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與孩子交流寒假期間,孩子們放假,家長們也休息,家長們要抓住這個難得的交流機會。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看電視,談談周圍的人、身邊的事,父母讓孩子發表一下看法,讓孩子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了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同時父母也要敞開心扉,把自己童年的故事告訴孩子,對孩子的疑問給予解答。
二、學習家長可幫助孩子制訂假期時間表,以便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首先,假期是一個查漏補缺的好時機。孩子們可以每天花一個小時,看看書,做做練習,把平時沒搞懂的知識,通過復習及時掌握。這樣,在進入新學期時,孩子就可以縮小自己和同學的差距,也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學習中輕松一些。
其次,中小學生平時功課緊,課外閱讀時間有限,假期是讀書的好時機。閱讀科普讀物或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家長們不能把好的文學作品當作“閑書”一概禁讀。指導孩子讀好書,做讀書筆記,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有益于語文學習。
三、鍛煉生命在于運動。中小學生平時課業負擔重,除了學校里規定的體育課,很少有時間專門鍛煉身體。寒假期間天氣雖然寒冷,卻正好可以讓孩子鍛煉意志、增強體質。家長應帶領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增強孩子反應的靈敏性。特別要讓孩子多從事操作活動和運動,家長不應只給孩子提供電動、智力玩具,更應給孩子提供運動性的玩具,如皮球、啞鈴、跳繩等。這樣孩子不僅從活動中獲得了快樂,還能增強體質、提高體能。
四、家務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勞動,孩子不僅可以認識世界,還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們不妨利用寒假給孩子補上“勞動課”,增強孩子的勞動觀念,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五、社會實踐時下的中小學生整天在校園里埋頭苦讀,兩點一線的生活讓孩子們很少有時間接觸社會。假期里可以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生活體驗,為他們以后離開學校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寒假里,家長可以讓孩子到新華書店整理圖書,為社區掃雪,清理樓道衛生,賣報紙……讓孩子們從各方面了解和感受社會,這對孩子的成長很有益處。中小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學會與人交往,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而這些都是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從豪)
不僅僅是厭學
問:我的兒子現在上小學五年級,但是已經有了厭學情緒。他很聰明,可就是不喜歡學習,說沒有意思。他除了學習不行,別的都行,玩“九人快打”、“三國志”電腦游戲什么關都過得去,打麻將也經常贏錢。他還喜歡看電視劇和動畫片。您說,我這么聰明的孩子為什么一提學習就傻眼了呢?于小青
答:您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恐怕您并沒有搞清楚。他不是厭學,而是厭惡勞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他都厭惡,學習不過是他眾多厭惡中的一部分。他喜歡的東西都屬于娛樂消遣的范圍,沒有一樣是具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
您錯誤地把孩子全局性的缺點看成了局部的毛病,把德育、智育以及綜合性的問題看成了智育問題,甚至僅僅看成了分數問題,因為您的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其他東西就都看不見了,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您孩子的問題主要是生活態度問題。生活的主要內容到底是創造進取還是吃喝玩樂,得讓孩子搞清楚。
孩子思想尚未定型,觀念容易改變,愛走極端,膽大包天,一旦認準了吃喝玩樂的人生道路,輕者可能變成什么事情都不會干的“多余人”,重者則可能鋌而走險。因此,作為家長,您絕對不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吃喝玩樂的道路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厭學問題,它包含著更大的危險。
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說,要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您只要少給孩子錢,少帶他逛商店,少讓他看電視,少跟他談論抽煙、喝酒、打麻將的樂趣就對了。家庭生活自然是舒適溫馨好,但如果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家里充滿著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的享樂氣氛,那將是孩子厭學思想最好的溫床。(楊子)