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適宜的自然條件氣候、地理因素等自然條件,對蘋果產量、品質和耐貯性的影響很大。蘋果適宜的生長條件是:生產季節(jié)4~?10月平均氣溫18℃左右.果實成熟期16℃~22℃,著色期14℃~18℃,且晝夜溫差大;當地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果園要建在背風向陽的緩坡;土層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地。
二、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砧木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且抗逆性強、品質優(yōu)良的品種栽培,是提高果品質量最根本的途徑。在皖北地區(qū),可選擇甜黃魁、祝光、新國光、紅玉、富士、紅星等優(yōu)良品種栽培。另外,在嫁接時選擇合適的砧木,對提高果實的品質,也有著顯著的影響。
三、加強肥水管理蘋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以改良土壤,減少污染,氮、磷、鉀按1:0.5~0.7:1的比例配合施用。磷肥有助于紅色和香氣的增加,還可增加果實的硬度,鉀肥可促進蘋果個體的增大和著色。可在蘋果園間種草本或灌木綠肥,割綠肥在林地壓青,以增加土壤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蘋果的優(yōu)質高產。另外,在果實膨大期遇干旱天氣,應適當灌水。雨水過大時,要及時開溝排水。
四、整形修剪要科學樹體選擇疏散分層形,這樣主枝角度開張,骨干枝相互遮陰少,葉幕成層狀結構,樹冠內空隙大,可改善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合效率,促進果實著色,提高其含糖量,從而使果實色澤好、風味好、品質好。
五、適當疏花疏果生產實踐證明,合理的疏花疏果能提高果實的產量和質量。疏花疏果的原則是:樹冠內膛和中、下層要少疏多留;樹冠外圍和上部要多疏少留;輔養(yǎng)枝多留,骨干枝少留;強枝多留,弱枝少留。花果多,樹勢弱時將骨干枝的頂部以下1~3年生枝上的花果全部疏除。合理地疏花疏果后,留下的果實個頭增大,病蟲果、畸形果基本消除,優(yōu)質果比例增加。
六、及時防治病蟲害及時防治病蟲害是保障蘋果優(yōu)質高產的重要舉措。蘋果的病蟲害主要有輪紋,病、炭疽病、早期落葉病、爛根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金紋細蛾、蘋小卷葉蛾、吸果夜蛾、介殼蟲、瘤蚜、食花金龜子、天牛等。
七、適時采收果實采收過早或過遲都會對果實的產量和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采收過早,果實尚未成熟,產量低,品質差,含糖量低,著色差,果皮易失水皺縮,也不耐貯藏。采收過遲,果實易變軟,也會降低貯運能力。為了減少蘋果產量的損失,提高果實品質.對果實成熟不一致或采前落果比較嚴重的品種,如紅玉、紅星、元帥等品種,可以分期分批地采收。
(235200安徽省蕭縣林業(yè)局張莊寨林業(yè)中心站徐艷)
葡萄冬剪更新法
為了保持葡萄植株的生長平衡、樹勢健壯,促進衰老植株的更新復壯,延長樹體的結果年限和壽命,樹體須不斷更新,現介紹五種更新修剪法。
多年生主蔓的更新更新時要注意加強基部萌蘗的管理,使其成長為新蔓,冬剪時將老蔓從新蔓上方剪掉,以代替老蔓。這種更新法2~3年完成。
主側蔓更新多主蔓整形修剪可在主蔓間更新,主蔓少的可在株間更新。在原主側蔓基部留粗壯的新梢延長生長,冬剪時把新梢飽滿芽截掉,同時將原主側蔓從基部或更新梢相距10厘米處鋸掉即可。
雙枝更新在主蔓上每隔20~30厘米留一個固定的結果枝組。冬剪時在結果枝組基部(即靠近主蔓的部位)選2個成熟枝條,下邊的一個枝條1~3個芽短截作為預備枝,上邊的枝條留4~8個芽短截作為結果母枝。第二年冬剪時,將結果后的枝條,從下面的預備枝上再選兩個同樣枝條做同樣處理,這樣可保持健壯的長勢和較強的結果能力。
單枝更新對每個結果母枝均留2~3個芽進行短梢修剪。短梢修剪可以不留預備枝,其他遠離主蔓的一律疏除,從靠近主蔓處選留成熟枝條進行短梢修剪。第二年短截枝上的新梢,并選上部枝為結果母枝,冬剪時將結果枝疏除,從靠近基部的成熟新條中選一個枝進行短梢修剪。如此反復更新。但使用該法必須是成花容易的葡萄品種。
三主蔓輪流更新法定植后,通過整形修剪,形成以三條主蔓為主體的樹形。在第三年春天萌芽時,從三條主蔓中選擇一條結果部位較高,已外移且比較衰弱的主蔓,從基部培養(yǎng)一條旺盛的新梢,秋后對新梢進行中長梢修剪,把原主蔓從新梢基部著生處向上10厘米處剪掉,新培養(yǎng)的新梢便形成了一條主蔓,重新形成三主蔓的樹形。這樣每年對主蔓輪流更新。就可保證葡萄的健壯生長和穩(wěn)產高產。
(452370河南省新密市西大街39號林業(yè)局陳現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