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是造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近年來,楊樹病蟲害在河南省普遍發生,危害楊樹的蟲害主要有草履蚧、桑天牛、光肩星天牛、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等,現將河南省楊樹主要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簡要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草履蚧
危害泡桐、楊、柳、槐、女貞、板栗、柿、棗、梨、桃、蘋果等多種林木。若蟲吸食嫩枝及幼芽汁液.使春芽新抽的芽梢生長緩慢,果樹受害后,影響果實產量。分布河南全省。在河南每年一代,翌年2月上旬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若蟲開始上樹為害,4月中、下旬雄若蟲潛伏于樹縫或土縫雜草等處化蛹,4月底變為成蟲。雌若蟲于4月底發育為成蟲,交尾后.鉆入土縫石塊下產卵,以卵越夏、越冬。其防治措施如下:
1、樹上噴藥。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是若蟲孵化初期,藥劑易接觸蟲體。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0.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霧1~2次,尤以初孵若蟲期防治效果為好,也可用80%敵敵畏乳油、40%樂果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均為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亦可。
2、4月中旬樹下挖坑,內置樹葉,引誘雌成蟲入坑產卵后加以消滅。
3、樹干基部綁上高度大于10厘米的塑料膠帶紙或含菊酯類藥劑的黃油,阻殺上樹若蟲。
二、楊樹蛀干害蟲
河南省蛀干害蟲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楊透翅蛾等,危害楊樹、柳樹、桑樹、國槐等。其特點一是壽命長,一般一年一代,而桑天牛則兩年完成一代;二是危害重,該類害蟲鉆蛀塒干和主要枝干,使受害樹木極易枯死和風折;三是防治難,該類害蟲生活隱蔽,為害部位較高,成蟲暴露時間較短,善于飛翔,抗藥性強,防治困難。針對此類害蟲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化學藥劑防治:集中連片為害的林木,在7月初前后,可在樹干和大側枝部位噴灑綠色威雷150~250倍液殺滅成蟲,以微濕為宜,其持效期可達40天左右。噴霧防治困難的林木,7月初可在樹干上打孔注射40%氧化樂果原液、20%康福多等藥劑防治成蟲。方法是:在樹干離地面30厘米處打深達木質部的方位均勻的下斜孔,用藥量一般0.3~0.9毫升/厘米。
2、個別地段可采用人工捕捉:乏牛成蟲、人工錘擊、刮砸蟲卵或插毒簽等方法。
3、營林措施:①砍伐后蟲害木去掉枝梢后集中進行滅蟲處理、②對天牛集中于樹干中上部為害的中幼齡林,冬春季(11~3月)在干部1.3~1.5米處以上截去,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復冠形。③營造多樹種配置的混交林,提倡選用鄉土樹種。
三、楊樹食葉害蟲
河南省楊樹食葉害蟲主要有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春尺蠖、楊直角葉蜂、楊毒蛾、楊黃卷葉螟等,是楊樹上的主要害蟲,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除春尺蠖每年發生一代外,其他害蟲發生代數多,幼蟲為害集中且蟲口密度較大,常將樹葉吃光,造成受害樹木多次萌發,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甚至造成樹木干枯死亡。
針對此類害蟲應重點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選擇蟲齡低、蟲態相對整齊時,采取以下措施開展防治:
1、人工物理防治:害蟲越冬(越夏)時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以減少越冬蛹的基數;成蟲羽化產卵盛期應用殺蟲燈(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以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通過震動樹干捕殺下落的幼蟲;對于春尺蠖等成蟲需爬行上樹產卵的害蟲.可在成蟲羽化前在樹干綁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蟲上樹產卵。
2、生物農藥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生物農藥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米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 200億國際單位/667平方米,青蟲菌乳劑1~2億孢子/毫升、阿維菌素6000~8000倍。
3、仿生藥劑防治:20%滅幼脲III號25克/667平方米,仿生藥劑施用要注意把握用藥時間.蟲齡越小越好。
4、打孔注藥防治:對發生嚴重、噴藥困難的高大樹體.可打孔注藥防治。利用打孔注藥機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殺蟲雙水劑。用藥量為2~4毫升/10厘米胸徑,原藥或1倍稀釋液。注藥后注意封好注藥口。
5、毒環和毒繩防治:在幼蟲上樹前,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樂果+1千克廢機油混合,在樹干上涂3~5厘米寬的閉合環。2.5%溴氰菊酯與廢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裝用紙繩制成毒繩,在樹胸徑綁縛2周。
(450008河南省鄭州市紅旗路128號森防站方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