗期、蕾薹期和初花期各噴1次,濃度為0.2%的硼砂溶液,每667平方米分別噴肥液30千克、50千克和75千克。
3、蠶豆蠶豆缺硼也會產生花而不實現象,影響產量。增施硼肥,可減少花莢脫落,增加莢果數和粒重,增產15%~20%。分別在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濃度為0.1%的硼砂溶液,每667平方米噴肥液苗期為30~40千克,花期50~75千克。
4、綠肥綠肥缺硼,會造成根瘤發育不良,固氮能力差,產量降低。在苗期、蕾期和初花期各噴1次濃度為O_2%的硼砂溶液,可使鮮草產量提高20%以上,留種田增收種子25%以上。
5、馬鈴薯馬鈴薯缺硼,會造成植株生長點或頂端枯死,側芽增多且生長迅速,節間短,植株呈矮叢狀,最終導致塊莖小,產量低。用濃度為0.1%的硼砂溶液浸泡種薯塊4~6小時后播種,可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也可在生長期間噴施,一般在苗期至開花期用0.1%的硼砂溶液噴2~3次。
(441800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上寨村張傲)
幾種應急抗旱灌溉方法
一、坐水播種
坐水即在每個種子坑中注水,以滿足種子發芽需水,是一種抗旱型半灌溉技術。坐水播種適用于春旱嚴重造成無法按時播種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墑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響全年產量,出苗后一般能趕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滿足后期生長需要的地區。方法為挖坑或開溝、坐水、播種、蓋土,注水深度一般應超過播種深度,以便與底墑相接,增強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667平方米6~9立方米。坐水播種應優先選擇離水源較近的地塊,后選擇離水源較遠的地塊。采用坐水播種的方法,可以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達到苗全、苗壯的目的。
二、地膜穴灌
地膜穴灌在坐水播種的基礎上進行。播種后覆上地膜,當作物出苗快頂到地膜時,選擇溫暖天氣將地膜呈十字形劃破。待苗長出地膜后,再把播種坑擴大為灌水孔,即地膜集流穴。灌水時可每孔根據植株大小人工灌少量水,保證作物成活;同時地膜集流穴可以收集天然降雨時降到其他部分膜上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地膜穴灌還可先將土地整成溝壟相間的田面,灌水時水流通過放苗孔滲入土中,再通過毛細作用濕潤作物根區。
三、人工洞灌
春季作物出苗后,如遇較長時間干旱,會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此時可以用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具體做法是: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徑2~3厘米的尖頭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20~30厘米深的洞穴,然后在洞內灌水1~2升,待水滲入后,用干土將洞口封閉,以減少蒸發。這樣可緩解旱情,使作物度過干旱期,免于失收。
四、軟管擴澆
利用軟管輸水擴澆簡便易行、機動靈活。軟管輸水灌溉可以爬坡、過溝,而且投資小、管理方便,適合一家一戶抗旱灌水,可以解決零散地塊或局部旱田的澆水問題。軟管輸水灌溉的優點是:①可有效減少滲漏、蒸發損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比土渠輸水節水30%左右。②輸水快,灌水效率高。③軟管價格較低,投資少、見效快。④搬動省力,鋪設容易,不受地形限制。但軟管輸水灌溉長度不宜超過200米,鋪設力求線路短、控制面積大、輸水暢通。使用軟塑管澆地,一般是先遠后近,先高后低;灌水過程中采用脫節分段法,澆完一段地,抽掉一節管。為了使用方便,軟塑管每節長度可根據地塊大小和畦田長短而定。連接方式,一般同徑管宜采取“揣袖”法套接,即順水流方向內插,搭接長度為管徑的1.2~2.0倍,不應搭接太少,以防漏水或脫節,搭接處盡量避開管路拐彎段。(楊少俊徐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